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诸天世界之开挂人生 > 第一百四十二章 邯郸第一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四十二章 邯郸第一棒

“赵政他娘,你考虑考虑我家翠花,今年八岁啦,是小了点,可以先放你家养着,过两年就长大了。”

“赵政他娘,我家女儿妞妞今年十四岁,见了她的人都说他好生养。”

“屁哟,就你女儿那两块腚,怎么能跟我家的比。赵政他娘,我家云朵今年十岁,虽然还早了点,不过咱们可以提前定亲,明天就能住你们家,洗衣做饭样样能干,铺床叠被什么都会。”

“别别别,赵政他娘,还是我家闺女芳芳好,已经十六了,今天晚上就能洞房,明年这个时候你就能抱孙子。”

......

赵姬被四五个妇人拦在院门口,头都快炸了。

这些都是周围一片的街坊领居,大部分都是一穷二白的落魄户。

前几天周围住着的人家,因为子都的死,赵穆派人杀了一大片。

子都的死,背后有没有赵穆的影子还不好说。

但招募此举,多少有点滥杀无辜的意味。

这两天,一些流落到邯郸的落魄户,占了周围那些空屋子,开始在这里生活起来。

这不,林琅刚刚从校场回来,一个个面黄肌瘦的妇人就开始上门来说亲来了。

“各位姐姐们,我家的情况你们又不是不知道......”赵姬一脸为难的模样。

“怕什么,在校场上大王都说了,只要你们母子老老实实在邯郸过日子,就不会为难你们,对了,我家翠花啥时候带到你们家来。”

“就是,秦国质子怎么了,你赵姬可是我们赵人,赵政那孩子也流着我们赵人的血,赵政他娘,我家妞妞现在就在家收拾东西,今天晚上就住你们家了。”

“可不,我们都是街坊邻居,从小就看着赵政那个孩子长大的,都知根知底呢,赵政他娘,我家芳芳铺盖都卷好了,要不现在就把她叫过来?”

......

赵国这些年最缺什么?

缺男人。

长平之战被秦军坑杀了四十万青壮年,后来这些年的大战,又陆陆续续阵亡了十来万。

这男人少了,丈夫就难找了。

丈夫难找了,女子的出路就成了问题。

有点姿色的还能上大户人家当女奴、侍妾、通房丫头。

寒碜一点的,就只能跟其他女人一起伺候一个穷苦汉子了。

近几年同、不单是赵国的其他郡城,连邯郸城的青壮男子都成了紧俏货。

谁家若有十来岁的小伙子,上门说亲的妇人都快把门槛踏平了。

满城待嫁的丫头。

请媒婆的礼金,早就是天价了。

连媒婆都请不起的穷苦人家,就只有做母亲的到处留心了。

战国时代,战乱频繁,生活艰苦。

男人能活到五十岁,已经是高寿了。

这个年代,婚嫁的年纪普遍都是十三四岁。

十七八岁的,都已经是老姑娘了。

现代社会的高中小女生,若是出身在战国时代,身后早就该拖着三四个娃了。

原本,邯郸的人家,是看不上赵姬母子这种身份的。

可是现在赵政的脑袋上,顶着一个“邯郸城第一剑”......啊不,是“邯郸城第一棒”的名号。

赵政顿时就成了妇人们眼中的香馍馍了。

有本事的男人,哪个年代都受欢迎。

赵政他们家虽然穷了一点,但赵政有本事啊。

连巨鹿侯都敢打,赵王还亲自下令不准难为他们母子俩,那还怕什么?

林琅坐在屋里,哭笑不得。

往日里,街坊邻居估计都不爱从赵姬母子家门口过。

就算是过来了,也是来吐口水的。

今天,算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什么翠花、云朵、妞妞、小芳,林琅是看不上的。

林琅正愁怎么打发了外面那几个妇人,远远的就看到有个汉子走了过来。

“滚滚滚,都滚,少在这捣乱。”

王二麻子走到院门口,把眼一瞪,一脸凶悍。

几个妇人一看来人,脖子一缩,脸色微变。

连个屁都不敢放,灰溜溜的就走了。

见王二麻子来了,赵姬连忙将王二麻子请进院子里。

环顾四周,见周围没有人影,王二麻子冲着赵姬作了个揖,轻声叫道:“拜见老夫人,我来寻我家主公。”

老夫人?

这称呼,让赵姬一愣,好半天没有回过神来。

林琅将王二麻子领进屋内,沉声说道:“王翦,今天晚上必须走,否则明天就走不了了。”

“主公,为何如此着急?赵王不是下令,不准为难主公和老夫人吗?”

“你怎么这么蠢?”林琅冷笑一声:“若你是那赵王,我把你的情郎打的半死不活,你会轻饶我吗?”

听到这里,王二麻子秒懂了。

林琅拍了拍王二麻子的肩膀,语重心长的提醒道:“王翦,你以后也是要去秦国混官场的人,大中午的要多动动脑子哟。”

“主公,为何要大中午的多动动脑子?”王二麻子一脸疑惑。

“因为早晚会出事。”

“有道理,主公英明。”王二麻子点头不已。

“离开邯郸的事情,你安排的如何了?”

“主公,不瞒你说,离开邯郸,其实不难,越过赵国边境前往秦国,也不难。难就难在如何瞒的过赵王和巨鹿侯安插在周围的眼线,否则咱们还没走远,就会被追上的。”

王翦沉声说道:“这个问题不解决,咱们跑的再快,也于事无补。”

林琅点了点头。

这确实是个致命的问题。

如果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想要逃回赵国去,难如登天。

现在王二麻子已经打包票了,离开邯郸城不难。

那就剩下如何瞒过赵姬母子身边的明桩暗哨了。

到底要怎么办才好呢?

林琅在脑海里苦苦思索。

以前看了那么多影视作品,就没有类似的桥段可以借鉴吗?

如何瞒天过海?

神不知鬼不觉得从邯郸城偷偷的溜往赵国边境?

“咦,瞒天过海?”

对了,瞒天过海?

想到瞒天过海这个成语,林琅的眼神亮了。

林琅差点就被自己蠢哭了。

身为九年义务教育熏陶出来的新时期社会主义青年,怎么能忘了《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

什么瞒天过海、金蝉脱壳、瞒上欺下、掩人耳目、移花接木、弄虚作假、偷梁换柱、抽梁换柱、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这些可都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智慧。

林琅何不借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