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果然,在老太监回宫没多久,李俊业就等来了崇祯的召见。

不过时间却是在晚上,李俊业没有商量的余地,换了一身朝服之后,跟随小太监离去。

路上,李俊业悄悄地递了一块大金子到领头的小太监手中,小太监只觉手中一沉,顿时心花怒放。

这些人虽是太监,但是能混迹于御前,本身就是人精,知道李俊业肯定有所图。

他悄悄地将金锭塞入怀中,故意朝李俊业拍了拍胸脯。

李俊业轻轻问道:“公公不知陛下最近饮食可好!”

小太监摇了摇头道:“不咋样。”

“不知侯爷问此事何意?”小太监诧异地问道。

李俊业淡淡地笑了笑,“没什么?我就是随口一问。”

小太监转身之后,便意识到不对劲,一锭金子难道就为了这句没意义的话吗?

路上他一直仔细的琢磨此事,慢慢想出了门道,他问饮食肯定是想问陛下的身体精神状况,如果直接问陛下身体如何,这便是犯了大忌,但问饮食,那就不一样了。

想到这里,走在前头的小太监回头看了一眼李俊业坐的马车,顿感一股凉意。

进了皇宫之后,李俊业方才知道崇祯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召见自己,是太忙,忙的抽不出时间,只能安排到晚上。

无论是史书,还是明朝遗老遗少对崇祯的记载,绝非昏君,反而是明朝不多的勤政君主。

但勤政并不等于一定能治理好国家。

“让爱卿久等了!”

也不知道御书房进进出出了多少人后,才轮到李俊业进去,见到李俊业后,崇祯并非露出以前那样少有的笑颜,而是很平淡而客气的话!

李俊业入内三拜之后,顺着这句话,开始拍起了马屁,“陛下夙夜匪懈,实乃人君之典范,尧舜之在世!”

听到尧舜两字,崇祯突然喟然长叹,沮丧而痛苦。

“李卿抬起头来,你睁大眼睛看看朕,朕这样子难道还是尧舜吗?”崇祯看向李俊业,语气冷硬!

李俊业心一悬,暗道不好,肯定是这马屁拍的不仔细,拍到了马蹄上了,反倒弄巧成拙。

李俊业在崇祯的指示中,缓缓地抬起了头,眼前的崇祯只不过刚好三十岁,但苍老憔悴地像四十岁的一样,容貌不仅非常憔悴,人也比去年消瘦了很多。

尤其是那一双眸子,永远带着挥之不去的忧愁,让人生怜。

李俊业知道自己马屁没拍到地方,赶紧找补,而崇祯却一直在死死的盯着他,他朗声回答道:“陛下虽无尧舜之治,但有尧舜之范!”

“呵呵!尧舜之范?”崇祯冷冷嘲讽道。

李俊业赶紧低头说道:“确实如此,大明到这般地步,并非陛下一人之过,只是陛下刚好做到了这个火山口上,但陛下勤政爱民,天下之人都是能看见的,所以臣说陛下虽无尧舜之治,但有尧舜之范!”

李俊业为了找补保命,只能尽量的捡好听话说,此刻的他,心中无比的后悔,自己拍什么马屁不好,为什么要将他媲美尧舜,以至于让他如此激动。

崇祯沉默良久之后,道:“李卿,你知道朕最欣赏你那一点吗?”

“臣不知,还请陛下明示!”

见他语气稍有缓和,李俊业暗自长吁了一口气,拜服在地,并不是他真腿软,而是他不想让崇祯观察到自己任何的表情,他心虚!

臣子见君王,本就不许抬头直视君王,否则有刺王杀驾的嫌疑,这个规则反倒让李俊业能很合理的隐藏自己的表情与眼睛。

“朕最欣赏的莫过于李卿能讲真话,就凭刚才那句无尧舜之治,这一句大不敬之言,李卿知道你的人头能砍几回吗?”

“臣知罪,谢陛下恕臣该死之罪!”李俊业继续拜伏在地,尽量不让崇祯从他身上能获得什么答案。

崇祯说完之后,突然静静地起身,离开了御案后的御座,缓缓地走到李俊业的附近。

他看着李俊业,长叹一声后,轻轻说道:“你知道朕为何听到了你那声尧舜之后,如此冷漠吗?”

“臣不知!”李俊业埋着头答道。

崇祯并没有直接解释,而是慢悠悠地踱步起来,陷入了回忆中。

许久之后,他才轻轻地说道:“当初先皇临走之际,召我入宫,病床之中,托付江山,握持朕手,言;'吾弟当为尧舜‘’”

说到这里,崇祯吞声,长叹一声,凝咽道:“哎!我辜负皇兄之所托啊!”

李俊业不敢抬头,他也不知道此时崇祯眼中是否有泪,但他感觉应该有。

吾弟当为尧舜!

当李俊业听到这句话时,他也动容了。

到这里,他也明白,为什么他会这么憎恨这句君王人人爱听的马屁,大明在他治下,越来越糟,根本无力回天,现在已经进入了加速坠落中。

尧舜对于他的内心来说,这不是赞美,这是讽刺。

李俊业赶紧说道:“臣该死,但臣认为大明到如今地步,实乃懒病沉疴,非是陛下之过!”

难道崇祯在明亡一点责任都没有吗?肯定有,但李俊业为了保命,只得帮他把所有的锅都甩掉。

“你抬起头说话吧!大明到这般地步,朕心中深知是何原因,不需你替朕开脱!”

李俊业再次长吁一口气,当着崇祯的面,缓缓地站了起来,看了一眼眼前的崇祯,他虽然已经当了十几年的皇帝,其实非常年轻,只不过三十岁。

近距离站在李俊业身边,李俊业觉得和他没有多少隔阂,就像是一个兄长站在自己面前一样。

“现在开始说正事吧!”

崇祯睨了他一眼,回到了自己原来的御座上。

李俊业诚惶诚恐的等待接招。

崇祯回到御座之上,不怒自威,君臣之间的隔阂,瞬间又再次出现。

“你且说说,目前的时局应对方法,到底有何良策!”崇祯突然问道。

李俊业闭目冥思起来,站在朝廷的角度上,一时他也没什么应对的方法,大明懒病沉疴,已经到了王朝末期,其他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大明一一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