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重返1987 > 第118章 大会乌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8章 大会乌龙

“这么大阵仗?让你早点来,你看,咱们来晚了吧!”

老支书瞧着眼前的人山人海,足足几百人。

他没怎么参加过这么大排场的表彰会,眼下是头一回,可就是这头一回,还迟到了。

“迟到就迟到,没什么大不了的?”

李前程显得漫不经心。

“朽木,你小子就是一块朽木!一点荣誉感都没有,这思想可要不得!得加强!”

老支书恨铁不成钢,一马当先,朝着人群中奋勇挤去,可是收效甚微。

“来了,来了!”

此时,台上的王国安瞧见了正主,提高嗓门,朝着台下的众人喊道:“大家让一让!李前程同志来了!”

嘈杂的室内安静了片刻。

众人回头,顺着王国安的视线去看,瞧见了一老一少。

那老人约莫六十来岁,穿着一身白的晃眼的衬衫,下身一条黑色的西裤,脸上还涂着腮红。

众人并不认识李前程,见这老头的一身行头很是对味儿,像是来领奖的,于是纷纷围了上去。

一名电台记者,一溜小跑,招呼摄影师,“快,快跟上!”

“李前程同志,我是县城电视台的记者,615人口拐卖大案,听说是您提供的破案线索,请问您是怎么发现那些人口贩子的?”

“李前程同志,我是县城广播之声的记者,我想就您的事迹,做一次好人好事的专访……”

“李前程同志,我是北峰日报的记者,615大案中,全县公安倾巢出动,不仅调动了武装部,甚至还有从市里边赶过来的刑侦专家,可就是死活破不了案。这个时候是您挺身而出,提供了重要线索。关于这一点,您有什么想谈的么?”

好几台闪光灯,把吴支书晃得有些头晕,他用手遮了遮眼。

被这么多人围着采访,一时间又激动,又紧张,“那个……我,我是李,李家村的支书……我……”

一名女记者将话筒递到他的嘴边,微微一笑,“老同志,没想到您还是村支书?您别紧张。慢慢讲,不着急。”

见到被围的密不透风老支书,和他那一脸的手足无措,李前程不厚道的笑了。

“你们认错人了,这个才是李前程!”

王国安扯着嗓门喊了一句,招手示意李前程赶紧过来。

见认错了人,众人一阵尴尬,纷纷退开,又围住了正主。

吴支书见面前的女记者把话题挪开,他有些失落,拦了拦,“我是李家村的支书,我能讲两句不?”

女记者有些不耐烦,“提供重要线索的是李前程,你是李前程不?”

老支书摇头,“不是,但我……”

“你不是,那你讲什么?浪费我的时间。”

女记者懒得陪这老头折腾,加入了围堵李前程的队伍。

此时。

人群中。

“噗通”两声。

一对男女跪在了李前程的跟前,痛哭流涕,“李前程同志,感谢你救了我儿子,咱家就这一个宝贝疙瘩,还指望着他传宗接代。他要是没了,我和我老婆真的就活不下去了!”

男人说罢,从身后拽出来一个胖嘟嘟的小男孩。

“柱子,这位先生是你的救命恩人,对咱家有大恩,快叫干爹!”

小男孩四五岁的模样,一张婴儿肥的脸上,还带着一条鼻涕。

他懵懵懂懂地一把跪下,瓮声瓮气地叫道:“干爹!”

这声干爹把李前程给吓了一跳,赶紧把小孩和那对夫妇给搀扶了起来,“使不得!快起来!我做的事情微不足道,不必放在心上。”

他自己还没孩子呢,这就多出来一个干儿子?

非亲非故,这哪儿受得了?

好歹也是见过了大场面的人,李前程没有丝毫的拘谨和不适,他环视一圈,开口道:“其实我也没干什么,只不过是机缘巧合,得到了一点人口贩子的藏匿地线索,然后就提供给了公安局。

这种事情是每一个正常人都会做的举动。算不上什么见义勇为。希望大家不要过度关注。”

瞧着邢忠不耐烦地朝着这边走了过来,李前程微微一笑,“麻烦大家让一让。领导还等着开会呢。采访的事情,等会结束了,再来也不迟。”

听他这么说,众人让开了一条通道。可还是有些小报记者,不死心地围着他不肯走。

“让让!”

邢忠可一点也没打算给这些小报记者好脸色看,直接将他们推开,带着李前程走向会台。

他边走边抱怨,“最烦这些小报记者了!一帮急功近利的家伙!说的话,写的字,都他妈胡编乱造,纯粹是为了博取公众的关注!一点新闻从业者的责任感都没有!”

李前程笑了笑。

对于这一点,他感同身受,无论是当下的八十年代,还是后世,总有这么一批为了利益,信口开河,哗众取宠的人。

后世的他,没少被这些小报记者嚯嚯。

“老弟,你怎么现在才来。”

邢忠稍微抱怨了一句。

“王队不是说,八点半么?现在是八点半啊。”

“说是八点半,但开会嘛,总得提前个十几分钟……算了,也不是什么大事。迟一点就迟一点吧,赶紧就坐,领导都等着呢。你的位置在台上,瞧见没,那边专门给你留了一个空座。”

邢忠说罢,扭头看了一眼牢牢跟在身后的老支书,他打量了对方一眼,“同志,您是?”

吴支书嘿嘿一笑,显得有一点点局促,“你好,我是红旗公社,李家村的村支书。吴强。”

邢忠“哦”了一声,看向李前程,“跟着你来的?”

后者还没说话,就被老支书一阵抢白,“对,我跟着他来的。李前程同志,太年轻,经历阅历都比较少,没见过什么大阵仗。我作为村里的支书,见多识广,阅历和经验都有。

怕他说错话,所以跟着来,给他做做指引。”

他说的一本正经,完全忘了就在几分钟之前,自己被一队记者围住,因为紧张,甚至说出不一句完成的话来。

刚才这老头的局促,台上的邢忠都看在眼里。

眼下见这老头这么能吹牛,他嘴角忍不住抽了抽,“吴支书是吧?行,跟着来就跟着来吧。台上可没你的位子,你自己在台下找个地儿站着吧。”

说罢,没在理会老支书,领着李前程上了台。

见人到齐。

台上一排座位上的一人清了清嗓子,对着桌上的扩音器开口道:“也差不多到点了,既然人齐了,那本次针对615人口拐卖案件的表彰大会就正式开始。我是县委常委,政法高官郭宏恩,大会开始前,我先讲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