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念报纸,加上皇帝发弹幕。
散朝比平常晚了一个时辰。
朝臣涌出宣政殿,晁冷也跟着快步往外走。
到了殿外,下了丹陛,才放缓脚步,准备等闵珩一起。
这时,有个穿紫服的太监过来。
在她面前停下,笑着行礼。
晁冷见过这人,是皇后身边的管事太监汪德海。
“娘娘感念小侯爷治好了太尉,特召小侯爷去凤宁宫觐见,特意让奴婢来给侯爷引路。”
汪德海口称小侯爷,态度极好。
平常他并不是这样谦恭有礼的人,主要是目前晁冷如日中天,皇帝这边的宠臣,郑石那边的救命恩人,无论哪种,明面上他都必须敬着。
“公公不必客气。”
晁冷背负双手,面上带着笑,婉言拒绝,“治病救人乃医者本心,娘娘的好意我心领了,凤宁宫我就不过去了。”
她可没糊涂。
后宫不能干政,皇后召见外臣本就不合礼数。
虽然,皇后借着她治好郑石这个理由,情理上勉强说的过去。
可是没有皇帝的旨意,她若是去了后宫,万一有个什么事情,说都说不清。
若要真心赏赐她,完全可以派人把赏赐送到陈府去,而不是召她去凤宁宫觐见。
皇后此举,只怕又没憋什么好p。
甭管他们憋什么坏,只要她不接招,他们就拿她没办法。
除非来硬的。
那就更好了,她可以毫无负担地反击。
汪德海显然没想到她会拒绝,面色一僵。
他身为凤宁宫的管事大太监,放下身份亲自来引路,诚意满满,竟然还被拒绝了。
太不识抬举了,心中腹诽,脸上强自堆起笑容道:“娘娘可是为侯爷准备了许多赏赐,还请侯爷前去领受吧。”
汪德海尽力游说,这时闵珩从丹陛上走下来,几步来到晁冷身边。
他淡淡扫了汪德海一眼,无视他的行礼,直接对晁冷说道:“你不是还有事要处理么,怎么还不走。”
“公公,在下还有急事要处理,就先走了。”晁冷跟汪德海告辞。
有闵珩在,汪德海知道人是请不去了,无奈看两人离去。
“他找你何事?”两人走到没人的地方,闵珩停下脚步,问道。
晁冷嗤笑一声,“皇后召我去凤宁宫……”
闵珩冷哼,“这次她回郑家,不知密谋了什么,你以后当心些。”
晁冷嗯了一声,让他放心。
“你先回去吧,我去御书房。”闵珩道。
“怎么,陛下又让你去批奏折?”
最近皇帝每天花一些时间跳广场舞,时间就有些不够用,动不动就把闵珩喊去帮他批奏折。
“嗯。”闵珩说道,“估计午时回来。”
“好。”
两人暂别,晁冷回了发改司。
闵珩果然午时回来了,两人一起吃了中饭。
午休过后继续忙碌,不知不觉忙到下午。
晁冷看了看时间,都四点了。
别的高阶官员基本下午两点下衙,而她常常加班。
真社畜一枚。
起身去闵珩的办公室,发现他也没提早走。
为了创收,他最近负责创办工厂,各地的资料都要研讨,也忙得很。
“不早了,下班吧。”晁冷道。
“好。”闵珩应了一声,开始整理办公桌。
出了发改司,还没上马车,就有人追了过来。
是宫里的内侍。
来人脚步匆匆,“王爷,侯爷,留步!”
内侍疾步走到二人身前,弓腰行礼,“王爷,侯爷,陛下有事召见。”
这么晚了还召见,这是又发生什么事了?
两人对视一眼,跟着内侍去了宫内。
一路来到承明殿。
御书房里,皇帝坐在龙案后,满面怒容。
晁冷看向曹季,曹季微微摇了摇头。
“陛下这是怎么了?”晁冷问道。
皇帝抬眼看了二人一眼,拿起一个奏折扔了过来,“看看吧。”
晁冷打开奏折一看,不由皱起了眉头。
同时又松了口气,本来还以为自己哪里惹皇帝生气了,原来不是。
她转手把奏折递给闵珩,闵珩看罢,眉头也皱了起来。
奏折上写的是卫州的辉县,大河重大决口,发生特大水灾,洪水泛滥数百里,涉及十余县数十万户受灾。
晁冷真的很惊讶,同时也感叹皇帝真够倒霉的。
天灾人祸没有一年能安宁的。
辉县本身洪水频发地段,在先帝时期和前朝都发过洪水,是朝廷治水的重中之重。
皇帝生气的不是大河决堤,而是辉县在前年才发过洪水,朝廷花费大量人力物力重新修固过河堤。
这才隔了一年,又决堤了……
两次决堤,有史以来时间间隔最短。
几十万银子就跟白扔了似的。
晁冷有些诧异,随口说道:“怕不是豆腐渣工程吧?修固河堤的钱怕不是被贪污了吧?”
她看了闵珩一眼,问道:“当初是谁负责的?”
闵珩摇了摇头,“本王不知,那时本王在西北戍边。”
尽管他这样说,晁冷却觉得他其实是知道的,只是不想说出来。
晁冷看向皇帝,“陛下知道的吧?这工程肯定偷工减料了。”
不然不可能几十万银子修的河堤,说决就决了。
皇帝听她这么说,似乎更气了,胸口起伏,呼哧呼哧直喘。
“诶,诶,别激动,别激动……”晁冷站起身,抬手下压,示意皇帝平息怒火。
曹季动了动身体,小声道:“这事当初是太子负责的。”
晁冷:……好吧,那百分百确定了,豆腐渣工程。
怪不得皇帝气成这样。
也怪不得闵珩说不知道。
晁冷赞许地看他一眼,他此时说不知道,绝对比说知道要好。
聪明人就是招人稀罕。
“陛下,当务之急,是解决问题,老百姓还等着救灾呢。”
皇帝深吸一口气,努力平静下来。
“你俩有什么建议?”
晁冷想了想,回道:“水灾与旱灾不同,但也有很多共通的地方,我以前写的【救灾活命书】,大部分流程套用,至于其它细节,我再仔细考虑考虑。”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今晚我们都好好思考一番,明早朝会,陛下再号召朝臣集思广益,赈灾之事,还需群策群力。”
听她说的中肯,皇帝点点头,看向闵珩,问道:“你看这次派谁去赈灾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