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崇祯的崛起 > 第194章 小人常戚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君虎抚掌道:“好,好,各位都知道洪承畴吧,两天之内给朕写本书,名字就叫《我和大玉儿不得不说的故事》。”

众人全都惊呆了,这是皇帝应该说的话吗?等等, 书名听起来不错。

其中一人道:“洪承畴和大玉儿之事我等只是听说,未经证实。”

赵君虎鼓励道:“不要怕,发挥各位的想象力,总之真真假假,越黄越好,朕的意思就是那啥, 大家都懂的。”

“明白,明白。”众人心领神会,“陛下放心, 这些可是小人的强项。”

“亏待不了大家,写好了重重有赏。来人,笔墨伺候!好吃好喝的都端上来!”

要不说大明有人才,这些人窃窃私语一阵,居然弄出一个大纲。

后世作为一个十八线网文写手,赵君虎很意外,一篇几万字的小作文需要大纲吗?需要吗?

他深感这就是差距啊!难怪自己每本扑街,没有大纲,写到哪里算哪里,你不扑街谁扑街?

“开篇进入主题再快点,第一章洪承畴必须和大玉儿嘿嘿嘿,要抓住读者的好奇心,我的读者可是很挑剔的!”赵君虎也加入了讨论,俨然一个敬业的编辑,有一说一,虽然本本扑街,网文理论还是学了不少。

“黄金三章?”

“什么是爽点?”

“原来这就是冲突!”

一群人打破砂锅问到底, 不由对皇帝刮目相看。

史可法恍然大悟,深感皇帝此举有辱斯文,可是他不敢说。他知道只要一说,皇帝必定会翻着白眼,“你行你上啊!”

他能上吗?不能!

所以他只能助纣为虐,贡献了几个洪承畴的花边新闻,毕竟多年的同僚,谁还不知道谁啊?

大纲确定后一群人熟练分了工,可见枪手这活源远流长,并非后世独创。

赵君虎因对开篇见解独到,被大家公推写第一章《洪承畴一戏大玉儿》,他一改往日搜肠刮肚水字数,拿起墨水笔洋洋洒洒一气写了几千字,彻底放飞自我。

后世不是不敢么?这次可算找到机会了。

“陛下的文采我等望尘莫及。”众人争相传阅,除了风格稍显白话外,内容还是精彩的,皇帝原来是同行啊!

史可法看得满面通红,“是不是太过火了?陛下可是一国之尊。”

“还不是为了江山社稷?”赵君虎气不打一处来, “人家一国至尊后宫三千,朕这个一国至尊熬夜写小黄文。”

“都是微臣无能,”史可法很是不好意思, “印刷之事包在微臣身上,保证此让洪承畴不得安宁。”

要不说有了提纲就是快,第二天一早小作文就出来了,还有人贴心地统一语言风格。

赵君虎颇为满意,想不到古人在这方面也是行家,虽然内容很黄很暴力,但用词文雅考究,还能激发想象力,放在某点至少万订起步,搞不好一书封神。

成稿交给史可法后,赵君虎道:“此事乃非常之举,望各位紧守秘密,大明国土绝不允许有类似的书,不要教坏了小孩子。否则,别怪朕翻脸不认人。”

“小人知道。”众人领了赏银乐不可支。

济南城外,清军正在巡逻,忽然一队明军骑兵远远射了一阵弓箭,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怕不是一群傻子?这么远就射箭。”

“大家快看,箭上绑着什么?”

清军取下箭杆上的书,有汉文,还有满文,配的插图栩栩如生,不识字也能明白是好东西。

众人大喜,捡了看得懂的,读得津津有味,这也难怪,枯燥的军营基本没有娱乐活动,此书便如同久旱中的甘霖。

更有好事者大声朗读,吸引了大批粉丝旁听,有人还猥琐地演起了真人秀。

“洪承畴牛啊!”

“他真的能一夜七次?”

“想不到太后外表端庄,这么会勾引男人!”

其中有个老实人,“快去报告将军。”

话未说完便被众人抓住,“别急,先看完。”

那人无奈,看了几眼立马被吸引住了,哪里还想得起去报告?

众人读完后,又珍藏了一些,这才送给豪格。

豪格兴致勃勃地翻看了好久,“书上说洪承畴跑到摄政王家里乱搞,应该不至于吧?”

“不至于吧!”一名将军含糊其辞,等待多时总算有个说话的机会,“军营都在传看,末将不知该如何处理?请王爷示下!”

豪格头也不抬,“那就让他们看!”

“只怕洪承畴会看到。”

“看到就看到,有什么大不了?本王还要让摄政王看到,马上派人送进京,”豪格声音提高了八度,“你他娘的到底是谁的部下?

