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启巨星之路 > 第292章 新电影正式开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还没修改好,请读者大大们暂时先不要订阅,过半小时再刷新一下。)

这个‘开机’与其他剧组的开机不一样,因为它只是字面上的意思。

赵诚认真地摆弄着机器,这里拍拍那里照照地找感觉。

毕竟,他刚刚才从牛大汉那里‘学成归来’没多久,还需要时间来适应这个剧组一把手的位置。

即使赵诚是看过原版电影的人,也不会天真到认为靠自己一个人,就能还原电影。

不过,由于有方伟刚这个万能经纪人的帮助,剧组现在已经具备了服装师、化妆师、灯光师等各种标配人员,而他本人也担任了监制的职位。

至于主创团队方面,剧本是现成买的,编剧、导演和男主角都让赵诚一个人包圆了。

现在,就剩下女主和另外几个重要配角没找到。

尽管一大片业内人不看好赵诚自导自演这个举动,但他想找演员还是挺容易的。

无论怎么说,他国内一线小生的位置,还是摆在那里。

哪怕投资的成本再少,依旧有赵诚本身的名气和话题度支撑着。

即使拍出来的是烂片,也至少有一大群粉丝和抱着‘看看这个电影有多差’想法的吃瓜群众买单。

所以,除了特别爱惜自己羽『毛』的老戏骨,赵诚基本凑齐了所有适合的演员。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里一个漂亮校花婊的角『色』,他留给了舒梦妍来饰演。

这个校花在剧本里的描述是漂亮、清纯、身材好,学生时代就是班里所有男同学的梦中女神。

简直就是为舒梦妍量身定制的角『色』。

至于婊这个问题,从舒梦妍在《同桌的你》客串时能看出来,她是完全能hold住的。

一切准备妥当,简单地走走流程,放个鞭炮就算搞完开机仪式了。

“顺顺利利~”舒梦妍又蹦又跳地走在前头,开心的呼喊了一句。

“哈哈,快去换衣服吧,新娘子!”后面跟着的剧组演员对她调侃道。

舒梦妍调皮地嘻嘻笑了笑,就转身跟服装师走了。

赵诚看着大家打闹成一片的样子,感到心情相当不错,觉得自己这段时间跟在牛大汉旁边,除了学到精湛的拍摄手法外,还学到了其他真东西。

牛大汉拍电影是专业的,但又没达到顶级好的程度。

可他还是能稳稳在娱乐圈里占有一席之地,抛开体重的吨位外,他靠的是会做人。

日常没架子,不会像有些导演那样端着。

而且,对全剧组的工作人员都一视同仁面对大明星主演会『露』出灿烂笑容,看见倒茶水小工也会亲切问候。

人在社会上获得的成就感,除了工作上有所作为外,还来源于他人的尊重。

在牛大汉的剧组里,所有成员都感受到了那份尊重。

自然会从心底生出一种‘这么做还是有意义的’想法。

于是,工作时就会变得更加卖力。

虽说赵诚以前也待人有理,但远没有牛大汉在细节上做得那么到位。

所以,赵诚凑齐了所有的演员签约之后,第一件做的事就是请大家去农庄里搞活动,互相认识熟悉。

集体活动并不是人人都想去的,尤其是娱乐圈的工作者。

但当有一个咖位很高,但却依然真诚的人对他们发出邀请时,大家又会有些动摇,抱着坐一会儿就走的想法。

可赵诚,却在现场搞起了有奖问答派红包。

前世不多,但玩得尽兴。

一天的时间下来,大家已经从完全陌生的状态,稍微熟悉了一点点。

在这种前提下,开拍前的讲剧情会议,比其他剧组少了一丝严肃沉闷,多了些许活跃气息。

众人都踊跃地说出自己的优点特长,完了以后,又是做到一块吃饭。

看起来松散的工作安排,却比一成不变的严格执行要提高了不少工作效率。

总之,看大家今天的状态,一会儿的拍摄肯定会轻松又迅速。

话说回来,剧组人员刚刚提到的舒梦妍是‘新娘子’,就是《夏洛特烦恼》的前面剧情。

作为男主角的赵诚,大学毕业后一事无成地混到了而立之年。

庆幸的是,有个和他从小玩到大的青梅竹马,愿意一直跟在他的身边。

而且,这姑娘也没有要求什么,就这样简简单单地嫁给了他,只羡鸳鸯不羡仙地照顾着赵诚的生活起居。

如果没有意外,他或许会这么一直混下去。

但在某一天,赵诚突然收到了一张请柬。

这封请柬的主人,来自他学生时代的女神———舒梦妍。

“由于‘我’是一个特别爱慕虚荣,还非常看重面子的人,所以,哪怕‘我’是一个什么都没有的空壳子,也会装出一副成功人士的模样。”

