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松锦之战后,九边尽丧,局势糜烂至此。
犹如一个濒死之人,在弥留之际,要求治病良方。
关外打不过,关内也无兵遏制各路反王,偏偏还一直两线作战,按下葫芦起个瓢,王师疲于奔命。
如果说关外光靠武力能够暂时解决,但关内光靠武力是解决不了的,百姓活不下去,人人四变,杀了一个高迎祥,立马有一个李自成,杀了李自成之后,肯定还会有张自成。
关内唯有靠改革,才能暂时缓和矛盾,但是改革就需要从既得利益手中强拿出利益,均分给百姓,在这个濒死之际强行改革,这样估计大明会死的更快,况且时间不够,时机也不适合。
在李俊业眼中大明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机会,连眼前续命都是奢侈且无意义。
如果说在第一次与崇祯见面时,崇祯问自己同样的问题,他可以滔滔不绝的数千言。
但这时,他也不知道从先从哪入手为好!
李俊业一时真不知道如何回答,他想了想后,道:“陛下洪福齐天,上苍必降恩泽。”
崇祯一怔,愣了良久之后,不悦地说道:“没办法,就是没办法,无须和我打马虎眼!”
“而今关内糜烂,贼兵四起,朕欲调爱卿之兵,入关平叛如何?”
李俊业并未惊讶,他早准备了说辞,立马答道:“臣所率之足,精锐只不过一万多而已,在高丽连逢大战,损耗有半,正急需休整,此时也无力再战。”
“再者,臣之兵在高丽与建奴隔江对峙,牵制建奴大量兵力于高丽不能动弹,建奴之卒可然尽数,松锦虽胜,可其伤亡亦不小,在高丽亦连续吃几仗败仗,其势力已竭。”
“建奴损失亦大,其急于恢复实力,必滋生入塞劫掠之心。”
“建奴之所以还未发,实诚是能调之兵,都被牵制在高丽,如果贸然抽兵,必让建奴无所忌惮,纵兵南下,九边尽丧,中原为贼兵所乱,屡陷重地,王师疲于奔命,如若此时建奴能在高丽抽身,举兵入塞,中原一马平川,四战之地,胡骑忽聚忽散,行踪缥缈,驰骋其间,陛下到时如何处置。”
“这……”崇祯一噎,陷入沉思良久。
李俊业说的话,的确很有道理,明末建奴大规模入塞劫掠已是常态,尤其是在大胜之后,对方实力锐减,他会趁此机会好好的补充实力。
此时松锦虽然决战失败,但各据点守军依旧牵制了建奴大量的实力,在此期间洪承畴还组织了几次突围,不过皆以失败告终,建奴固然不敢等闲处之。
一部分兵力又被牵制在高丽,虽然明军并未打过鸭绿江去,但过了大同江后,就是鸭绿江,建奴的后方腹地大开,这让建奴也不得不投鼠忌器。
他的基本盘就这么大,两线作战,自然没有足够的兵力支持他入塞劫掠了。
建奴屡次入塞,并非是大明损失了大量人力财力这么简单,他每次入塞,都会掠夺大量的人畜,充实自己的力量,这是此消彼长的过程。
每一次建奴入塞的成功,辙意味着建奴实力会增长一次,以后只会越难越对付。
“且臣兵力损耗严重,正应休养之时,臣无力再战,建奴虽在江北囤积重兵,亦无胆渡江,所以臣认为维持现状是最好的方式。”李俊业趁热打铁。
崇祯沉思良久,这理由很合理,再说了,登莱镇就这么点人,这番收复高丽,损失必然也不小,的确需要休整,也不能逮住一支部队往死里耗,连最后的种子也要耗完,那以后可真就无兵可用了。
他们在高丽的军事存在,的确也能牵制部分的建奴军力,这也间接减轻了关外的压力。
他表情无比痛苦,思考良久之后,才悻悻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待朕和内阁商议之后,再做决定!”
见他松了口,李俊业大喜,忙拜伏道:“臣替登莱镇所有将士,感谢陛下体恤之恩!”
“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而今四处用兵,朕可等不起,朕只给你半年的时间,重新积蓄兵力,到时再听命差遣。”
而今人在京师,当务之急是要过眼前这一关,只要这一关能过,回到登州之后,什么都好说。
“臣遵旨!”李俊业想也没想,大声的一口答应。
半年,谁也不知道半年后会发生什么,只要能过这一关就好,此时他心中已经默默决定,这次来京师之后,以后再也不入京了,他也就没有这样的难题了。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李俊业还是得老老实实的过这次难关。
“爱卿无事的话,你且先回吧!朕有些乏了!”没有从李俊业这里得到满意的答案,崇祯非常的沮丧和失望,他朝李俊业摆了摆手。
“臣谢陛下隆恩!”李俊业长吁了一口气后,缓缓地从地上站起,恭恭敬敬地后退出屋,然后在内侍的带领下离开了皇宫。
路上李俊业心事重重,他对这个悲情天子很同情,但同情归同情,大明的确无药可救,别的各种封建王朝末期的问题不说。
单说他奇葩的宗室封王政策,天下养朱,宗室群体在优渥的生活中,还会几何指数级的增长,而国家财力终究是有限的。
以一国之力,为一家之利,他不亡谁亡。
大乱当大治,唯有大破大立,将一切枷锁全部粉碎之后,才能重新在这片土地获得焕然一新的重生。
李俊业坐在马车内,一直冥想,也不知道马车究竟走过多少街道,绕了多少个弯,才到自己入住的客栈门口。
回到客栈时,李俊业依旧深居简出,命令所有人都不许出门,避免滋生任何事端。
只要是在京师一日,他就在如来佛的手中,他不得不诸事谨慎,以免乐极生悲。
说是不担心是可能得,面对这位刻薄的君主,说不定转头之后,又哪里想的不对,随便找个名头,将他修理一顿,毕竟登莱镇尾大不掉,这是明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