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在青竹生意做得热火朝天,青柏的新房接近收尾阶段的时候,官府一则征兵官文下发到了各个村长手里。

北疆叛乱,敌国来袭,魏国危难在即,举国征兵抗敌。

因为是北疆叛乱,征兵便从北方五省开始,就近征兵备战。

每个村子每家每户,只要家里有十六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两人,便要征取一人。

身有功名者不征,家中有服徭役者可以免征一人。病重者不必应征但每人要交十两银子才免征。

青竹算是松了口气,还好,自己父亲去服徭役了,哥哥虽然到了年龄,也在免征之列。

父亲去服徭役,虽然辛苦也危险,但是比起真刀真枪的打仗,还是安全多了。

大房也松了口气,老爷子李大壮快六十岁了,自己儿子才十二岁,都不在征兵年龄之中。

中间就一个快四十岁的李金山,因为没有两个附和年龄的名额,也免去了应征。

只有二房,李青枫正好过了十六岁,而李银山也在四十岁以下。

父子两人都在征兵年龄之列,有两个附和的就需要征取一人。

宋娟觉得今年太倒霉了。眼看着三房挣了这么多银子,早就红了眼。

现在征兵了,大房三房都免去了应征,只有自己这一房,必须要出人了。

儿子和相公,她谁都不想让去。

青枫是独子,李银山也舍不得儿子去打仗,九死一生,万一儿子没了,自己就绝了后,就算自己活着,又有什么用?便决定自己去应征。

宋娟乱出主意,道:“要不你装病吧,咱去借银子,你和青枫两个人,借二十两银子先过了这个坎再说。”

李银山愁眉苦脸的说道:“去哪里借银子?二十两银子,咱村里谁能不眨眼的拿出来借给咱?再说,万一被发现装病,咱一家人都要受牢狱之灾。罢了,还是我去应征吧,你和儿子安安稳稳的,比什么都强。”

宋娟早就想好了去青竹那里借。

确实,除了青竹,她不知道还能跟谁去借了。谁还有这个能力,能眼眨都不眨的拿出来二十两银子?

宋娟非常的不甘心,就算是借到了,证明青竹真有这么多银子,她会更加的不甘心。

嫉妒,根本不需要有什么深仇大恨,只需要你过的比我好就可以了。我就可以不需要理由的嫉妒你了。

宋娟单纯的认为只要李银山装病装的像一点,交上二十两银子就能逃过去兵役了。

丝毫不觉得二十两银子的债有什么需要担心的。她就没打算还。

宋娟跟青竹开口的时候,青竹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只让宋娟问问村长可行不可行。

如果每个人都用这样的借口逃脱兵役,朝廷怎么还会有可用之人?

九死一生的事情,就算是砸锅卖铁全身是债,也都是能逃就逃了。

肯定没有那么简单的事情。

宋娟却以为青竹故意不借给她,故意让自己二伯去应征。

她以为青竹是在报复自己,对青竹恨意更加深了。

第二天,青竹便听到,有一个村子里,有人装病交银子逃脱兵役,被眼红的同村之人举报,拉到官府打残了。

另外一个符合条件的家人则照样被拉去服役了。二十两银子也被没收作为惩罚。

一家人应征的应征,残疾的残疾,还多了二十两银子的外债。

在应征前的最后一天,家家户户都是哭声一片。

人生最难过的莫过于生离死别。

大部分人都是面对死别的结局,而自己却是生离。

穿越而来,和自己前世亲生父母生离。

还好,父母那边也有一个跟她一样的女儿。

想到这,那淡淡的愁绪总算消散了一些。

这时候,陈有福过来了。

青竹有种说不出的开心。

但是陈有福接下来的话,让青竹有种被雷劈的感觉。

“我要应征了,你以后要好好保重。”

陈有福只说了一句话。

他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只觉得放心不下,却不知道要以什么身份来告别。

眼看着青竹一点一点的变化,他确实觉得自己越来越配不上她了。

他只想着趁乱世,建功立业,以便有资格站在她的身边,陪伴她,保护她。

陈宝良和陈有福都在应征之列,本来陈宝良要找关系免除应征。

凭他的能力,多出些银子,也不是很难办的事情。

可陈有福,却拒绝了亲爹的好意。去了报名处报名了。

先斩后奏,陈宝良都来不及阻止。

陈有福的娘,刘芳芳,眼睛都快哭瞎了。

他们都不知道,陈有福为什么要去白白送死。

这是自己的独子,这让他们老两口,以后可怎么活?

青竹现在也体会到了死别的痛苦。

明明两人之间没什么,为什么会这么难过?

往日陈有福死缠烂打的画面在青竹脑子里一遍遍的闪过:

陈有福的讨好,陈有福幼稚的情诗,陈有福对自己家人的热心。。。

原来,自己不是没有感觉,只是找各种理由忽略掉了。

现在面对分别,一串串的泪珠,不自觉的夺眶而出。

陈有福看到泪流满面的青竹,一时竟然不知所措。

笨拙的用袖子擦着青竹脸上的泪水,擦不干的泪水。

早知道会让青竹这么难过,也许就不会一时冲动参了军。

陈有福知道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在科举上根本就没有可能走得更远。

原本是打算混个秀才功名就功德圆满了,以后只剩下混日子了。

但是他,遇到了青竹。

一个胖胖的却让人觉得弱小的小姑娘,已经凭自己的努力,让家人过上了温饱的日子。

自己一个要撑起一个家的男人,怎么能这么弱呢?

也许自己还是会走这条路吧。

战争对于百姓来说,无疑是残酷的。

但是,对有一些人,却是百年难得一遇的机会。

陈有福不知道自己这一去,是有去无回,还是荣归故里。

“你要保护好自己,不要受伤,不要不要命的往前冲,你爹娘都盼着你回来呢。”

青竹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该嘱咐些什么。

“要记得写信报平安。”青竹又加了一句。

“嗯,我会的。我走了。”

陈有福也没有表白自己的心意,都到了这个时候,有没有未来都很难说,何必再多说些什么让青竹为难呢?

余晖下,陈有福的影子被拉的细长,慢慢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