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武侠修真 > 万诗阁 > 第一百一十三章 五色编织山河故里,再难落笔矣(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一十三章 五色编织山河故里,再难落笔矣(二)

过了两分钟后。

白扶苏缓缓的睁开了双眼。

“这家伙……”白扶苏伸手轻轻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刚刚诸葛孔明强行把所谓的知识硬灌入自己的脑袋,真是让人头大啊!

他缓缓的坐了起来,发现自己已经回到自己的房间里了,而诸葛孔明也消失不见。

“人呢?”白扶苏一愣,刚准备起身,头部传来的剧烈疼痛让他整个人无力的瘫在地上。

“嘶——”

倒吸一口冷气,实在是太疼了……

过了一会,白扶苏才缓过劲来,然后撑着床檐慢慢的爬了起来。

闭着眼睛缓了一会,然后朝着房门走去。

吱呀——

打开门,便看到青莲眼角带泪,跟白烛和赵子龙三人正站在院子中,看样子似乎很着急。

“怎么了?”白扶苏一愣?

青莲立马冲了过来,跳起来直接抱住了白扶苏。

因为白扶苏身体力气没有缓过来,加上青莲的冲击,整个人瞬间向后倒去。

哐当!

“公子你去哪了啊!!!半天找不到你人,你知道我们有……”青莲一边哭一遍说着,话还没说完,白扶苏直接伸手捂住了青莲的嘴。

“放心啦,我这不是在这吗?”白扶苏微微一笑,说道:“对不起,让你们担心了。”

与此同时,赵子龙牵着白烛站在院子里,她挠挠头无奈道:“干脆把民政局搬过来算了,求你们就地结婚好嘛?”

而一旁的白烛,则是嘟着小嘴,一脸的不满……

突然,咚咚咚……

赵子龙一愣,她一挥手,手腕上的舍利子发动,大门自动打开。

只见门口站着一个戴着贝雷帽,戴着眼镜穿着背带裤,踏着帆布鞋的年轻男孩,他的身后还背着一个大画板。

“你们好,请问这里是能帮助人治疗烦恼的万诗阁吗?”小男孩推了一下眼镜。

这时,青莲赶忙从白扶苏身上下来,她用手整理了一下流海,脸蛋通红。

白扶苏也从地上起来,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尘,重新恢复状态。笑道:“您好,欢迎来到万诗阁。”

赵子龙抬起手看了看另一只手上的表,她叹了口气,然后对着青莲说道:“那你在这帮忙吧,我带着白烛出去吃点东西。”

青莲点点头。

于是赵子龙就拉着白烛两个人朝着大门走去。

待两人离开后,大门的那个男孩才走了进来。

白扶苏伸手指了一下院子中央的石桌,说道:“客人还请坐。”

青莲也立马转身前往后院拿酒。

那个男孩点点头,来到石桌旁坐了下来。

白扶苏也跟着坐在了太师椅上。

“您好,我叫王一色,是国画大事徐锦莲的徒弟。”王一色放下背后的画板,他低着头紧皱着眉头说道:“此次前来,是想请老……”

“客人先不急。”白扶苏手放在石桌下面,变出万诗录,然后放在桌子上面说道:“本店的规矩,入门先喝酒,酒后言情意。”

这时,青莲端着酒盘从房子后面走了出来。斟满酒,青莲便转身回到了房间去。

王一色挠挠头笑道:“对不起啊老板,我今年17岁,不能喝酒的。而且,我的老师不让……”

“这不是酒。”

“嗯?刚刚您不是说入门要喝酒吗?”王一色低头看着面前的酒杯,他还端起来闻了闻。然后放下来尴尬的笑道:“老板你骗人,这明明就是酒啊?”

