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唐末,开局就被软禁 > 第566章 两川战争(15)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六月初的郪县(三台县),暑气渐浓。东川节度使府的书房内,冰鉴散发着丝丝凉意,却驱不散顾彦朗心头的烦躁。

他手中捏着两封密信,指节因用力而发白。第一封是三日前送到的,详细禀报了郑雄夜袭惨败的经过;第二封则是今晨才到,禀报了李师哲和赵瑄发动兵变、软禁郑雄的消息。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顾彦朗猛地将密信拍在案上,震得茶盏叮当作响。

侍立在旁的幕僚吓得不敢作声。他们很少见到节度使如此震怒。

顾彦朗站起身,在书房内来回踱步。镶玉的腰带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反射着从窗棂透入的阳光。

“李师哲...赵瑄...”他咬牙切齿地念着这两个名字,“他们好大的胆子!”

第一封密信送到时,他确实犹豫过,所以才迟迟没有回信。

郑雄新败,损兵折将,按理应当严惩。但想到这个主帅是自己力排众议任命的,若这么快就撤换,岂不是自打耳光?

“再给他一次机会吧...”当时他这样想着,将密信暂时压下,“或许只是一时失利...”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这一犹豫,竟酿成了兵变!

“以下犯上...擅囚主帅...”顾彦朗的声音因愤怒而颤抖,“他们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节度使?”

最让他心惊的是,李师哲一直是他的心腹,赵瑄也是他亲自提拔的参军。连这样的亲信都会发动兵变,这东川军中,还有谁是可以信任的?

他走到窗前,望着庭院中盛开的石榴花。那如火如荼的红色,此刻在他眼中却像是鲜血的颜色。

“节帅...”一个幕僚壮着胆子开口,“李将军他们在信中解释,是为了保全东川军...”

“保全?”顾彦朗猛地转身,眼中寒光乍现,“用兵变来保全?今日他们可以囚禁郑雄,明日是不是就要囚禁我了?”

这话让书房内的温度骤降。所有人都明白顾彦朗在担心什么——在这个藩镇林立的时代,以下犯上、弑主夺权的事情屡见不鲜。

“不行!”顾彦朗下定决心道:“这个头绝不能开!”

他深知,一旦容忍了这次兵变,东川军中将再无军纪可言。今日他们可以以“挽救全军”为由软禁主帅,明日就能以其他借口挑战他的权威。

“去叫彦晖来。”顾彦朗突然下令。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顾彦晖快步走入书房。他今日穿着一袭月白长衫,纤尘不染,连靴面上都看不到半点灰尘。

“阿兄唤我何事?”顾彦晖躬身行礼,目光却早已瞥见案上的密信。

顾彦朗将两封密信推到他面前:“你自己看吧。”

顾彦晖仔细阅读,脸上先是惊讶,随即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喜色。他放下密信,故作愤慨:“这李师哲、赵瑄好大的胆子!竟敢擅囚主帅!”

“你怎么看?”顾彦朗盯着弟弟问道。

顾彦晖义正辞严:“此风断不可长!今日他们可以囚郑雄,明日就可能...”

“就可能什么?”顾彦朗追问。

顾彦晖压低声音:“就可能对兄长不利啊!”

这话正好说中了顾彦朗的心事。他长叹一声:“可是...郑雄新败,损兵折将,也确实有错。”

“郑雄有错,也该由阿兄发落,岂容他们越俎代庖?”顾彦晖激动地说,“若是纵容此事,以后东川军中,谁还把节帅放在眼里?”

顾彦朗沉默片刻,问道:“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顾彦晖眼中精光一闪:“应立即将李师哲、赵瑄押回三台县受审。同时...派人接掌德阳军务。”

“派谁去?”顾彦朗的目光锐利起来。

顾彦晖躬身道:“若阿兄信得过,我愿前往。”

这个回答在顾彦朗意料之中。他仔细打量着弟弟,心中权衡利弊。顾彦晖虽然能力平平,但毕竟是亲兄弟,总比外人可靠。

“你去...”顾彦朗沉吟道,“但要记住,此去首要任务是稳定军心,切不可再生事端。”

顾彦晖大喜,连忙保证:“阿兄放心,我必当谨慎行事,绝不给阿兄添乱!”

他走到顾彦晖面前,郑重叮嘱:“彦晖,这次不比往常。德阳局势复杂,西川军虎视眈眈,你万事都要谨慎。”

顾彦晖躬身道:“阿兄放心,我必定小心行事,不负所托。”

顾彦朗满意地点头,但随即又皱起眉头:“还有一事...你的洁癖...”

“我明白。”顾彦晖连忙道,“军旅之中,不会讲究这些。”

顾彦朗这才稍稍安心,又嘱咐道:“到了德阳,先安抚将士,再处置李、赵二人。切记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再度激起兵变。”

“我记住了。”顾彦晖再次躬身。

顾彦朗走到案前,提笔写下军令,盖上节度使大印:“带我的亲兵去。到德阳后,先控制局面,再宣读军令。”

顾彦晖双手接过军令,强压心中激动:“我这就去准备,明日一早就出发。”

看着弟弟离去的背影,顾彦朗心中五味杂陈。他何尝不知道顾彦晖能力有限?但在这个关键时刻,除了亲兄弟,他还能相信谁?

“李师哲啊李师哲,”顾彦朗轻叹一声,“你向来忠心,为何这次如此糊涂?”

他走到书架前,取出一本《春秋》,随手翻阅。书页间,夹着一份李师哲多年前的效忠书,字迹工整,言辞恳切。

“以下犯上,其心可诛啊...”顾彦朗喃喃道,将效忠书抽出,在烛火上点燃。

纸页在火焰中蜷曲、变黑,最终化为灰烬。就像他对李师哲的信任,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次日清晨,顾彦晖率领一千亲兵离开三台县,向德阳进发。临行前,顾彦朗亲自送到城门口。

“记住,”顾彦朗最后一次叮嘱,“稳住军心为要。李师哲、赵瑄...尽量活捉回来。”

顾彦晖在马上躬身:“阿兄放心,我定当不辱使命。”

望着弟弟远去的背影,顾彦朗心中五味杂陈。他既希望顾彦晖能顺利平定德阳之乱,又担心弟弟重蹈覆辙。

“希望这次...我没有选错人。”他轻声自语,转身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