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唐钓鱼人 > 第233章 胡思乱想出奇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葛三爷叹了一口,缓缓说到:“本来你稍微长大之后有些与众不同,为父只想守着你跟你娘,把这辈子安安稳稳的过完。”所谓与众不同,大概是傻子的意思吧?

“只是你突然变得聪慧,还弄出了伤口缝合之术。朝廷要对你母亲做封赏,于是陛下就知道了你母亲的身份。”

“传旨来的魏攀一直在秦王身边,可能当年见过为父。”

葛明插嘴说到:“那也未必认得出来啊,父亲大人不承认就是了。”

葛三爷笑着说到:“所以陛下让你尉迟叔叔派人到临渝,看看到底是不是为父,这才有你王叔叔几人到了临渝,假装绑架你跟为父相认。”

我去,这么说来还是本小郎君惹的祸了?原来问题出在本小郎君这里,如果自己没穿越,夫妻二人守着傻儿子过一辈子,就不会有后面的这些事了。

葛明马尾都要揉散了,做逃兵可是大罪,只是为何李世民一直没有惩罚父亲?不但升官进爵,并且负责千里眼生产?李世民到底要怎么样呢?

看着葛明纠结,葛三爷说到:“明儿,为父能有今日,都是你给挣来的。相信为父现在还活着,也是你的功劳换来的。只是现在跟以往情况有些不同,你外祖父想要平反,需要靠陛下。”

“为父也想为国家多出力,为你外祖父早日平反。此去长安为父必须去,只是为父担心陛下心中还有缔结,不肯重用。”

葛明拍着胸脯说到:“父亲大人,既然立功可以减少罪责或者芥蒂,那孩儿就有办法了。孩儿猜测,这两年关中大熟,陛下怕是想对突厥动手雪耻了。那孩儿还真有把握,弄上几样东西立些功劳。”

葛三爷听后眼前一亮,笑着说到:“为父也是跟你尉迟叔叔通信,才隐约猜出陛下要对突厥用兵的,没想到我家明儿居然有这般见识。”

葛明心中暗暗发笑,贞观四年才开始灭突厥了,史无前例的胜利,这要是不参加,对于武将来说亏大了。再不熟悉历史,也知道唐太宗灭突厥呀。

嗯嗯,要是父亲能参加灭突厥之战,一定要让父亲必须跟着李靖,安全功劳大,出征一次顶十次。

“父亲大人,那您什么时候去长安?”

“嗯?不是为父自己去,全家都要去。你大哥二哥跟着为父,将来也能混个高点的官职,就算不跟着为父,跟着你尉迟叔叔也是好的。”

“再说你已经十三岁了,前些年陛下有旨意让你陪着太子读书。原本是体谅你是独子,让你多陪父母几年,如今为父都去了长安,你还有什么借口不去长安?”

葛三爷原本舍不得葛明,但是也希望葛明早点去长安陪着太子读书,时间久了说不定陛下都忘记了。陪着太子长大,以后那还得了?位高权重肯定是跑不掉的。

再说现在不同了,自己要是也在长安,也减少了父子见不到面的苦楚,只是李世民这一关应该如何过?

葛三爷哪里知道葛明的想法,长安确实想去见识见识,任何人都想去唐代的长安见识见识,只是不愿意陪着太子读书。这家伙是要造反的,到时候肯定连累全家。

这些年跟魏高明的通信就没断过,只要信中说到此事,葛明就是不愿意。魏高明如同太子李承乾的代言人一般,说的太子千般好、万般好,但是有些事葛明又不能跟魏高明明说。

说去长安,其实大哥、大嫂还是很高兴的,只是二哥有些沉默不语。葛明大概知道二哥的心思,心上人在临渝,关键家里还不同意。

“父亲,给孩子几天时间,弄点东西出来立个功,让陛下不敢小瞧咱们父子。”

葛三爷听后哈哈大笑,说到:“不着急,反正也不是一两天的功夫。为父毕竟还是别驾,这一摊事情还是要交接交接的。”

