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唐钓鱼人 > 第230章 临渝县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夏收,葛明当然帮不上忙,就开始夏收的时候象征的割了一把麦子,然后就带着丁香、小丫到处玩耍。有时候钓钓鱼,有时候去小猴子的瓷器作坊瞎指挥,玩的不亦乐乎。

到了家里跟孙思邈打打麻将,玩玩大唐斗地主,也就是二打一,这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

孙思邈也没闲着,经常跟葛明聊聊所谓的“心理疗法”,顺便弄点乱七八糟的东西放着长出青霉菌,也忙的不亦乐乎。孙思邈甚至觉得,不是重病自己都不想出手了,因为非常耽误他的研究。

若云就可怜了,比葛明年纪大不了多少,也正是贪玩的年纪,但是要做孙思邈的小助手,每天噘着嘴不情不愿。四里八庄要是有个生病的找来,若云还需要给人瞧病。

颗粒归仓,再种上一些豆、麻、谷、黍,今年的夏收就差不多了。就在全村庆祝大丰收时,居然有天使到了葛家庄子,这可是从来都没有过的事。

来的居然又是熟人,太监居小新。

宣读完了圣旨之后,葛家庄子沸腾了,凡是护送牛去石艾县的青壮都授勋了,以前授勋过的涨了一级。全村每家都授勋,这在大唐也是独一份儿的。

禄伯还被封了一个散官,不过禄伯非常不情愿,因为散官是自由人,以后做不了葛家的仆人了。

福伯安慰道:“散官也是官,凑合当吧。再说禄大哥有儿有孙,早晚还是要除籍才行。”

福伯和禄伯,要是除籍早都除籍了,是他们自己不愿意而已。盼着葛家以后发达,自己也能混成家臣、供奉,比做皇家的散官好多了。

这还不算,孙神仙被封“药王妙应真人”,以表彰发现预防天花的法子,还有在救灾中的舍己为人。这封号不算是官,孙思邈自然得乐接受了。因为葛明曾经说过,想要光大医道,是没有办法离开国家的支持的。自己身份越高,越是可能把事情做成,朝廷既然示好那就不要客气了。

葛明跪在地上等着自己的封赏,孙先生都成真人了,自己好歹弄个爵爷当当。然而,圣旨已经宣读完了,没有自己的封赏。

众人谢恩之后,全村开始敲锣打鼓准备吃食,好好款待从京城远道而来的天使队伍。

还没等都葛明上前问居小新,居小新就笑呵呵的拱手对葛明说到:“咱家恭喜葛家小郎君,葛别驾受封临渝县男。”

还没等葛明想明白这是个什么爵位,庄子上又轰动了,原来主家是县令,庄子上的人腰杆子都很直了,等到主家成了别驾,一个个神气的不得了,现在居然封爵了,以后走路都仰着头。

葛明此时也大概明白了,自己的功劳又给了父亲,不过这也不错,以后自己就是真正的纨绔了。是自己做大官好,还是有个大官父亲罩着好?葛明心里比较了半天,也没比较出哪种好来。

“葛家小郎君,魏主管让咱家多讨要一些葛家药丸,现在不少宫里的老人都喜欢服用。”

葛明一听葛家药丸脸上就不太好看,怪只怪当年没给这东西取个好听的名字,如今正好有苦自己吃了。

鸡蛋壳而已,这东西有的是,一会给你们多炒一些鸡蛋,保证用新鲜的蛋壳,这已经算是对熟人的照顾了。

“居主管,您这是从县城来的?”

“这倒不是,咱家看过路线先经过葛家庄子,就先来了葛家庄子,没想到孙神仙正好在这里。等歇一会,咱家就进城去葛府宣读旨意了。”

杀猪、宰羊,鸡鸭鱼虾,这一顿大锅饭居小新吃的无比舒坦。用过饭后稍稍休息,天使队伍就抱着肚子往县城赶去了。

既然没有自己的封赏,葛明也就不打算回县里了,反正回去也是下跪磕头谢恩而已,刚才已经有过一遍了。再说了,都没本小郎君的封赏,刚才的头都白磕了。

不过葛明估计只能再玩一天了,明天肯定会被弄回城里,因为父亲做了男爵肯定会大肆庆祝,自己这个小郎君不在场肯定是不行的。

葛明带着丁香、小丫回到葛家老宅,打算给魏攀配药。只是这个家伙从来不给钱,自己也不好开口要,你说气人不气人?

