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中旬的阳光暖融融地洒在永明电子厂新挂的牌匾上,小麦电子集团永明分厂几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徐大志站在厂门口,双手背在身后,嘴角挂着掩饰不住的笑意。
徐董早!
徐总好!
此起彼伏的问好声在厂区里回荡,徐大志微微颔首,迈着轻快的步子朝董事长办公室走去。这一路上,他感觉脚下的水泥地都变得柔软起来,连空气中都飘着成功的香甜气息。
就在徐大志前脚刚踏进办公室,后脚刘宝华和王明远就带着几个原永明电子厂的高管跟了进来。这几个人脸上堆着笑,眼神却飘忽不定,活像一群做错了事等着挨训的小学生。
徐董,恭喜恭喜啊!刘宝华率先开口,双手紧张地搓着,以前大家立场不同,难免有些摩擦。现在既然都是一家人了,还望徐董大人有大量......
徐大志慢悠悠地在真皮老板椅上坐下,目光在几人脸上扫过。他心里跟明镜似的——这几个人现在就像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不过既然对方主动递了台阶,他也就顺水推舟。
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徐大志端起秘书杨云南刚泡好的龙井,轻轻吹开浮叶,给时间一点时间,该翻篇的就翻篇。
这话一出,办公室里顿时响起一片奉承声。
徐董这话说得真有水平!
可不是嘛,仔细一品,特别有诗意!
徐董不仅生意做得好,说话也这么有艺术性......
刘宝华和王明远站在人群后面,嘴角不自觉地抽搐。王明远凑到刘宝华耳边,压低声音:这群马屁精,真是棺材里插棍子——搅死人。
刘宝华无奈地摇摇头,用眼神示意他别多话。
徐大志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乐开了花。他瞥了一眼跟在身边的赵宏宇等人,那眼神分明在说:瞧瞧人家这拍马屁的功夫,你们还得好好学学。
不过徐大志心里清楚,好听的话偶尔听听还行,真要天天被这么围着吹捧,迟早要栽跟头。他摆摆手,打断了还在滔滔不绝的众人:行了,都去忙吧。交接工作要抓紧。
众人如蒙大赦,鱼贯而出。
徐大志在办公室里转了一圈,手指轻轻划过光亮的红木办公桌。这间办公室他再熟悉不过了——前不久他来谈合作时,还被当时的永明电子厂刘宝华晾在这里干等了一个多小时。如今时过境迁,他成了这里的主人。
走吧,去红光电子厂看看。徐大志对赵宏宇说,听说那边的交接更顺利。
红光电子厂离永明不远,开车十多分钟就到了。与永明电子厂那种表面恭敬实则暗流涌动的氛围不同,红光电子厂从上到下都透着一股积极配合的劲头。
徐董,您来了!新任厂长谢伯洪早早等在厂门口,身旁站着原厂长李建国。
徐大志一下车,就被厂区里井然有序的生产景象吸引了。工人们在流水线上忙碌着,机器运转的轰鸣声不绝于耳,一切都显得那么生机勃勃。
老李这次可帮了大忙。谢伯洪笑着说,交接工作特别顺利,所有资料都整理得清清楚楚。
李建国不好意思地搓搓手:应该的,应该的。厂子能并入小麦电子集团,对大家都是好事。
徐大志满意地点点头:走,带我去车间转转。
一行人边走边聊,徐大志注意到一个细节:李建国对厂里的每一台设备都如数家珍,甚至连哪台机器什么时候维修过、有什么小毛病都一清二楚。
这台自动贴片机是去年新买的,李建国指着一台正在运转的设备,就是有个小毛病,运行时间长了容易过热,得注意让它休息。
徐大志心里暗暗称奇。按理说,李建国被降职使用,心里多少会有些不痛快。可看他现在的表现,不仅毫无怨言,反而比以往更加尽心尽力。
老李啊,徐大志停下脚步,以后你还得多帮衬着谢厂长。毕竟你对这里最熟悉。
李建国愣了一下,随即重重点头:徐董放心,我一定尽力。
中午在厂里食堂吃饭时,徐大志特意和李建国坐到了一桌。四菜一汤,简单却可口。
说实话,徐大志夹了一筷子青椒肉丝,我原本还担心你会有情绪。
李建国笑了笑,眼角挤出几道深深的皱纹:我都这个年纪了,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厂子能发展好,工人们能过上好日子,比什么都强。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其实啊,永明那边的王明远昨天还给我打电话,想拉我一起给新管理层使绊子,被我拒绝了。
徐大志挑挑眉,这事他倒是头回听说。
人啊,得知道审时度势。李建国喝了口汤,现在这样多好,厂子有前途,工人们安心。非要折腾得大家都过不好,那才是真的糊涂。
徐大志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忽然觉得,这个看似朴实的老厂长,其实比很多聪明人都要明白事理。
饭后,徐大志在谢伯洪的陪同下去了财务室。会计宋丽正在整理账本,见董事长来了,连忙起身。
坐下忙你的。徐大志摆摆手,我就是随便看看。
宋丽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徐董,有件事不知道该不该说......
但说无妨。
昨天永明分厂那边的王明远来找过李厂长,小张小声说,他们在办公室里聊了很久。后来李厂长把他送走时,脸色不太好看。
徐大志和谢伯洪交换了一个眼神。这个王明远,果然不是个省油的灯。
知道了,徐大志面色不变,你继续工作吧。
从财务室出来,徐大志对谢伯洪嘱咐:永明那边,你提醒赵宏宇多留意着点。特别是刘宝华和王明远。
明白。谢伯洪点头,不过徐董,我觉得李厂长是值得信任的。
徐大志笑了笑,不置可否。商场如战场,轻信别人往往要付出代价。不过李建国今天的表现,确实让他刮目相看。
下午的管理层会议上,徐大志宣布了几个重要决定:一是两个厂子的生产线要重新整合,二是要成立新的研发团队,三是员工的福利待遇会适当提高。
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徐大志注意到,李建国鼓掌特别用力,眼神里透着真诚的喜悦。
散会后,徐大志特意叫住了李建国:老李,研发团队的事,我想交给你来牵头。
李建国显然没料到这个安排,一时愣住了。
你在电子行业干了近二十年,经验丰富。徐大志拍拍他的肩膀,这个位置非你莫属。”
李建国的眼眶有些湿润:谢谢徐董信任,我一定不负所托。
看着李建国离去的背影,徐大志心里五味杂陈。商场沉浮这么多年,他见过太多人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像李建国这样肯转弯过来真心实意为厂子着想的人,反而显得格外珍贵。
傍晚时分,徐大志准备离开红光电子厂。夕阳给厂区镀上了一层金色,下班的工人们说说笑笑地往厂门外走,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对未来的期待。
徐董,赵宏宇拉开车门,小声汇报,刚收到消息,王明远私下联系了咱们的几个供应商,不知道在谋划什么。
徐大志系安全带的动作顿了一下,随即笑了:没事,让他折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我倒要看看,他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车子缓缓驶出厂区,徐大志透过车窗回望。两个厂的整合才刚刚开始,前方的路还很长。但他相信,只要用人得当,明辨忠奸,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五月的晚风透过车窗吹进来,带着淡淡的花香。徐大志闭上眼睛,脑海里已经开始勾勒未来的蓝图。这一次,他不仅要让两个老厂焕发新生,还要带着它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