刘氏说到:“明儿,虽然咱家跟裴家有仇,但是裴家乃是世家大族,不是咱们小门小户比得上的,不然你外祖父也不会有这种遭遇。为娘只盼望你这辈子平平安安,富富贵贵的过完这一生。”

母亲不让报仇也是对的,就算父亲做了国公,两家也是比不上的,人家是世家大族,根深蒂固,不管是人才、财力都不是葛家这种寒门能比的。就算母亲不这样说,葛明也想把裴寂熬死就算报仇了。

“母亲放心,在孩儿没有能力之前,不会想着报仇的事。”

“有了能力也不允许,为娘不想你背着仇恨过一辈子。别说是你,你舅舅这些年报仇的心都淡了。能报仇又如何,不报仇又如何,都不如一家人在一起来来得实在,其他都不重要。”

葛明挠挠头看看刘树义,刘树义笑着点点头。

报仇的事确实不着急,再说想要报仇也没能力。

现在还是应该弄点东西出来,献给李世民陛下,让老李在征突厥时摧枯拉朽。不过葛明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袁老道这些年都没来信,说三年在长安相见,好像又被老道说准了,这个老神棍,到底跑哪里去了?

一家人坐在一起闲聊,一起吃饭,这也是刘树义第一次当着晚辈的面,跟姐姐姐夫坐在一张桌子上,居然有些激动。

“舅舅,这些年苦了你了,以后外甥一定好好孝敬你。将来啊,外甥帮你给外甥找个漂亮的舅妈,必须是京城户籍的。”葛明一句话差点让人把酒吐出来,葛三爷抽了葛明一巴掌。

“混账东西,没大没小的。好在你小子从小懂事,都是刘叔、刘叔的叫,不然今天先揍你一顿,然后才允许你改口。”

葛粮、葛仓脸色就不自然了,赶紧给刘树义敬酒。

“舅舅,我们不懂事,以前都直呼名字,外甥错了,请舅舅责罚。”

刘树义笑着说到:“隐姓埋名嘛,你们又不知道怎么能怪罪你们的?”说完接过两人的酒,一口一杯干了。

用过了晚饭之后葛明回到自己房间,发现丁香和小丫也已经回来了。

葛明坐在椅子上瞎琢磨,老是觉得有些不太对劲儿。李世民是什么人?是个杀伐果断的人,眼里容不下沙子,怎么会一直没有处置父亲,还给升职加薪呢?

从县令到别驾,现在还有爵位在身。唐代官员的工资高啊,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宋代的官员待遇好,但说起宋代官员待遇多好,都是用堪比盛唐来形容。

虽然唐代经济不如宋代发达,土地的产量也少,但是官员数量少啊。根据后世统计,北宋虽然只有半壁江山,但是耕地面积是唐代的两到三倍,这跟后世开荒有很大的关系,亩产也是唐代的两到三倍,商税居然超过了农税,但是官员实在太多了。

葛明不知道刘文静跟李世民的关系,自然也就搞不清楚为何李世民能容忍自己父亲了。葛明以为可能跟自己搞出来的东西对国家有利,所以看在自己面子上留了父亲一条老命。

如今之计只能再搞点东西出来了,让老李知道小葛很有用,这就是葛明的解决之道。因为对人有用,其实可以看是生存之道。

可是弄点什么出来对进攻突厥有用呢?葛明最先想到的就是火药,这也不是现在才有的想法。是当年小白脸罗成要攻打临渝时,葛明觉得帮不上忙,当时认为要是有火药的话可以轻松守住临渝。

从那以后葛明就开始收集制作火药的材料,而且都是好东西,纯度极高。只是火药这东西要是弄出来之后,不知道会出现个什么结果,会不会影响到冷兵器时代大唐军人的战力,所以只能徐徐图之。

火药这东西想要做成武器,需要极高的钢铁冶炼工艺,否则就只能做烟花来玩玩。战场上需要用到烟花吗?需要吗?好像需要啊,作为信号弹使用不是蛮好的吗?

