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皇宫,御书房。
与外朝大殿的庄严肃穆不同,这里更显几分幽深与静谧。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与墨香混合的气息。
明黄色的纱帐低垂,遮住了部分光线,使得殿内光线略显昏暗。
在御书房那张象征着天下至尊的龙椅旁边,竟赫然摆放着一张样式古朴、材质名贵的梨花木椅子。
椅上,端坐着一位老太监。
此人头发已全然雪白,梳得一丝不苟,用一根简单的乌木簪子固定着。
脸上布满了沟壑纵横的皱纹,那是岁月留下的深刻印记,每一条皱纹里似乎都藏着无数的秘密。
然而,与这苍老外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面色却异常红润,甚至可以说是容光焕发,宛如婴孩般透着一种不正常的光泽。
他身着一件暗紫色的蟒纹贴里,虽无龙袍那般耀眼,却也彰显着其非同寻常的身份。
他闭目养神,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轻轻敲击着扶手,发出轻微的“笃、笃”声,在这寂静的御书房里,显得格外清晰。
赵构心事重重地走入御书房,脚步略显沉重。
他刚一进门,那老太监便缓缓睁开了眼睛。
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啊!浑浊却又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最深处的隐秘。
他只是抬眼,漫不经心地斜睨了一眼走进来的赵构,没有丝毫起身相迎的意思,仿佛眼前这位大宋皇帝,不过是一个寻常的晚辈。
片刻之后,他才不紧不慢地欠了欠身,算是行了一礼。
然而,那弯腰的幅度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脊梁依旧挺得笔直。
显然,他并不在乎赵构这个大宋皇帝的威严,或者说,在他眼中,赵构的分量,远不足以让他行那君臣大礼。
赵构对此似乎早已习惯,脸上并未露出任何不悦之色,仿佛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他随意地挥了挥手,示意老太监不必多礼,随即径直走到龙椅旁,一撩袍角,坐了上去。
他的动作显得有些疲惫,也有些漫不经心,仿佛这至高无上的龙椅,坐上去也并不舒坦。
赵构坐稳之后,才将目光投向一旁的老太监,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恭敬,甚至可以说是询问:“刘公公,究竟是何事如此着急通知朕?”
没错,赵构用的是“通知”二字,而非“启奏”或“禀报”。
这一个词,便足以说明这位刘公公在他心中的分量,以及他在这皇宫中特殊的地位。
被称作“刘公公”的老太监,这才缓缓端起面前茶几上的一杯早已沏好的雨前龙井,放到鼻尖轻嗅了嗅。
随即浅浅抿了一口,动作优雅,带着一种久居上位者的从容与淡定。
他放下茶杯,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
他这才慢悠悠地开口,声音苍老却中气十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陛下,奴婢得到消息,那个地方的人,出来了。”
他的语速很慢,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带着一丝神秘与凝重。
“哪个地方?”赵构闻言,先是一愣,眉头微蹙,显然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他刚刚在朝堂之上,被史弥远与孟珙的争执,以及边境上传来的一些琐碎消息搅得心烦意乱,一时未能领会刘公公口中“那个地方”指的是何处。
刘公公似乎早已料到他会有此一问,他深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某种沉重的分量,随即一字一顿,清晰地吐出三个字:“长——春——谷!”
“长春谷!”赵构听到这三个字,如同被一道惊雷劈中,整个人猛地从龙椅上坐直了身体,脸上的迷茫瞬间被震惊与难以置信所取代。
甚至连声音都有些微微发颤,“你是说……那个传说中隐世不出,已经有近百年未曾听闻消息的长春谷?他们……他们真的出来了?”
长春谷,这三个字在大宋的高层,乃至江湖的隐秘传说中,都代表着一个近乎神话的存在。
传说那里与世隔绝,谷中之人皆身怀绝世武功,更有甚者,能知过去未来,洞悉天机。
当然,能知过去未来洞察天机,他们不信,但是长春谷内之人拥有绝世武功,可威压一个时代,这些却是真的。
这是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已经流传了近百年。
近百年来,他们从不踏入红尘俗世,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人。
近百年来,江湖上只闻其名,未见其人,许多人都以为那不过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传说。
刘公公缓缓点了点头,那张红润的老脸上,第一次露出了一丝复杂难明的神色,似凝重,似期待。
甚至似乎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老奴安插在各处的眼线传来消息,不会错。”
“长春谷的人,已经离开他们的山谷,迈入了红尘俗世。”
“而且,根据初步的消息,他们此行的目的地……似乎,就是中原之地。”
赵构的心脏猛地一缩,一股莫名的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长春谷的人为何会突然出世?
又为何要来中原?
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是福是祸?
无数个问题瞬间在他脑海中翻腾起来,让他这位久历风浪的皇帝,也感到了一阵前所未有的心慌。
他知道,长春谷的人一旦出世,必将在整个中原掀起一场滔天巨浪!
北方草原,金国,乃至整个南宋的命运,或许都将因此而改变。
“他们……有多少人?为首的是谁?可有什么明确的动向?”
赵构急切地追问,连声音都带上了一丝沙哑。
刘公公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无奈:“长春谷行事诡秘,他们的人如同鬼魅,眼线只能探知他们出世的消息,具体人数、身份、目的,目前还一无所知。”
“老奴也是刚刚得到消息,便立刻通知了陛下。”
说到此处,老太监仰望房顶似乎陷入了某种回忆:“不过,居住在长春谷里面的人,我就知道几位。”
听到这话,赵构目光灼灼的看着老太监。
不过虽然知道老太监活了很久,但是,如果老太监真的知道长春谷里面都有些什么人,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老太监很可能是从百多年前活下来的人。
看着目光灼灼的赵构,老太监冷哼一声:“奴婢的武功,的确可以让人延年益寿,但是修炼奴婢的武功,是需要代价的!”
赵构脱口而出:“刘公公是什么代价?”
老太监嘿嘿一笑,从怀中拿出一本古朴的书籍递给赵构。
赵构伸出颤抖的手接过书籍,只见书籍之上写着四个大字:《葵花宝典》。
赵构颤抖着,将葵花宝典翻开,然而第一页却让他脸色一变,只见其上写着“欲练神功,挥刀自宫”。
见到这八个大字赵构连忙,将书籍合上随后递给老太监:“刘公公还是说说,长春谷内都有些什么人吧?”
老太监嘿嘿一笑:“据我所知,百多年前的曼陀山庄主人,王夫人,以及其女儿王语嫣在长春谷之中。”
“还有西夏太妃李秋水以及银川公主李清露。”
说到这里,老太监咽了一口唾沫,眼神之中闪过一抹恐惧:“还有另外两人呢,一人名为李沧海。”
说到此处,脑海之中浮现出百多年前的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