让小丫去把刚才的鸡蛋壳收集起来,让丁香挨家挨户买点红枣。其实哪里需要买?给钱庄户都不收,一听是小郎君想吃红枣,拎着口袋就送来了。

孙思邈在院子里看医书,若云在旁边打盹,时不时的看葛明到底在折腾什么。只看到葛明找来一个铁锅,点着了火之后居然在炒鸡蛋壳。

丁香、小丫面前一大木盆泡在水里的红枣,正在忙着去掉枣核。

鸡蛋壳炒到焦黄,盛出来之后被葛明放到了小盆里。把去核的红枣捣碎,加点水放进锅里,用大火烧开,还有一个木棍在锅里乱捣,约莫半个时辰之后,满院子都是红枣的香甜味,若云被香醒了。

看着红枣泥逐渐变得粘稠,已经成了琥珀色,葛明找来了一些淀粉加进去搅拌,红枣泥就变得更加粘稠了,撤掉了火,等着红枣泥变凉。

葛明自认为红枣泥制作的非常专业,因为每年到了秋天的时候都喜欢做点,开饵的时候加上一坨,钓鲤鱼再好不过了。

把木盆里面的鸡蛋壳捣碎,三个人就开始大眼瞪小眼的等着红枣泥变凉。

孙思邈实在忍不住了,开口问道:“小子,老道知道你对吃一道非常有研究,只是炒鸡蛋壳老道还是头一回看到,这东西好吃吗?”

葛明知道孙老道出言戏谑也不在乎,以前配药都是在自己房间偷偷配,还打着孙思邈的名号。

“孙先生,小子这是在配药,做一种药丸出来。对于上了年岁的人来说,吃了之后腿脚不酸,身体强健,一口气能上五楼。”

孙思邈听后微微一笑,说到:“那这药丸叫五楼?”

葛明通过后噗嗤一笑,说到:“孙先生不要开玩笑,这药丸叫做葛家药丸。”

孙思邈实在憋不住了,哈哈大笑:“葛家药丸?那还不如叫五楼呢。再说老道没开玩笑,是你小子先开玩笑的。老道行医多年,从来不知道鸡蛋壳加红枣能吃了腿脚不酸的。”

“难道孙先生不知道?人老了之后钙质流失,所以才会腿脚酸痛,这时候就需要补钙。蛋壳里面就含有丰富的钙,经常吃就能强身健体了。”

孙思邈摇摇头,说到:“钙是何物?”

葛明挠挠头,暗恨自己讲话没有把门的,这解释起来就比较麻烦了。难道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从头开始说?对了,钙刚好是周期表里面必须记住的最后一个。

“孙先生,钙这东西到处都有,比如各种石头。人的骨骼中含有很多这东西,所以骨头才比较结实。人老了之后这种东西开始变少,所以需要经常补一补。豆制品、牛奶、虾皮含有这东西比较高,最好经常吃。”

“要是太严重就要吃鸡蛋壳了,通过饭食补充不够。”

孙思邈不发言,等着葛明继续说。

“孙先生,可曾见过有的人家养花,会在花盆里扣鸡蛋壳的?就是因为鸡蛋壳里的钙慢慢渗透到了土里,花会长得强健不容易倒。”

孙思邈将信将疑,不过确实看到过花盆里面扣蛋壳的,问过养花的人,都这么干,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反正花就是长得好。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那老道是不是也要吃上一些?”

