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处理完公务,扶苏独自登上秦营山的最高处。晚风拂面,带来远方山林的气息和隐约的稻香。
虽然大获全胜,但扶苏脸上并无太多喜色,他看着缴获的楚军旌旗和垂头丧气的俘虏,眼中是悲悯与沉思。
“公子,此战大捷,楚国五万精锐尽丧于我手,南境门户洞开,实乃大喜!”屠睢声音洪亮,难掩兴奋。
叶子恒相较于屠睢的激动,他显得冷静许多:“屠将军,此战虽胜,然福祸相依。楚国经此重创,犹如受伤的猛兽,其国内本就严重的粮荒,因这五万青壮的损失和军粮的消耗,必将雪上加霜。楚王负刍性情乖戾,为稳固统治,恐会变本加厉盘剥百姓,或铤而走险,行更不智之举。届时,恐怕……”
扶苏缓缓转身,目光扫过两位得力臂助,最终落在山下那些正在被集中看管的楚军俘虏身上。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眼神中充满了恐惧、迷茫以及对故乡的渴望。他轻叹一声,声音带着与他年龄不符的沉重:
“屠将军之喜,我知之。叶先生之忧,我亦明之。”
顿了顿,扶苏指向那些俘虏,“你们看他们,其中多少人是自愿从军?不过是奉命而行,为求一口饭吃。我观楚军粮草,掺杂糠麸树皮者甚众,可知其国内情状,恐比我们想象更为艰难。此战,我等是为自保,是为守护百越百姓,让楚人知晓侵略他邦终将自食恶果。然,念及楚国境内那些与这些士卒一般的无辜百姓,此‘胜’,又何喜之有?”
他的话语让屠睢脸上的兴奋稍敛,也让叶子恒眼中露出赞许之色。
扶苏继续吩咐道:“叶先生,俘虏安置之事,需你亲自督办。伤者,全力救治,与我军伤员一视同仁;愿降者,打散编入筑路、垦荒队伍,给予活路,严明纪律,不得虐待;心念故土、愿归者,暂且妥善安置,待楚地局势稍稳,赠其十日口粮及些许耐储存的百越特色粮种,让他们回乡。要让他们知晓,我百越非是嗜杀之地,秦苏亦非残暴之人。”
“属下明白。”叶子恒躬身领命,“此举不仅能彰显公子仁德,亦可借彼之口,动摇楚国民心士气。”
“正是此理。”扶苏颔首,“此外,将此次楚军入侵之缘由——楚国贵族如何逼迫百姓弃粮种蔗导致饥荒,如何为抢夺粮食而悍然犯我疆土,楚军在溃败途中可能存在的扰民行为——凡此种种,着文书详加记录,务求证据确凿。通过我们信得过的商队,秘密送往咸阳,呈报父王。”
“诺!”叶子恒再次应下,他明白,这份战报和“罪证”,将在未来的秦楚博弈中,成为一颗重要的棋子。
处理完这些紧要军务,扶苏让屠睢和叶子恒先去忙碌,自己则再次将目光投向苍茫的远山。
四年了,他从一个怀抱理想、对民间疾苦认知尚浅的秦国长公子,化名“秦苏”,在这片被中原视为蛮荒的土地上,历经艰险,一步步站稳脚跟,整合瓯越、于越、闽越,促成百越联盟,如今更击败了强大的楚国军队。这份历练,远非深居咸阳宫苑所能比拟。
他想起了威严的父皇嬴政,想起了那个年纪虽小却仿佛总能洞察先机的妹妹赢无忧。离京前,无忧曾私下对他说:“兄长,百越之地,虽被视为蛮荒,然其地大物博,民风淳朴,若能善加引导,必成大秦臂助,亦可磨砺兄长,使知民间真正之需,江山维系之本。”
如今回想,妹妹之言,字字珠玑。这片土地不仅磨砺了他的意志,更让他真切地理解了何为“民为邦本”,何为“仁政”的力量。他不再仅仅是一个秉持儒家仁爱理念的公子,更是一个懂得在复杂局势中权衡、懂得仁德需与力量并行的实践者。
“公子。”叶子恒的声音再次自身后响起,他已初步安排好了俘虏事宜。
扶苏没有回头,望着被暮色浸染的层峦叠嶂,轻声问道:“先生,你看这百越山川,沃野千里,民心渐附。我们在此所做的一切,联合诸越,推广农耕,布施仁政……你说,其最终会走向何方?是建立一个不同于中原礼乐、和谐共处的越人国度,还是……终究难免要回归那纷争不断的中原格局,乃至被卷入那不可阻挡的统一洪流?”
叶子恒走到扶苏身侧,与他一同眺望这壮丽的河山,沉吟片刻,方道:“公子,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列国争雄数百年,生灵涂炭,此非长久之象。公子心怀百越,仁德布于四方,此乃越人之福,亦是未来之基。”
他顿了顿,继续道,“今日之百越,经公子整合,若能成为未来大秦之一部分,其民能免于战火,其地能得开发,其文化能融入华夏,或许……并非坏事。关键在于,是以武力强征服,如楚国所企图,徒增仇恨与隔阂?还是以文化渐浸润,以利益相维系,以仁政收民心,如公子今日所践行,最终水到渠成?”
扶苏默然良久。叶子恒的话,触及了他内心深处的思虑。他知道父皇的雄心,知道秦国那架强大的战争机器正在北方轰鸣,扫平六国的脚步从未停歇。
百越,这片他倾注了心血的土地,迟早要正式面对来自秦帝国的抉择。而他,长公子扶苏的身份,如同一个无形的烙印,也终有需要直面的一天。是坚持在百越推行自己的仁政理想,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藩屏?还是顺应大势,带领百越归入大秦的版图?这其中的权衡,远非眼下的一场胜仗所能解决。
山风渐凉,吹动他的衣袂。最终,他深吸一口气,眼神恢复了平日的清明与坚定,那是一种经历思考后更加沉稳的决断。“先生所言,发人深省。未来之路,崎岖漫长。然,当务之急,是守护好眼前这方土地,让信任、追随我们的人们,能安居乐业。路,总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走下去。”
“公子明见。”
两人转身,沿着山道走下。山下,营寨的灯火已然通明,如同散落在群山之间的璀璨明珠,炊烟袅袅,夹杂着胜利后的喧闹与伤兵营的沉寂,共同在这片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勾勒出一幅复杂而崭新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