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皇帝看向闵珩,问道:“你看这次派谁去赈灾合适?”

“问我?”

闵珩淡淡看了皇帝一眼,带着三分冷漠两分嫌弃。

“既是你好儿子惹得祸,自然他去善后,总不能每次都指望别人为他擦屁股。”

他的眼神里写满“这都是你做的孽”。

皇帝气得差点心梗,却无言以对。

这不孝子虽然无礼,却也没说错。

只恨那个儿子不争气。

皇帝绷着脸,瞪着闵珩,眼中冒着火星子。

闵珩不带怕的,反瞪回去。

父子俩跟两只斗鸡似的。

要不是此时笑出来不合时宜,晁冷真会笑出来。

唉,自家男票,确实有点恃宠而骄了。

皇帝是个好皇帝,活得有些憋屈了。

她开口打断,“好了,好了,说正事。”

灾情当前,晁冷知道闵珩刚才的话纯属气话,为灾区的百姓考虑,这事无论如何不能让太子去善后。

那人太不靠谱,在座的三人谁都不相信他能干好。

也不相信那些钱粮真能用到赈灾上。

若是派他去,后果无法预料。

见她开口,二人自然借坡下驴。

皇帝心里很清楚,牵涉数十万户百姓,属特大灾情,一个处理不好,必然让百姓对朝廷失去信心。

去赈灾的人必须靠谱,能办实事,且身份要足够镇得住。

最好的人选,就是皇子们。

排除太子,只能在皇子中选一个。

可皇子中,三皇子安王残疾,五皇子年纪小还当不起事情。

能用的也就二皇子汉王和眼前这个不孝子。

二皇子的能力皇帝也不甚认可,至于眼前这个不孝子,目前也负责发改司,分身乏术。

真是人到用时方恨少。

实在不行,退而求其次,左右仆射派出去一个。

不过最优解,还是派闵珩出去最好,毕竟苍南赈灾他就做的非常好。

片刻之间,人选在他心里过了几遍。

跟皇帝一样,晁冷和闵珩也各自在心中把人选过了一遍。

两人对视一眼,都认为这事,只有他俩去才靠谱。

不是他俩自大,而是洪灾对自然环境、人类及农作物和牲畜产生的破坏程度,远大于旱灾,。

且洪灾带来的次生灾害,也比旱灾更严重,更深远。

赈灾要考虑的方方面面也更多。

想要挑起这个担子,负担可不小。

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出纰漏。

若是有心人,在过程中动点手脚心思,还不知会出什么事。

所以,从心理上,晁冷不愿意去赈灾。

可是一想到在灾区挣扎的老百姓,她又无法漠视。

“此次赈灾,事关重大,恐怕比苍南更为艰难……”晁冷斟酌说道,“钱粮要到位不说,赈灾的人选非常关键,另外,洪灾过后的重建,老百姓的安置,庄稼的种植,以及防疫……,无一不重要。”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一点在洪灾后尤其明显。

一些人和动物的尸体浸泡在水中,细菌与病毒随着水流传播,极其容易引发瘟疫。

另外灾后重建,十余县,二十万户,被冲垮的房屋要重建,也是一大工程。

还有,被洪水冲过的土地,淤泥沉淀,田地至少一年不能正常产出,会影响后续的民生保障。

总之,要想做好以上这些,花费的人力物力,简直不可估量。

皇帝轻叹一声,他何尝不知。

“你和珩王,可去赈灾?”他看向二人。

晁冷看一眼闵珩,闵珩在沉默中。

在他的立场,作为一个皇子,无论为国为民,这事他都推辞不得。

也只有她能说几句了,“自然可以,不过……”

晁冷顿了一下,“不过,赈灾这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搞定的,发改司目前也忙得很,短时间离开可以,长时间不行。”

“再说了,陛下总不能永远指望臣和珩王两人吧?不然朝廷还养其他人做什么?”

朝廷没有她,难道就不行了吗?

皇帝被她问得沉默,晁冷继续道:“人才是培养出来的,陛下这次再挑些靠谱的官员,由我和珩王带带他们,以后再有此类事情,就能得心应手了,这是长远之计。”

她说得有道理,皇帝没有理由不支持。

他也希望,有朝一日,朝臣面对灾害,能处理的游刃有余。

皇帝道:“先回去想想吧,该提前调动安排的,安排起来。”

两人点头,想想灾民可能还在洪水中漂流,确实耽搁不得。

出宫回到陈府,在门口遇到了管家。

管家告诉她,刚才皇后大张旗鼓送来一些赏赐,郑府也送了不少谢礼来,弄得四邻皆知。

“相信明天就会满城皆知。”管家说道。

晁冷点头,皇后和郑家的用意,她心知肚明。

“对了公子,郑府还给你送了帖子。”陈管家道。

晁冷挑眉,“什么帖子?”

“是郑府宴客的请帖,贺太尉醒来。”

郑府这是要高调宴客?晁冷勾了勾嘴角,真巧呢。

“别的府邸也请了吧?”

管家不明白她为何笑,仍然恭敬回道:“京城内权贵都请了。”

晁冷笑容更深了。

只怕明天洪灾的消息出来,郑家也要心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