葛明满头黑线,说到:“孙先生,您多吃鸡蛋、豆腐,回到城里小子多给您弄点海鲜吃吃。”这东西吃多了会便秘,可不敢给孙老道用。

这会红枣泥也冷的差不多了,取出来一些红枣泥,加入一些捣碎的鸡蛋壳,用木棍搅拌均匀。然后三人开始搓丸子,葛明看这个若云闲着没事,也叫了过来搓丸子。

。。。

次日一早,果然如葛明所料,刘艺过来接葛明了。在庄子里时间不短了,虽然葛明这些日子没有长胖,但是精神好了很多,也不像原来那么黑。

福伯套上了马车,一行人上了车,溜溜达达的出了庄子。

这时候的田间地头的花全都开了,就是景色没有葛明想象的那么好。麦子全都收完了,刚种下的豆、谷、黍才刚刚冒头而已。不过花香四溢,马上就可以采花蒸精油了,看来今年的香水、香皂应该有比较高的产量,都可以考虑是否拿出来售卖了。

到了葛府,发现已经张灯结彩,府里下人喜笑颜开。谁能想到小郎君如此有本事啊,轻轻松松给阿郎赚来了爵位,给夫人赚来了诰命。

这要是小郎君长大之后,那还不当个国公啊?那时候咱们就是国公府的下人了,要多神气有多神气。

葛明送孙思邈回了院子,然后带着福伯去内宅拜见母亲。

刘氏看到葛明推开门,总算见到了这个不孝子。没等葛明开口,刘氏的手就伸了过来,一把扭住了葛明的耳朵。

“你这个倒霉孩子,在庄子上玩耍了这么久,居然不先回家来看看?你不知道为娘担心吗?为娘命苦啊,生了个不孝顺的儿子,这下半辈子可怎么活啊?”

“你一走就两个多月,连封信都不知道写,连只言片语都不知道传回来?你说说,为娘生你到底有什么用?”

扭着葛明耳朵的手力度又加大了不少,葛明疼的直咧嘴。

“娘亲娘亲,快松手快松手,孩儿耳朵要掉了。少了一只耳朵的孩儿以后怕是娶不上媳妇了,到时候您可没孙子抱了。”

刘氏一听火更大了。

“你个混账东西,居然威胁老娘,看来是想请出家法了?”

“母亲,咱家还有家法?”葛明这个傻子,这话都问得出来。

所谓家法,基本都是棍子、条子、板子之类的东西,谁家都有。葛明后世的家法就是母亲的一把木尺,居然有一次打断了,于是母亲又买了更长、更宽的一把。虽然不称手,但是威力巨大。

这个家法从葛明的童年开始,持续到了上高中,因为这时候开始住校了。说来也奇怪,葛明后世的父亲从来不打不骂,都是母亲做坏人,但是葛明还是跟母亲更亲。

果然,葛明的话把刘氏气乐了。

“刘福,请家法出来。”

福伯一看这要劝劝才行,如今阿郎的爵位,夫人的诰命,都知道是小郎君赚回来的。这不但不好好疼疼,怎么还要下手呢?

“启禀夫人,家里正是大喜的日子,不如换成改天吧?小郎君刚回来,这要是打坏了明天就不能见人了。”

听到福伯的话,葛明被扯着的耳朵感觉不算疼了。到底什么家法?能让本小郎君不能见人,还真有点好奇。

福伯的劝说完全无效,刘氏铁了心要教训葛明。福伯无奈请了家法出来,葛明一看差点乐了,居然也是一把木尺,这东西后世本小郎君熟得很,看来这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传承。

于是葛明趴在矮塌上,刘氏亲自动手。要说不疼那是假的,要说多疼其实也没多疼。

木尺落在屁股上时,葛明就开始胡思乱想了。

葛明想到后世的时候,母亲给买了一双新鞋,然后葛明穿着新鞋直奔河边,回来的时候鞋子已经不成样子了。这顿打,应该是记忆中比较重的一次。

还有一次年暑假,中午一个人跑到湖边玩,那个湖每年都有人下去洗澡被淹死。葛明记得这顿打,好像也不轻。

至于调皮捣蛋欺负姐姐,那挨打的时候就更多。发展到后来,姐姐只要哭,或者家里什么东西坏了,母亲不问缘由先打一顿。打完再问缘由,如果葛明是被冤枉的,那打也就白打了。

就在葛明胡思乱想时,听到福伯大声喊道:“夫人不能再打了,小郎君这是怎么了?不哭也不说话的,吓到老仆了。”

刘氏一看,这个混账东西居然在发呆。

如果被执行家法,不管疼不疼一定要嗷嗷叫,这叫配合,这就是台阶。

有福伯的提醒,葛明开始哼哼,刘氏一边打一边唠叨。

“长大了是不是?居然涉险去石艾县,也不知道用的什么妖术邪法,让水杯中的水倒过来也不流出来。”

“翅膀硬了是不是?你要是出个意外,你让为娘和你父亲怎么活?”