“不。”白扶苏摇摇头,神情坚定的看着王一色说道:“这是你治病的良方。”

“良方!”王一色一愣,然后又一次端起了酒杯。

咕嘟

王一色咽口唾沫,一狠心,直接一口喝掉。

眼见王一色喝掉了酒,白扶苏微微一笑,然后打开了万诗录,翻到了空白一页。

“请客人,说说自己的故事吧。”

王一色放下酒杯,他低着头,轻声说道:“我……下不了画笔……”

……

京城朝阳区有一户普通人家,诞下一男童。

此男童百天抓周,持一画笔。

后入学,其绘画天赋卓越,引众人惊。

年十二。

京城第一国画大事徐锦莲看中男童资质,收其徒,领其游四方寻落笔灵感。

如今五年过,徐锦莲携男童于泰山之上,令其画众山图,但男童迟迟不肯落笔……

“一色,为什么不开始画?”穿着一身仙风道骨模样的徐锦莲坐在木椅子上。他和王一色两个人此时正在山顶,等待王一色作画。

王一色就这么站着,面前摆着画架,拿着画笔的手,一直在颤抖……

不知道为何,王一色根本下不了笔。

“一色?你在干嘛?”徐锦莲有些生气的说道:“你知不知道,这五年来我废了多大的心思,如今你将满十八,成年之时,就是你带着你的第一幅作品,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时候!国画得未来,就传承给你了!”

“是,老师……”王一色咬着嘴唇,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下不了笔……

“一色!”徐锦莲突然站起来走过去,他眯着眼看着王一色,冷声说道:“怎么?这么多年学的东西都忘了吗?动笔啊!”

王一色突然后退,手中的笔都丢到了地上。

徐锦莲一愣,他低着头看着地上的画笔,眉头紧皱……

“我告诉过你,而且说过了很多次……一个画师,不能丢掉自己吃饭的东西……画笔是画师最重要的东西……”徐锦莲突然转过身,一巴掌呼啸而过。

啪!

一声清脆的响声,王一色直接摔倒在地……

这次泰山之行,就这样无疾而终。

回到京城,徐锦莲直接闭门不见,王一色就这样背着画板,站在徐锦莲的门外。

闭门之前,徐锦莲跟王一色说了,只要你三天内,把今天的山景画出来,不然,我就当这五年浪费了!从此以后,便是路人,别叫我师傅!

王一色低头看着手中的画笔,他不知道为何,就是下不去笔……

像是有一双无形的大手,正在抓着他的手,不让他画画。

……

王一色低着头,喃喃道:“我真的很喜欢画画,可是,这明明是我的机会,我却没办法抓住机会……”王一色抱着头,苦笑道:“我就跟着了魔一样,我不管怎么试,都没办法落笔……这是一个画师最大的侮辱……”

白扶苏看着王一色,疑惑道:“客官,不知道你如今画画何等境界?”

“这个……”王一色挠挠头想了一下,然后说道:“按照师傅的话来说,我现在的水平,应该算得上是国内一流的层次,只不过还没到顶尖,离国画大师还有一定的距离。”

白扶苏微微一笑,说道:“你知道为什么你下不了笔吗?”

“不知道……”王一色摇摇头。

“因为你的画画手感,已经到了一种境界,但是你对眼前景象的感受,却没到那种境界。”白扶苏看着王一色的眼睛说道:“绘画,就是要笔与心合一。技巧够了,对于你要画的东西,也要有所感悟才行。”

“眼前的事物……”王一色一愣。他只是个十七岁的小孩子,就算是绘画天赋再厉害,可是他对于时间万物,却没有一个感悟……

白扶苏说道:“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汉朝人认为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称为中国,将中国的绘画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知。”

欣赏中国山水画,先要了解国画制作者的胸襟意象。画家把名山大川的特色,先储于心,再形于手,所以不以“肖形”为佳,而以“通意”为主。一树一石、一台一亭,皆可代表画家的的意景。不必斤斤计较透视比例等显示的问题。心灵感受、笔随意走,视为意笔,写意画不重视线条,重视意象,与工笔的精细背道而驰。生动往往胜于前者。

王一色一愣,他心里疑惑道:“为什么老板知道这么多,而且说的还都对?难不成……老板也是对国画颇有造诣???”