烟花升空作为信号,几队人马合集突厥,这个好像可以有啊,怎么都比扯着嗓子喊,旗语,或者快马通知来的及时。

虽然不是专业制作烟花的,但是后世小时候最喜欢放鞭炮,复杂的东西做不出来,二踢脚的难度就很小啊。只要二踢脚足够大,可以飞很高,声响可以很大。

二踢脚小时候拆开过,就是一个厚厚的纸筒,中间有一段黄泥堵子把二踢脚分成两节,黄泥里面有引线。下面一节是黑色的火药,村里老人说这个叫做顺药,燃烧不那么剧烈,会把二踢脚下面的堵头撑开,然后就飞上了天。

这节火药燃烧会把中间的引线点燃,然后上节的火药才会被点燃。上节的火药不是黑色的,是有些金属光泽的,村里老人说这是横药,爆炸非常剧烈,在堵头还没被撑开就炸了,所以也叫炸药。

鞭炮里面也都是横药,还记得邻居家的小伙伴拆了不少没点燃的鞭炮,把里面的横药装到小瓶里面,每次倒一点出来放到火柴枪里,非常过瘾。

终于有次想要更加过瘾,把横药倒在地上点燃,砰的一下头发都烧没了。。。。。。

顺药和横药的区别好像是使用的炭不同,横药中的炭更加容易燃烧,里面可能还有一些助燃的东西,所以反应会更加剧烈。

凭借小时候玩炮仗的经验,葛明觉得大致能够做出来二踢脚。而且横药中可以加点其他东西,让爆炸有不同的颜色,比如加点铜粉,爆炸就是绿色的。要是加点铝粉,爆炸就是耀眼的白光。要是加点食盐,就是含有钠的东西,颜色就是黄色。

黄白绿三种颜色,这应该足够战场上使用了吧?想到这里葛明打算好好怀念一下化学老师,元素光谱居然本小郎君还记得一些。当然,还有很多金属产生更加特殊的颜色,但这个时代怕是弄不到。再说就算有,葛明也不认识。

蓝色的烟火是加入了氯化亚铜,红色烟火是加入了锶盐,锶盐是什么鬼?鬼才认识。别看葛明熟读元素周期表,其实根本就没见过其中多少种。

穿越者不但要做火药,还必须做出马蹄铁来,这东西还没普及,自己的小马和家里马就没有马蹄铁,看来军队上也是没有的。帮李世民把马蹄武装起来,什么乱七八糟的地形都可以平蹚过去,也能减少马蹄损伤折损战马的情况。

哎,人家穿越者要是献了这两样东西,起码能封个侯爵,本小郎君就只能替父赎罪,不过命比缇萦好点。

孙先生说缇萦是汉文帝时候的人,她爹也是个大夫,名叫淳于意,山东人。医术高明不说,从来不趋炎附势,因此得罪了不少权贵,后来被权贵陷害要去长安受刑。

多惨啊,还要千里迢迢主动去京城受刑,居然还是肉刑。汉文帝时候的肉刑有三种,断肢体、刻肌肤、切鸡鸡。。。。。。

淳于感叹这没个儿子,无人可以帮家里出头,哪怕是打点打点没,路上应该不会受苦。这时候最小的女儿缇萦主动陪着父亲进京,进京之后居然做出来一件大事,上书给汉文帝详细说了肉刑对人身体、身心的危害,让人想要改过自新都没机会。

于是汉文帝居然废除了其中两种肉刑,切鸡鸡没废除,不然太史公也不会被切了,不过要是不被切不知道还会不会有史记。

葛明想到这里不禁感叹,缇萦胆子真够大的,居然敢给汉文帝上书。千里迢迢从山东到京城,这一路上不知道多辛苦呢,路上都是吃些什么吃食呢?

葛明胡思乱想,可能是因为理科生学数学有关,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发散性思维?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不专注?

对啊,可以弄点军粮出来。在石艾县见识过军粮了,或者叫做出战时候的干粮,硬邦邦的好像石头一般。弄点囊不好吗?不但好吃而且好消化,也能很长时间不变质。

实在不行弄点炒面也行啊,加点水攥成一坨,跟糌粑差不多,也会好吃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