“当然是王爷的!”那人不敢多言,诺诺退去。

豪格嘴角闪过一丝狡猾的微笑,这本书把多尔衮,洪承畴和大玉儿三人黑得体无完肤,偏偏只字不提自己,既然如此管它作甚,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嘛!

军营中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只有一个人不开心。

洪承畴脸色铁青,将书撕得粉碎,这书要是假的他也不在乎,头疼的地方就在于半真半假,移花接木玩得炉火纯青,难以辩驳。

书上说狱中那晚和大玉儿来了七次,他总不能说其实只有三次吧?

书上还说他为了做大官给多尔衮的亲信当狗,他记得当时的情况是给多尔衮的侄子贺寿时学过狗叫,但那是众人的玩笑之举,再说这个大官是多尔衮主动给的……

“传令下去,军中再有人看此书,斩立决。”

“遵命!”

洪承畴叹了一口气,他也知道禁不住的,肯定有士兵私藏,何况他只能约束自己的下属,他一个奴才,能命令豪格管好手下吗?

军事会议上洪承畴如坐针毡,不敢正眼看人,四周的人似乎都憋着笑容。

豪格侃侃而言,忽道:“洪将军为何一句话不说,你可是主将,莫非看不上本王的计划?”

洪承畴还真看不上,你有什么计划?不就是凭人数优势堆人头吗?分批试探、诱敌深入你懂吗?

他陪笑道:“王爷所言极是,我军一切准备就绪,即日便可一举拿下青州。”

豪格笑道:“这个当然,洪先生战斗力强,大家都是知道的。”

营帐中爆发出哄堂大笑,包括他自己的下属都在笑,洪承畴只觉一股血液直冲头顶,后面豪格还说了啥,他完全听不清,他甚至不记得怎样离开的?

他不知道的是,这本书送至京城顿时掀起轩然大波,素来冷静的多尔衮在朝堂上突然失态,大声咆哮着要把崇祯剥皮抽筋,这本书当即被钦定为禁书。

偏偏老百姓就是喜欢低俗,不禁还好,越禁越爱看,市面上一书难求,自有人跑来济南高价收购再翻印后高价售出,赚得财源滚滚,运气不好人头落地的也大有人在,但挡不住民间的热情。

有人为此愤愤不平,专门写了两句诗,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后来赵君虎得知此事,为流失的巨额版权收入心疼得直打哆嗦,痛下决心打击盗版,这是后话。

此书还一度被带到海外翻译出版,被评为十大禁书之首,学者的推荐词是,本书大胆展示了战争期间情爱的可贵,洪承畴、多尔衮和大玉儿三人的大名也走出国门,名扬四海。

四处巡视的赵君虎面容严峻,如同青州城的寒风一般,火油开采加工很顺利,唯独没有奸细的一点动静。

高杰道:“末将敢担保,青州城连一只鸟都飞不出去。”

史可法很不满意,这个说法他听过好几遍了,他故意抬杠道:“那只鸟不就飞出去了吗?”

一只灰色的鸽子振翅飞过三人头顶,赵君虎看见高杰有些尴尬,打圆场道:“这只鸟是去南方过冬的,高将军当然管不了。”

好像错了,这只鸟是往北飞的,他忽然愣住了,大战前他记得好像也看过这只鸟,也是这附近。

“是信鸽,快打下来。”

高杰回过神,“射下来重重有赏!”

四周的士兵纷纷拉弓,只是慌乱之间无一命中,众人只能大呼小叫跟着鸽子后面追。

赵君虎眼睁睁看着鸽子越飞越远,急得直跳脚,前面就是城门了。

城墙上的士兵齐射,虽占据了地利,但尽数落空,张煌言差一点就中了,再射第二箭更差得远了。

眼看鸽子已飞过城墙往济南飞去,身边一个人影高高跃起,箭枝带着锐利的风声,不偏不倚贯穿鸽子。

他跳得太远,人却往城外落去,张煌言不及细想,一把抓住他的衣服,仍止不住跌势,还被带着一齐坠下。

他暗道我命休矣,忽觉双腿一紧,已被拉回城墙,原来是几个士兵接力一般拉住他俩。

“吓死我了!”惊魂未定的夏完淳拍着胸口。

张煌言心潮澎拜,除了夏完淳等少数几人,多数都不认识,想不到新军成立不久,彼此间也有了深厚情谊,这不正是诗歌里说的“与子同袍,岂能无衣”?

被救那人是朱彝铉,他并不说话,只是看了张煌言他们一眼,点点头转身离去。

“这个人怕是冷血的?”夏完淳有些不高兴。

“俗话说大恩不言谢,也许别人放在心里呢!”张煌言觉得朱彝铉是个谜一样的人,永远自带距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