赵诚认真地对着要出演的演员们讲戏,他特别咬重了‘我’字。

众人知道赵诚说的,是电影里饰演的那个角『色』,全都回应地点了点头。

“而你们,全都是很熟悉我『性』格的老同学。”赵诚继续说道。

“一会儿看到我从豪车下来的时候,首先是惊讶。”

“然后,要『露』出那种尴尬又不失礼貌的笑容,好了,我们先试一遍。”

赵诚之所以特地叮嘱他们要这样笑,也是因为参加老同学婚礼这段剧情的关系。

同学结婚、亲戚聚会与老朋友聚餐,并列为华夏人三大最爱炫耀‘我过得有多好’的现场。

剧中的赵诚即使是失败到不能再失败,也要硬着头皮去跟小舅子借豪车。

因为小舅子跟一个60岁的富婆好上了,而两人的关系又恰好不错。

于是,小舅子就答应用自己的豪车,假装成赵诚的司机,送他过来。

但因为出门太早,赵诚来到的时候,同学要么是已经入席坐着,要么就是还没来到。

这样达不到赵诚心目中装『逼』的效果。

所以,赵诚让小舅子载着他,在酒店前面的小花园里绕了一圈又一圈,就为了让同学看到他下车的帅气一幕。

“我说姐夫,你差不多就得了。”

小舅子有些无奈地对后排的赵诚说道“我得赶紧回去了,我女朋友今天60大寿!”

赵诚没搭理他,聚精会神地盯着窗户外的酒店门口,说道“停停停。”

兜了这么多圈,终于有几个同学走出来了。

“豪车。”其中一个看起来是个憨货的同学,乐呵地说道。

停住的好车,小舅子这个假司机先下来,小步跑到赵诚所在的后排,替他打开车门。

这个镜头,赵诚让执行导演由下往上地进行仰拍。

在这神仙角度里,一身黑西装白衬衫的赵诚,完全掩盖走样的身形,就连双下巴也变得不那么明显了,看起来特别地威武。

“夏洛!”几个同学惊呼赵诚在电影里的名字。

大家都开心地走了过去。

“混得可以呀。”一个抽着烟,看起来流里流气的同学,有些假模假样地说道。

“我刚才还纳闷呢,谁跟着转那么多圈。”憨货同学样子老实,说的话却最扎心。

这时,执行导演按照之前说好的做法,给了赵诚一个脸部特写。

赵诚眉头紧皱,不知道是因为被扎心了,还是因为阳光的照『射』问题,但笑容依然挂在嘴边。

他假装大度不计较地跟大家问候道“好久不见。”

成年人的世界,发生一些尴尬事情时,大家都是直接跳过的。

看见赵诚这大肚量的模样,几个同学也就打算聊些别的带过去。

然而,赵诚帅不过3秒,他的脸突然向镜头的右侧平行移动,原本的笑容里参杂着一股慌张。

原来小舅子这个假司机在替他关门的时候,不小心将他西装的一角,给夹到车门里了。

“诶诶!”赵诚开头的喊声还故作镇定。

可是,小舅子根本就没听到。

赵诚为了不摔跤,不得不在同学们的注视下,狼狈地跟着车一块跑。

镜头又切回了同学们那里,大家成功地『露』出了一个尴尬而又不失礼貌的表情。

“咔———”

执行导演代赵诚喊了咔,所有人都紧张地下意识往摄像机那里凑,毕竟这是开机后的第一幕,他们都想看看回放。

不过,最紧张的还是要数赵诚。

对于导演工作,他是真真正正的外行人。

这不同动画导演会画分镜头,知道怎么安排画面衔接就行了。

真人电影因为有了其他演员的加入,变得更难控制。

一个导演,需要注意光线、角度和镜头比例以及很多东西。

所以这会儿,赵诚快步地跑回来,跟大家看起了第一幕的回放。

他一句话也没有说,认真地盯着显示屏的每一帧,生怕自己有什么看漏,过了一会才高兴地说道“行了!过了,下一条!”