“虽说你给你父亲挣了爵位,给为娘挣了诰命,可这些都不是你父亲和为娘在乎的,只要你平平安安的,为娘才能放心。”

“以后还涉不涉险?涉不涉险?涉不涉险?”问一下,来一板子。

葛明大声喊道:“母亲,孩儿再也不敢了,以后好好读书,天天向上。”

这时候刘氏才消了气,放下木尺。葛明心中还在嘀咕,母亲力气真小,本小郎君是练武之人,而且练过骑马,这点疼不算事。再看母亲,头上居然冒汗了,要不是不合时宜,葛明估计会笑出来。

。。。。。。

葛明回了房间,换了套衣服,再次出现在刘氏面前。

刘氏把葛明拉了过来,东瞧瞧西看看,眼圈有些泛红,说到:“明儿,瘦了也黑了。”

葛明笑嘻嘻的说到:“母亲,孙先生说孩儿正在长身体,在往高长,本来就会变瘦。”

“刚才为娘打你,你不会记恨为娘吧?”

“母亲都是为了孩儿好,以后孩儿老老实实读书,再也不做危险的事了。”

听到这里,刘氏才总算安心下来。一个母亲,自然希望孩子有出息,但是更希望孩子平平安安的。

葛明跟母亲聊了很久,尤其是石艾县的经历,详详细细的说了一遍。葛粮、葛仓都曾经说过,但是说的不如葛明全。

刘氏眼圈又红了,尤其是听到一户小夫妻,死在一起,还有个年幼的孩子。刘氏此时也变得纠结,如果还有什么涉险救人的事,到底让不让葛明去。

其实葛明觉得一点也不凶险,因为免疫了天花之后,进入疫区根本就没什么问题。只要是吃不好,睡不好而已。

到了晚上的时候,葛三爷、葛粮、葛仓,还有挺着大肚子的大嫂都回了家里,一家人总算是团圆了。

葛粮和葛仓现如今也当官了,可不是原来县衙没品级的官,是正经的官。正八品的宣节校尉,两人自然合不拢嘴,恨不得抱着葛明狂亲。

官和吏是有区别的,区别就在于“编制”。古代跟现代完全不同,全国有编织的都没多少人。比如一个县来说,无非县令、县丞、县尉、主簿、教谕几人而已,其他的全都是小吏。从吏变成官,相当于鲤鱼跃龙门,身份有个极大的改变。

葛明笑着说到:“这么说来,咱家除了小弟和大嫂之外,你们都是有品级的。”葛三爷一听就笑了。

“明儿,你年纪太小,朝廷不知道如何封赏你,以前也没这种先例,所以才把你的功劳放在了为父身上。”

“这是好事,说明陛下记着你呢,等到将来肯定会有重用。”

众人一听也是这个道理,尤其是葛粮和葛仓,笑着让葛明发达了一定要照顾两位哥哥。

“大哥,二哥,小弟早就说过,等到小弟发达了,大哥二哥一个保镖,一个拎包,哈哈哈哈哈哈。”

第二天葛家大排宴宴,县里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稍微有点身份的全都来了。

葛三爷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这都是自己的儿子给挣回来的,你们羡慕也没用,你们没有这么出色的儿子,更没有这么年幼就这么出色的儿子。

听说葛明还被当今中书令收为弟子,那就更加羡慕了。陛下让葛明陪着太子读书,说明陛下心里有葛明。房相收了葛明做弟子,说明房相也看重这孩子,这孩子的前途还用发愁吗?

