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唐钓鱼人 > 第252章 你就是那个混账葛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2章 你就是那个混账葛明?

葛明出了书房,跟福伯打过招呼,就让房府的下人带着在书房周围走走。

夏天的的房府到处郁郁葱葱,如同后世的园林一般。下人介绍景致,同时也把府里的主要道路介绍了一遍,太复杂了,葛明自认为记忆力不错,但是完全就记不住。

葛明后世习惯了右转、左拐的说法,这下人一直说东南西北,葛明实在搞不清楚。

没想到房府里面还有水榭,还有人在这里钓鱼。走到跟前时才发现是个不大的孩子,约莫十来岁的样子,下人赶紧给这个孩子施礼,口称小郎君。

小郎君?房玄龄家的小郎君只能是房遗爱了。房府人丁单薄,只有房遗直和房遗爱两人,这么大个家居然只有连个小妾都没有。据说李世民都看不惯了,于是赏赐了房玄龄几个美女,房夫人宁愿死也不愿意。

结果李世民给了一碗醋,当成毒药给房夫人,房夫人毫不犹豫的喝下了醋,李世民一看就此作罢。于是吃醋、喝醋的说法就从这个时候流传开了。

虽然古代三妻四妾很正常,尤其是有身份的人,但是没有妾的人并不是没有。葛三爷就没有,房玄龄也没有,尉迟恭也没有。房玄龄没有,不知道是惧内还是真的没这个想法,葛明打算抽空问问恩师。

房遗爱看到葛明,从来没见过此人,挑衅的说到:“你是什么人?怎么跑到我家里了?”

葛明没说自己是谁,而是说到:“小兄弟,钓鱼呢?”

“嗯,怎么?”

“会钓吗?”

“怎么不会?看不起我?”

“不是看不起,是很看不起,养鱼池子都钓不到鱼,还好意思说会钓鱼?”

这话一说房遗爱就急了。

“你到底是谁?居然嘲笑本小郎君。”

“切,让我来试试,就知道我说的没错了。”不等房遗爱反对,葛明拿过来房遗爱的鱼竿,把浮漂重新调了调,在岸边拔了点草挂在鱼钩上。片刻功夫而已,一条小草鱼就上钩了。

房遗爱羡慕的很,自己钓半天都没钓到。

又片刻工夫,一条大草鱼上钩,葛明觉得遛鱼都费力气,房遗爱一看也赶紧帮忙扶着鱼竿遛鱼。挺长时间才把鱼遛了上来,一看足足有两尺长。

“你怎么这么会钓鱼?我怎么钓不到呢?”葛明心说,要说钓鱼本小郎君全大唐第一,不但会钓而且理论头头是道。

“现在是夏天,水太热了,不少鱼都跑到深水中,因为深水更凉快。而且现在下午正热的时候,俗话说神仙难钓晌午鱼,时辰也不太对。”

“不过凡事总有例外,这草鱼就不怎么怕热,越热越是在水表面活动。所以我就调了调浮漂改成钓浮了,这草鱼喜欢吃草,所以饵料用水边的嫩草就可以了。”

房遗爱听得傻眼了,原来钓鱼还有这么多学问,别说房遗爱,旁边那个下人更没听过钓鱼还有这么多说道。

“好厉害,好厉害,你教我钓鱼吧。对了,你到底是谁啊,怎么在我家里?”

葛明如同武林高手一般,抱拳说到:“好说好说,本人葛明,人送绰号葛三刀,笔名好名字都被猪占了。”

房遗爱一听是葛明,身体往后退了一步,大声喊道:“你就是那个混账葛明?”

葛明一听满头黑线,刚才不是交流的好好的吗?还说学习钓鱼,怎么就混账葛明了呢?

“你就是那个动不动就作诗,然后父亲让我抄十遍的葛明?”

葛明这才明白自己为何成为混账了,无非是成了别人家的孩子而已。

“小爱同学,还想不想学钓鱼?”

“本来是想的,不过不想跟你学。”房遗爱正是贪玩的年纪,这话明显有些言不由衷。

“你家这么多人,还有谁愿意教你的?”

房遗爱挠挠头,把府里认识的人都过了一遍。父亲不教不说,说不定还要被揍一顿。大哥好像不会钓鱼,就算会也不教,说不定还没说教一番。至于府里的下人,全都笨的要命,连鱼都不会钓。

“跟我学钓鱼,保证你成为大唐第一钓鱼高手。”葛明这话说的房遗爱心动了,甭管钓鱼有没有用,只要大唐第一就行。

“那你有什么条件没有?”

