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日上三竿,杨元奇醒来舒服的升了个懒腰。

李清照正在窗台看着外面的风景,听到动静转过头来:“你醒了。”

杨元奇哎哟:“这太阳都上来了啊。哎哟,昨天喝得有点多,宗老哥和李大人呢,我过去看下。”

李清照道:“这都什么时辰了,他们回开封了呢。”

杨元奇说:“啊,有点失礼。你怎么起来了?”昨天酒不烈,喝得虽多却也不晚。奈何晚间杨元奇缠住李清照不罢休,折腾半宿起来就晚。

李清照道:“清晨醒来有点想家,睡不着干脆就起来了,也不知道杨李最近有没有听话。”以前在盐定路,杨李和她有时候在两地,她也不觉得有多思念,那不过是因为路程太近,真要思念太甚还能直接过去,现在这一别天南海北都快半年。

杨元奇说:“再兴和安娘过几天出发,你一起回去?”

李清照想了想摇头:“那不行,林黛姐姐不是很方便,只有我能看顾你呢。”杨李身边不会缺人,甚至她不在身边,杨李会被照顾的更周到。只有她这个毛手毛脚的母亲在身边,他才没那么安全。

杨元奇“……”

李清照继续道“我这要回去,姐姐们不说,婶子都会不高兴吧。”

杨元奇“感情不是因为我啊!”

李清照过来亲了亲他“反过来你不在身边,那才更难熬。不过我们得想办法早点回去了,姐姐她们也难熬吧。”

杨元奇点头,他从杭州回到开封差不多两个月,官家气该顺了吧。

杨元奇问:“你林姐姐呢?”

李清照说:“林道长和宗老哥他们去开封了。他对道法这么感兴趣了?说去趟上清宫找刘仙师。”

杨元奇一叹,刘混康上次从皇宫回来,身体更是每况愈下。

……

杨元奇和李清照出去院子走到校场,杨再兴刚好和杨元存练完下来,安娘正帮着杨再兴打理衣服,杨元存在旁边羡慕的说:“还是哥哥嫂子琴瑟和谐。”这似乎是杨家的一种习惯,杨元存旁边有丫头打理,杨再兴旁边也有丫头,不过是在帮安娘打下手。

李清照咯咯笑:“要不,我帮你相一个?”

杨元存涨红了脸。

安娘嗔道:“再过两年吧。”这个在杨家有说法,张小娘一直认为男子和女子初次房事应该在十八岁后,最好二十。事实上,杨家这些人房事最早的还是李清照,她那时候刚满十九。私密点,杨元奇在李清照身上不再顾忌彻底放肆还是她生孩子之后。

杨再兴说:“相中了也要时间,现在倒是可以。”

安娘道:“不让他自己看看?”

杨再兴“……”这个临安杨家不一定同意。临安杨家对杨再兴和杨垣莉的亲事都非常满意,他们认为那就是陈氏做主相中的,怎么可能到了杨元存就让他自行得意。

安娘微笑,要是杨元存去到定边,那随他自己去,定边有的是办法告诉临安是长辈做主的,但要是在开封这事说不准,安娘可不敢现在多言,别让杨元存真多了心思四处寻花问柳。

杨再兴说:“二哥,我想后天出发。”(一直不想用二哥这个词,定边杨家也算独立一家,毕竟这一辈杨元忠年纪最大,又觉得现在各家关系,论长幼还是得几家一起算上。突然一想,唐最大那个大佬不也是李二么!)

杨元奇知道他们离开在即,却也没想这么快。不过左右也就多留几天,只得回道:“你们明天去开封叔叔婶婶那里辞行。”

安娘道:“嗯,下午我们就过去,在那里住一个晚上。”

杨再兴和安娘有个儿子,一起回了临安,却是没带着到开封,上次和杨垣莉他们提前带回了定边。他们也是归心似箭!

杨元存说“啊!你们两个都去定边啊。”脸色垮了下来。

杨再兴这时候很有哥哥的样:“这有什么伤心的,我比你小的时候还独自去定边呢。你已有九品官职,好好把差使办好。”

安娘帮着小弟弟了:“那是什么时候,那时候杨家什么模样?!总不至于让弟弟们把你们两个的路再走一遍?就算再走前面你们不是也踩平了些嘛!”家族壮大就是如此,每个家族都是这样,这也是为什么太多家族越到后面越走不动,路太平,后来人少了经历。

杨再兴说:“总之,要是奇哥北上,这里只有你。你记好,别人如何我不管,你是杨家儿郎,杨家军所有规矩但凡你有懈怠,你就回临安守着老宅子不要出来了。”

杨元存赶紧点头,对这个不苟言笑的亲大哥他还是敬畏。

安娘:“好了好了!二哥还在这里呢,要你摆架子!”

杨元奇这时候没搭腔安娘,正了正神色:“元存,你哥哥说得对,其实哪怕你现在什么都不干,杨家也会保你衣食无忧。一旦你入了军伍就要以杨家军为基,你要是触犯军规,那都不是你想走就能走,离开前都得先把责任承担掉,你伯父都不会保你!”

李清照和安娘这时候不再言语,杨元存郑重应:“诺!”

杨元奇话虽如此,那只是该说时候要说。他们这一辈实际无需过于忧心,这是杨家崛起的参与者,都有过苦日子,最小的男孩杨元存也有过往的记忆,大家砥砺前行。长远来说,真正有所虑的是下一辈,不管怎么注意,他们的下一辈一出生“锦衣玉食”。这个词不是指吃喝用度,而是下一辈的出身就是不同,他们可能生来就象征权利,当然也意味着责任,权责本就是一体的。

有时候,世界没有公平可言;有时候,世界又很公平!

(另:很多人问及是否史实,比如关于宗泽和李纲的交情。这不过是本小说,为了剧情,把很多后面有交集的人放在一起。至于史书中的人在小说里的关系和交往,有实有虚,何必深究!最前面篇章一些朝堂大事,因为杨元奇够不着,相对,只是相对小说后半部分,更贴合历史。至于杨家崛起后,不会太过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