大家欢呼起来。

开机的第一幕能不能一遍过,其实还挺重要的。

因为这样有助于提高众人的信心。

————还没修改好。

华夏国,二月初春。

在华夏音乐学院的大门前,除了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外,几乎站满了青春洋溢的少男少女。

这群年轻人,都是来参加今年艺考的学生。

他们似乎非常焦虑,一个个眉头紧皱,每隔一阵子就低头看看手表,或者轻声地打电话跟家里人汇报实时情况。

艺考搞得像特务队面试一样。

但,这十分情有可原。

因为华夏国所有的艺术学院,除了要求学生高考成绩达标外,还会在每年二、三月的时候,另外开设校内考点,考核学生们的专业熟练程度。

总结来讲,即是学美术的得考绘画,学音乐的得考唱歌,学乐器的得考演奏。

这就是‘艺考’的意思。

成功通过了考核的学生,会收到学校颁发的“专业合格证”。

艺考生只有凭借这张合格证,才能在填志愿时,选报心仪的艺术院校,否则即使高考分数达标了,也会被视为无效志愿。

于是,艺考生除了要和普通高考生一样复习外,还得在百忙中抽空学习‘专业课’。

然而,华夏音乐学院的流行音乐系,今年计划招收49名学生,报名的人足足有1697名!

这一千多艺考生里,有天赋并且从小就有音乐基础的人,一抓一大把。

超高淘汰率,就意味着费时费钱也不一定能得到回报。

所以,站在这里排队的考生,无一不是付出了巨大努力和金钱的代价。

在场的几千名少男少女,在此刻都背负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表情自然好不到哪儿去。

于是,赵诚在这群人里显得格外奇怪。

因为他完全没有任何表情,既不玩手机,也不跟人交流,而且还合着眼睛,双臂交叉抱在胸前。

假如不是赵诚手里一直拿着考试资料,估计周围的人要以为他睡着了。

现场有个脖子挂着相机、头戴黑『色』鸭舌帽的年轻女人,她颇为惊奇地盯着赵诚看。

相机女人是《首都日报》的实习摄影记者,这几天接到任务,负责到各大艺术院校拍摄有价值的现场图。

华夏音乐学院是她来的最后一站。

在此之前,相机女人已经去过戏剧学院和电影学院了。

表演类学生的外形条件,要相对音乐类学生的出众些。

这是相机女人在看到赵诚之前的判断。

二月的天气还夹杂着刺骨的寒风。

放眼望去,每个人都裹得严严实实的。

但同样是穿厚重的羽绒,其他学生都显得臃肿累赘,像个行走的大粽子。

赵诚却凭着挺拔身形和轮廓分明的帅脸,在人堆里脱颖而出。

在场的几千名少男少女,在此刻都背负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表情自然好不到哪儿去。

于是,赵诚在这群人里显得格外奇怪。

因为他完全没有任何表情,既不玩手机,也不跟人交流,而且还合着眼睛,双臂交叉抱在胸前。

假如不是赵诚手里一直拿着考试资料,估计周围的人要以为他睡着了。

现场有个脖子挂着相机、头戴黑『色』鸭舌帽的年轻女人,她颇为惊奇地盯着赵诚看。

相机女人是《首都日报》的实习摄影记者,这几天接到任务,负责到各大艺术院校拍摄有价值的现场图。

华夏音乐学院是她来的最后一站。

在此之前,相机女人已经去过戏剧学院和电影学院了。

表演类学生的外形条件,要相对音乐类学生的出众些。

这是相机女人在看到赵诚之前的判断。

二月的天气还夹杂着刺骨的寒风。

放眼望去,每个人都裹得严严实实的。

但同样是穿厚重的羽绒,其他学生都显得臃肿累赘,像个行走的大粽子。

赵诚却凭着挺拔身形和轮廓分明的帅脸,在人堆里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