其实……

白扶苏一边说着,万诗录在一起给白扶苏传音……

既然有如此机会,白扶苏当然要装个比咯。

白扶苏眯眼微笑道:“你的老师应该给你讲过,国画得口诀就是画前需定形,先从树起跟!

勾出树枝干,稍点树梢墨!

颜色要细调,红绿要纯清!

染在树梢顶,树头浓墨分!

松要摆大气,枝干壮山魂!

近松叶要明,远松稍点清!

叶用深绿染,干要株黄清!

杂树枝要细,点叶要分明!

不可太浓厚,不要太稀匀!

山涧多树长,层次要分明!

大小照远近,浓淡要看形!

山石虽大气.莫忘暗与明!

有光一方照,此方须淡澄!

无光一方照,明暗下笔沉!

画好一磅石,远近多关心!

与树相连处,层次要高明!

无光山顶树,树下一片黑!

有光山顶树,用色要沉稳!

落山脚处时,染色几次分!

山脚可点树,但要雾和云!

山脚不作树,需要染纯清!

远山写云海墨色相染成!

近山有雾气,只在山脚形!

高低多层次,写云几次成!

浓墨下脚处,浓淡要细明!

檫点明暗处,用笔要细稳!

檫点一山成,远近常关心!

山涧紧相连,浓淡要辩清!

画半要细看,似乎可以成!

若是不合意,寻找顺势形!

该改侧大胆,不改须细心!

画前须静想,画时耐心稳!

多在墙面画,才好看得正!

画好需回味,多看否改进!

细看多难处,记得下次稳,

此为画中意,意境难悟成!

悟到深思处,好画自然成!”

话音刚落,王一色突然起身。

噗通一下跪在地上。

“后背王一色,不知大师何名!请赐教!”

白扶苏一愣。一旁的万诗录大笑道:“小白哈哈哈……你装过头了哈哈哈……”

“客人快快请起!”白扶苏也起身扶王一色起来,他尴尬的笑道:“小生只是略懂略懂,并不是什么大师……”

王一色看着白扶苏,心中感慨道:“大师都是这样谦虚的人啊!好厉害!!!”

两人坐回到座位上,白扶苏说道:“客人还请支付一下报酬。”

“报酬?”王一色从崇拜中回神了过来,他疑惑道:“病治好了?说个故事就好了???”

“是。”白扶苏点点头说道:“报酬就是您的一滴眼泪。”

“眼泪?”王一色原本以为要很多钱呢,结果只是一滴眼泪?

王一色眨巴眨巴眼睛,然后抬起头看着天空。

他不知道在想什么伤心的事情,没过一会,两行泪就流了下来。

万诗录发出微弱的光,吸走了王一色脸上的眼泪。

落入万诗录中,诗成。

……

南乡子·妙手写徽真

(秦观)

妙手写徽真,水剪双眸点绛唇。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

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

……

白扶苏合上万诗录,他笑道:“客人还请回自己老师那里吧,我想等你再一次下笔的时候,就是你轰动全京城,甚至轰动全世界的时候。”

一颗国画得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王一色擦了擦眼泪,他点了点头,然后起身准备离开。

不知怎么的了,王一色心中,好像突然多了一点以前没有的感觉。

至于是什么感觉,只能等他落笔的时候,就知道了。

……

“开始画吧,给你一次机会。”徐锦莲说道。

“是!老师!”

起笔,沾墨,双目一闭,调整呼吸……

呼……

当他再次睁眼的时候,手中画笔笔舞龙蛇,心中不停地回放着那天于泰山之巅所见之景。

山之势,云之轻,风之狂,树之坚……

皆在王一色之手中,展现了出来。

徐锦莲微微一笑……

国画的传承,就在自己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