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青竹斗志昂扬,如同打了胜仗的骄傲的大公鸡,昂首阔步出门而去。

“走错了,走另一边!”安王在她身后喊着。

青竹头也不回,又朝另一个方向走去,脸上的尬色反正也没人看见。

安王见李青竹终于走远,慢慢消失不见,再也憋不住,大笑了起来。

还真是有趣!

不过,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因为李铁山只扛了一麻袋的种子过来。

合着这丫头就是用一麻袋辣椒籽和一个种地的老头,就换他一百亩地的收益呢。

他觉得,自己才是被坑的那一个。

李铁山,活到一大把年纪了,才知道自己居然这么抢手,连皇子都要请他做事呢。当然,这一切都亏了自己的亲闺女。

自觉亏大了的安王也不理会李铁山,只让管家带着他去京城近郊的一块地去种。

李铁山自然不会觉得一个王爷对他冷淡有什么不对,此生能见王爷一面,已经是祖上积德。

其实,这种辣椒和种其他庄稼没什么不同的,只不过辣椒是新鲜又金贵的东西,百姓不敢也没有条件买种子尝试。都是撒种浇水捉虫子而已。而且,很多细节方面,还是青竹告诉他的。

李铁山像个陀螺一样,在青竹买的田地和安王的田地里两边跑,他觉得自己每天日理万机,比皇帝还忙,还踏实。

青竹给李氏写了信回去,告知她李铁山这边走不开,并且建议李氏可以带着两个孩子来京城待段时间。

青柏很快给妹妹回了信,说是李氏故土难离,就不来京城了,还是在老家待着就好。

确实,古人都恋家。但是最主要的问题,可能是发怵远行,因为交通太落后,从家到京城可能要耽误十几天的时间在路上。这就打消了很多人出门的念头,李氏就是如此。

青竹也不多劝,只是有些挂念小草。

时间过得也快,一晃就到了四月份!陈有福的信再一次到了青竹手上!

他说自己这边的队伍已经分批撤离,北疆也只会留下原来的部队驻守!他已经看到了回京的希望!

天气暖和起来,青竹也决定接小草来京城!

她可以把小草带到身边,但是依然需要专门请人看孩子才行!她毕竟也算是个上班族,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带着小草在身边!

当然,李氏能来看孩子是最好了,但是李小环快到预产期,秀秀也需要人照顾,制衣坊也需要她时不时的盯着,李氏是脱不开身的!

青竹便打算请个看孩子的人!

找人,当然还是去牙行了!

牙行不光是卖人,还相当于一个中介,可以签用工契约,也就是招聘!

青竹去了牙行,经过一番挑选,干脆直接请了两个婆子!一个负责照顾孩子吃喝拉撒,一个负责洗衣做饭做家务!

熊大熊二两个大男人,洗衣服笨拙,经常洗不干净,都是将就着穿!

其他女孩子为了避嫌,也不可能给他们洗衣服,青竹干脆请了婆子来做,除了做中饭晚饭和简单家务外,还负责洗熊大熊二和青竹的衣物!

看孩子跟做家务都不轻松,青竹给她们各开了二两银子一个月的工钱!

这两人之前也在其他大户人家做过,一般工钱也就一两半银子一个月,现在青竹每个月多给她们五百文,也是希望她们恪尽职守,把工作做好!

两人也都感恩戴德,纷纷发誓不会辜负青竹的厚待!

熊二是赶着马车带着请来看孩子的婆子回老家接的小草!青竹念她一路来回奔波,着实不容易,还多给她一两银子的辛苦费!

李氏现在要照顾两个孩子,还要照顾怀孕的李小环,也正忙得不可开交。

虽然心疼女儿未婚先有孩子,却也顾不得许多。见熊二还带了看孩子的妇人过来,也知道女儿是下了决心把小草接走。

她也不再反对,收拾了小草的几身衣服,就让熊二给接走了。

小草听到熊二要接她走,居然不哭不闹,一脸向往。李氏只觉得自己算是白伺候这个孩子了。

熊二把小草带到青竹面前的时候,小草从马车上一下来,小短腿就噔噔的跑了起来,直接扑到青竹跟前,抱住她的腿,喊道:“娘!”

青竹开心极了,弯下腰,把小草抱了起来,亲了亲她的小脸蛋。

这可是自己两世以来第一个孩子。

“张婶,熊二,路上辛苦了,你们先进去歇会吧!王婶马上就做好饭了。”青竹对着熊二和张婆子说道。

张婶,就是青竹请来专门看孩子的婆子。王婶,则是洗衣做饭的婆子。

张婶嘴上说着不辛苦,还做出要接过孩子的动作,不料小草却紧紧搂着青竹的脖子,不肯撒手。

青竹便笑道:“张婶,你先休息一下,吃过饭先回家吧。后天再过来,这一路辛苦都没好好休息。”

张婆子谢过青竹体谅,慈祥的说道:“这孩子跟你亲,是你们之间有缘分。姑娘,你是好心人,会有好报的。”

青竹拍拍小草红扑扑的脸蛋,冲张婆子笑了笑:“借张婶吉言!”

两个婆子只负责白天的工作,晚上都是各自回家。因此,晚上带孩子的任务,还是要青竹自己来做。

一岁半的小草,非常乖巧懂事听话,夜里睡的很香,没有像李氏说秀秀那样,大半夜不睡觉,半夜醒了又要哭闹。

小草半夜偶尔会醒来一次,小便完了继续睡。青竹带孩子非常省心。

青竹没有像当前的人一样,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老观念。

她认为,女孩子也要读书识字才行,因此,她开始买一些幼儿启蒙的书籍。

找了不少书店,都是一些学子用的书,根本就没有专门的幼儿启蒙故事类。青竹拿了本前世比较受人推崇的国学教材“三字经”。

就算是最简单的三字经,对一个一岁半的孩子来说,都有些过于晦涩难懂了。

青竹不要求小草死记硬背,而是自己读给她听,让小草感受一下其中的韵律便可。

偶尔,她也会绘声绘色表情夸张的讲一些小故事,这时候小草就非常的专注兴奋,这大大激发了青竹的表现欲。

青竹觉得,孩子就是一张白纸,她愿意在上面画出五彩缤纷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