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乖乖田舍郎 > 第一百一十章 修建学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招待客人自是不能小气,一应山珍海味齐齐上阵。

主客尽欢之余,已是戌时末。

解语碟与憨货的被褥从二院搬到了后院,安置在紧挨婶婶隔壁屋。

“你休息吧,明早我们在学堂见。”大家把新朋友送到房间后,书生起身告辞。

“我一点都不困。”憨货唱对台戏,也不对,他没有心思与谁唱对台戏,只是表达他最为实在的想法而已。

“小绿,取文房四宝来,趁着酒兴,我们各临一篇文章吧。”咦~帅哥这话吓了碟一跳,他的字可是真不能见人啊。

“咳咳,俺有点头晕,恐怕有点喝多了。明天再说吧;憨货,还不想睡吗!”这可不是听他意见,语气相当的笃实,意思也相当之明显——睡觉去。

“哦哦!”

刚欲起身,一位婆子在门外问:“小郎君,榻板要现在搬进来吗?”

“等会儿吧。”

别人家事,与俺们无关,走也。

咳咳,这是?

书生看出蝶哥儿困惑,乃道:“这是夜晚侍女们睡觉的地方。”

哇呜,晓得了,大户人家的少爷是需要伺候滴。

哎呀呀,腐败呀,真腐败呀~~~~嗯嗯,什么时候也给婶婶提提意见,俺与憨货也要服侍呀!

心里几朵浪花泛起,猛然间改变了想法。

就说嘛,哪有人不向往舒适又酥心的生活呀!

一夜辗转反侧,脑海里全是各种腐败项目。

隔天。

嗯嗯,这想法应当早早抛于脑后,实在是要不得。

院坝只有固定三人洗漱,叔加憨货,还有一位一脸挣扎的小神仙。

人家二郎在卧室就以让侍女们归置的妥妥当当,俺们怎么要一大早出来吸寒气呢。

魔念丛生呀!

洗漱罢,饭厅也没见人,这是?

哇呀呀,不会连早饭也要在卧室享用吧。

思绪还没停下,一群人簇拥着三姑娘一家来到饭厅,还好,没有全在卧室解决。

“哼,胆小鬼。”女子是真不好捉摸。

解语碟假装没看见也没听见,呆呆的望着桌上那一双木质筷子。

“小郎君,这是你最爱吃的羊肉包子哦。”突如其来的话语惊醒了打盹儿之人。

“哦哦,放下吧,你有帮俺尝尝咸淡吗?”

小玉米满满灿烂笑容小声回道:“没有忘记小郎君嘱咐呢,每次都要先帮小郎君试吃的哟。”

说起这事,有一个小故事。

一次,小玉米跪坐一边伺候解语碟用餐,咕噜咕噜一阵响,她很隐蔽的单手捂着肚子,喉结不停的行使着吞咽工作。

想必饿了吧!

从那以后,蝶就严肃要求她,每餐的食物送来之前,一定要每一样都试吃一遍。

借口是,甄别咸淡。

不错的借口,小姑娘哪里懂得蝶之心思;不过自此以后,没再听到她肚子呱呱叫就是了。

好比今早的羊肉包子,她必是要先吃一个的,这是蝶哥儿嘱咐的——试试咸淡。

全家人都知道,小的不解其中意;婶婶她们却是看穿了蝶心思,除了会心一笑就是感叹娃娃心善。

当然了,谁也不会说破,这要是说破了,不就坏了蝶哥儿趣事了嘛。

饭罢,各自散去。

几小来到学堂,应邀而来。

书生早已端坐于蒲团之上。

诗诗与小祎安坐他身后。

书生这是要干啥子?

“都来啦,今天我们商量一件事情。本来前些天就想找蝶哥儿商量,又想到人手不够,所以才未曾提及。如今人手已够,我们商量着行动起来吧。”有点明白书生想干什么了。

果然,想到一处去了。

修建更大的学舍,让渔村所有的小孩都可以上学。

很不错的想法,很值得赞扬的主意。

渔村现今千多口人。今后会越来越多,修建一所更大的学舍很有必要。

村子左后方,一片巨大的古树群,地势险要,由下而上除了古木全是乱石。

解语碟认为校舍的选址该在那里,大家前往一看,全都被他规划出来的前景所感动。

每颗古树相隔最少二三十米,之间夹杂着一些荆刺或藤蔓。

只要清除掉这些荆刺与藤蔓,就可以腾出很大空间,利用木头在古树之间搭建屋子,既美观又结实。

想想都心潮澎湃,能在如此优雅之地读书,那可真是人生最美的回忆。

幽静的深山之中,藏着一所雅致又朝气蓬勃的学舍,该是如何的令人心醉呀!

全村作坊停工,齐力建设学舍。

清理乱石,砍伐树木,平整道路……!

日子一天天过去,眼看着一座座木屋迎着朝阳展现在人们眼前。

半月后,外出购买粮食的村民回报,县城各大粮商拒绝售卖粮食给渔村。

“蝶哥儿,怎么办?”精瘦族老有点担心,村里是种了一些粮食,但那远远不够呀。

也不能全都吃红薯哇,那东西吃多了也不舒服嘛。

“嗯嗯,没想到他们也只有这些招式呀,想要孤立我们渔村吗?”第一次出手就是切断渔村的买卖,估计前后几个县都会出现相似的情况。

“蝶哥儿,我们驾船到远处去购买。”麻脸叔心思比较活泛。

“要不我沿路一个个村庄去收购粮食。”叔这办法也不错。

“这样吧,分成两路,叔带人去附近村子收购粮食;麻脸叔与卞喜驾船去远处试试。”

“好,就这样办,我们立马出发。”叔办事向来是说干就干。

渔村的粮食危机只得有限的几人知晓,况且山上大把的红薯苗,就算真买不到粮食,只要顶过一段时间,红薯一旦丰收,还能饿肚子吗。

其实碟一点不担心,这是他早就预估到的结果。

只是当下还不是说出来的时候。

再是经过十来天,叔带领的队伍回到渔村,收购到的粮食微乎其微,除了他们在外消耗的,根本就没剩下多少。

学舍修建完毕,依次向上呈梯形三排木屋,没有整齐划一的设计,而是随意点缀在古树的缝隙之间。

每一间木屋之间都由鹅卵石铺就一条五米宽的人行道,道路两边种植着黄瓜苗与西红柿苗。

这是碟的主意,每天都需要学子们前来浇水施肥,切莫成为不识五谷杂粮的单纯书生。

就这点,二郎在一旁咳嗽了好半天。

他就是蝶哥儿口中一无是处的五谷不分之人。

说起来,这位公子基本没什么恶习,整天除了摇头晃脑的读书以外,还真就没见他有过别的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