“小爱同学,我是你师哥,你是我师弟,师兄弟之间哪里有哪些条件不条件的,你说是不是?”葛明心说条件就是不要娶高阳公主,算算这时候高阳应该才两三岁而已,这事情需要解决,防止以后你家牵连了本小郎君,不过不着急,本小郎君打算一步步来。

房遗爱笑着说到:“你人还怪好的咧。”

“小爱同学,叫声师哥听听。”

房遗爱大声喊道:“师哥。”上路子,房遗爱看样子不傻啊,怎么后来会被高阳牵着鼻子走呢?

于是葛明开始跟房遗爱讲各种鱼的习性,包括适合钓鱼的天气,什么钓位适合钓鱼,什么鱼喜欢吃什么饵料。

葛明是个钓鱼佬,讲起钓鱼来滔滔不绝。这也怪不得葛明,到了大唐三年多了,连个喜欢钓鱼的人都没遇上。这一身的本事没地方宣讲,总觉得憋得难受。

家里的老仆宁愿晒太阳打盹也不钓鱼,后世钓鱼人老头子占很大比例。庄子上的人认为钓鱼是不务正业,还不如去地里除草。

在大唐喜欢钓鱼的人,必定不是穷苦人家,所以葛明觉得到了京城,这么多的纨绔肯定可以找到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

房遗爱都听傻了,张大着嘴巴眼睛都不眨。旁边伺候的老仆更是如此,从没想到居然有人把钓鱼研究的这么透彻,也不知道应该夸奖阿郎这个弟子是博学,还是不务正业。

“师哥,师哥,你今天讲太多,我记不住。”

“记不住就拿笔记下来啊,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房遗爱听后觉得非常有道理,对旁边的仆人说到:“你,帮本小郎君拿笔墨纸砚来。”

老仆一定差点热泪盈眶,虽然小郎君总是你你你的,记不住老仆的名字,可是今天第一次主动要笔墨纸砚,这是打算写字了。

“哎哎哎,老仆这就去。”老头子别看年纪不小,手脚异常麻利。片刻功夫飞奔着就回到了水榭,把笔墨纸砚摆在了水榭中的石几之上,赶紧磨墨。

“师哥师哥,请你再说一遍,小弟打算好好记下。”

两人盘腿在石几面对面坐下,葛明开始讲刚才那套乱七八糟的理论。不过这次只能慢慢说,毛笔写字本就非常慢。

只是葛明看到房遗爱刚写了四个字,葛明隐约看出来好像是“钓鱼秘籍”,噗嗤一声就乐了出来。

“师弟,你这个字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啊?不会啊,我觉得还挺好的。”

“师弟,你要是房檐下面抓个蜘蛛,把蜘蛛腿蘸上墨汁,在纸上随便爬一爬,说不定比你的字还要好。”

要是往常,房遗爱必定发脾气。这可是宰相家的幼子,全家都都宠着,除了老房偶尔教训下而已,教训完了说不定老房还心疼。不过现在有求于葛明,自然也就没了脾气,要说喜欢捣蛋的孩子大多有眼力。

“师哥,不至于那么难看吧?”

“师哥给你写几个字,你就知道差距在哪里了。”葛明拿过房遗爱手中的毛笔,在纸上工工整整的写了钓鱼秘籍四个字。

房遗爱看后挠挠头,说到:“也不怎么样嘛,比我写的好点,比我父亲和大哥差远了。”

“我又不跟恩师和师哥比,就跟你比,毕竟我们才是同龄。”葛明说完灵机一动,又在纸上写了几句诗。

夏日骄阳炎,

水榭独垂竿。

微风拂水面,

鱼儿戏波间。

潭清疑水浅,

荷动知鱼散。

虽然谈不上好诗,甚至押韵什么的都不太规则,不过写的还算有点意思。后世人看到的诗都是精挑细选的,不是精品很难流传下来。所以不能拿流传后世的精品跟葛明随意作的诗相比,当然其中几句也是抄袭的。

后人好像都不擅长作诗,其实这跟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后世的孩子一天多少门功课,什么数学、语文、外语、生物、地理等等。