有的羡慕的自然也有嫉妒的,不管羡慕还是嫉妒,那又如何呢?县男,临渝就从来没有过,别说临渝没有过,整个平洲也没出过几个有爵位的,葛家已经是这片没人敢惹的存在了。

都想着到了家里赶紧行动起来,找好看的小娘子,跟葛家说说亲,做不成夫人做妾也行啊。

于是几天之后有不少人上来说合这事,都说葛明已经十一岁了,到了十二岁就可以成亲了。

不管人家是不是好意,葛家都不能不重视,这是人家看得起你家,想要攀上葛家。刘氏这些日子就比较忙,每天都见上几个这样的人。不见就是不懂礼数,见了就是每天重复的老话。

“我家明儿年幼,哪里就能说亲了。”

“葛家祖上规定,十八岁之后才能谈婚论嫁。”当然这不是真话,其实葛三爷十二岁就被定亲了。

“谢谢啦,刘福送客。”

虽然如此,每天还是有人来说合,刘氏不胜其烦,后来干脆就不见了。

居小新在临渝休整了几天,带着无数大药丸子回长安了。

。。。

长安的李承乾正在给李泰、李丽质讲西游记,葛明的稿子总算到了。

“大哥,葛明这个家伙肯定是乱写的,人溺水死了之后还能吹气救活?”李泰非常不信葛明话本中的内容。

“大哥,你说是不是真的?溺水死了还能救活吗?”李丽质歪着脑袋,也非常好奇。

“青雀,丽质,葛明说是有前提的,人溺水不能超过半柱香时间,不然也救不活了。而且也不光是吹气,你看葛明话本是这么说的。”

“李玄邈在流沙河看到一个幼童溺水,赶紧悟空把人救了上来,幼童此时已经没了呼吸。然后李玄邈把幼童平放在地上按压幼童胸部,还往幼童嘴巴里面吹气,这样才把人救活了。”

李承乾继续说到:“谁知道是不是有效,总不能找个人试试吧?权当葛明说的正确吧。”

“好吧,大哥继续往下读。丽质记得开始就有个将军,打破了玉帝的琉璃盏,被罚到了流沙河,这肯定跟这个将军有关了。”

李承乾笑着说到:“丽质果然聪慧,还真是这样,不过这将军下界之后不是将军了,而是成了流沙河里的水怪,听大哥慢慢读。”这段讲完,李玄邈的四个徒弟就算凑齐了。

李泰不解的问道:“大哥,这李玄邈搞什么鬼?收了一个猴子,又收了一条龙,还有一头猪,一个鱼精,就不能好好收个弟子?”

“对了大哥,听说房相收葛明做弟子了,大哥知道这事吗?”

房玄龄收葛明为弟子时,在场的人不少。再说收徒是光明正大的事,不少人都可以做见证,所以这事情不少人都已经知道了。

李承乾点头表示知道此事,笑着说到:“大哥跟葛明的书信往来中,发现这个家伙虽然有些才华,但是有些不拘小节。房相是出了名的严厉,葛明怕是以后有苦头吃了。”

李泰听后嘿嘿一笑,接茬说到:“小弟也听说了,房相家的幼子房遗爱经常被揍,就因为不好好读书,喜欢舞刀弄枪。”

李丽质想了想说到:“丽质觉得房相人很和蔼,葛明那么聪慧怎么会吃苦头呢?”

“丽质,你到底是我们妹子还是葛明妹子,你又没见过他,何必向着他说呢?”李泰有些不乐意,这个妹子总是胳膊肘往外拐。

李承乾笑着说到:“青雀,魏攀和居小新都去临渝传过旨,大哥曾经跟这两人打听过葛明的相貌。两人都说葛明样子还凑合,人长得白胖。”说完还挑挑眉毛,看看李泰。

李丽质看了看李泰,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笑着说到:“那不是跟四哥差不多,白胖。”

“丽质,葛明那个家伙怎么能跟四哥比呢?四哥长得英俊,葛明长得凑合,完全不一样。”

李承乾又说到:“大哥还听说,葛明在堂兄弟中排行第四。”

李丽质又说道:“那不是跟四哥也一样?”

“李丽质!那个家伙是堂兄弟排名第四,四哥是亲兄弟排名第四,这也完全不同。”

三个人打打闹闹,好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