要是看到古人的课程表,那基本是这样的:语文、语文、语文、语文、语文、语文、语文、语文,从早到晚都是语文。如果把精力全都放在语文上,不是学霸的人也能做出几首诗来。

房遗爱瞪着眼睛看着葛明,不是因为葛明的字写的好,而是这短短的时间就做出来一首诗。赶紧抓住葛明的手,大声说到:“师哥,不要写了,不然被我父亲看到我又要抄十遍了。”

葛明一时兴起,差点忘了这个茬儿。

然后把纸笔递给房遗爱,葛明接着说,房遗爱慢慢写,这次字好像写的好了那么一点。别看房遗爱年幼,房玄龄是能够请来名师指导的,这一点葛明都比不上。

“春钓滩、夏钓深、秋钓瘾、冬钓阳,钓鱼讲究的主要就是时机。所谓时机,天气、时辰而已。夏季要钓刮风下雨的天气,最好选择清晨、半晚钓鱼。”

葛明唠唠叨叨,房遗爱奋笔疾书。老仆在旁边感觉神奇,没想到家里的小郎君居然有这么听话的一次。

不过时间不长,又有仆人找了过来。

“葛家小郎君,阿郎有情。”葛明只好起身,看来是父亲大人和恩师谈完了事情。

“小爱同学,今天就到这里吧,改天师哥再来教你。”

房遗爱有些不舍,说道:“那你可说到做到。”

“放心好了,师哥从不骗小孩子。”房遗爱一听噘了噘嘴。

“师哥,父亲说家里不少吃食都是你派人送过来的,有腊肉、香肠,你下次来能不能给我也带点?”

“腊肉香肠有什么好吃的?下次师哥给你带炸鸡柳来,比那腊肉、香肠好吃万倍。”葛明觉得凡是孩子,没有不喜欢吃油炸食品的。

房遗爱一听口水都要流出来了,虽然不知道鸡柳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在房遗爱依依不舍的眼神中,葛明被下人带着回了书房。

一路上葛明心中暗暗得意,建立跟房遗爱的良好关系,以后希望这孩子能懂点事,不要被一个女人耍得团团转,最后落个全家死光光的结果。不光是因为自己是房玄龄弟子,主要是因为房玄龄这样的名相,不想他的后人居然落得那样的下场。

进了书房,只看到父亲脸上有光,看来两人相谈甚欢,葛明房玄龄和父亲施礼。

房玄龄说到:“为师平常公务繁忙了些,要是每天教导你怕是有心无力。不过你的功课不能荒废了,以后每旬至少到家中两次,为师亲自教导。”

说完递了一张纸给葛明,继续说到:“这几本书好好看看,为师要抽查。”

葛明心中大喊感谢老房,不是天天上课,本小郎君还是能够忍受的。每十天来两次,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只是葛明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自己将来要是进宫陪着李承乾读书,那会不会出宫的时间就少了很多?

还没等葛明的话问出口,房玄龄说到:“陪太子读书也不是每天都去,为师估计每五天去一趟就可以了。”李承乾是太子,他学的东西可不光是文化课,还有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葛明也就陪着上上文化课而已。

每五天去一趟,这边每十天两趟,请问到底有什么区别?就是说每十天能玩六天,那还是可以接受的。

葛明施礼感谢恩师,葛三爷此时才想起来礼物都没呈上,从怀里掏出礼单,双手捧着递给房玄龄。古代送礼是有礼单的,礼单呈给主人,下人对接实物就行了。

“房相,这是犬子的束修,都是家里的一些土产。”所谓束修就是学费。

房玄龄接过礼单,一看都是香水、香皂之类的东西,居然还有几条腊肉。腊肉是束修中的经典礼节,拜师都是要带腊肉的,据说跟孔子有关。

香水香皂这东西葛家没有专门售卖,谈不上值钱或者不值钱,确实可以说是葛家的土产,于是房玄龄就安心笑纳了。

父子两人这才告辞,出了书房带上福伯,然后有下人把三人送出了房府。出了房府,葛三爷一身轻松。

“明儿,你年纪不小了,以后跟着房相好好学习,你可是房相破例收的唯一一个弟子。”

“父亲大人放心,孩儿必定好好学习。”葛明心中想着自己的运气还是不错的,袁天罡启蒙识字,孙思邈又进行了系统的教育,房玄龄肯定不会教读书识字,简单来说教葛明做人做事甚至做官。

“父亲大人,刚才跟恩师谈些什么?时间这么久?”

“小孩子家家的,问这么多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