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夫人拿在手里细细看过, 新奇的说:“我活了这么大岁数, 总以为自己见识到了比旁人多得多的物事, 没想到潘娘子今天给了我一个惊喜, 活计竟然还能做成这个样子, 真是有趣儿得紧。”

王延龄打眼一瞧,对那两件新鲜的小玩意儿也感兴趣的很,只是众目睽睽之下,不好意思跟儿子们争抢。

艾怜说:“不过是些小孩子的玩意儿,我有两个孩儿,当他们哭闹的时候, 用这些东西哄一哄, 我好抽出身子去做事。小户人家,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哪里有闲暇时间去看顾孩子, 又无闲钱去买玩具,总觉得亏欠孩子,所以经常琢磨着做些这种小东西,一针一线用心缝制, 权当弥补孩子了。”

老夫人叹了口气, 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你是个好母亲。”

她初见艾怜时, 见她眉目含情, 体态妖媚, 心里有些不喜。后来听她说话落落大方, 神态不卑不亢,如今见她女红出『色』,话语间透『露』出一片慈母之心。真是人不可貌相,于是对她收了轻视之心,开始把她当做小辈,亲热地与她攀谈起来。问道:“你是均州人,均州人杰地灵,可有什么传说、典故说来听听?”

艾怜知道老夫人一辈子荣华富贵,见多识广,她和老夫人年龄相差悬殊,地位天壤之别,实在是没有什么共同语言,为了不至于冷场,又不能让老夫人觉得她乏味,所以她脑子里仔细回想有什么故事可以去讲。

她又不是真的潘金莲,根本就没去过均州,正当她搜肠刮肚、苦思冥想的时候,脑海里沉寂多时的系统竟然复活了,给她上传来了一个有关均州的传说,才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艾怜一目十行,了解了故事的梗概,于是对众人讲述道:“我的家乡均州,境内的武当山是天下名山。唐贞观年间,天下大旱,飞蝗遍地,皇帝命均州刺史姚简在武当山举行庄严肃穆的道家法事活动祈雨。武当山的五龙岭上有个五龙池,相传住着五条龙,可以呼风唤雨,但它们『性』情暴躁,不易接近。

姚简奉诏祈雨,想用诚心去感动上苍。

他不让夫人知晓,不带仆役书童,自备干粮,带着草帽,独自一人进山。翻过第一座山坡时,遇见一位白须老翁对他说‘前方道路艰险,泉水干涸,小心你渴死在山上。’姚简不为所动,继续爬山。这位惯常骑马、经常坐轿的老爷脚磨破了,沉重的双腿挪动艰难,但他仍咬牙坚持。又遇一老翁说:‘前方有青脸红发獠牙的妖魔,不想被吃掉,就赶快回去吧。’姚简也没有动摇,就这样又翻了两座山坡,又先后遇到两位老翁劝他回去,姚简都摇头,一直向前,最后精疲力竭昏死过去。等他醒来时,一位老者同情地对他说:‘当官的有俸禄可拿,何必这样劳顿呢,那五条龙脾气坏,凡是来求雨的,必定被龙吃了才肯降雨,你读书人考取功名不易,还有大好的前程等着你,就别去送死了,不值得。’姚简说:“不能体恤民情,不敢为百姓去死,当官有什么用?”他别了老翁,一步一拐继续爬山。

来到五龙岭一下愣住了,路途中遇见的五个老者,都坐在那里,他们笑眯眯地说:‘姚大人,你的心肠太好了,均州有你这样的官员,是百姓之福,回去吧,明天一定下雨。’说完,五位老翁不见了。姚简下了山,回到衙署。第二日,果然云气汹涌,电闪雷鸣,很快下起了瓢泼大雨。几日后,草木禾稼俱备荣茂,天下解除了旱情。

因此,唐太宗下令在姚简遇到五龙君的地方建‘五龙祠’,后来还建有很多宫观庙宇。得到皇帝批准,姚简弃官入道,领全家人隐居武当山潜心修行,最后他在武当山悟道成仙,被我们当地人尊为‘守土镇山之神’。”

艾怜的故事讲得娓娓动听,就连两个小孩子都被吸引住了。

当她讲完,王延龄感叹地说:“‘不能体恤民情,不敢为百姓去死,当官有什么用?’潘娘子,今日我受教了。”说完,站起身来,双手抱拳,恭恭敬敬地给艾怜行了个礼。

王延龄的两个儿子见父亲行礼,便也急忙起身,学他的样子朝艾怜施礼。

怎么敢受宰相大人的礼?

艾怜急忙起身回礼道:“不敢对相爷说教,实在是这传说就是这么传下来的。”

王延龄笑着说:“潘娘子不必多心,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则故事的确让我颇有体会,姚简大人的言行是我等为官之人的楷模,我要把姚大人的事迹推广出去,让百官都能够向姚大人学习,这样,吏治清明,何愁我大宋不强盛?”

艾怜冒了汗,只不过是一个故事嘛,她可不想对大宋的历史发展产生什么影响,尽管是游戏世界,她也不想改变周遭的大环境。

这个讨厌的系统,早知道这样,她就胡编一个家长里短的故事了,系统真能给她添『乱』。

没多久,丫头过来禀告:“老夫人,席面已经备好,可以入席了。”

于是众人来到隔壁花厅,上首设了左右两张塌,榻上铺着锦褥,榻前各放着一张黑漆雕花长几,下面是六个同样的长几,几后放着椅子。王老夫人请艾怜上座,艾怜急忙推辞。

王老夫人说:“潘娘子,你是我王家贵客,今日权且上座,以后再叙长幼尊卑不迟。”

艾怜推脱不得,只得东边榻上坐了。老夫人下边是王延龄,接下来是他的两个儿子。自己下边是王夫人,蓉表妹,还空了一张几。

老夫人命令丫头说:“把梅姨娘叫过来,她有了身子,也算是我王家半个主子,今日也出来见见贵客,省的以后不认识,冲撞了贵客不好。”于是有小丫头出去叫人。

很快,两个丫头护着一个腹部隆起的美人进来,艾怜才看了一眼,眼睛便移不开了。虽是有孕在身,可这美人不施粉黛仍是倾国倾城之『色』,怪不得王延龄那晚对她不屑一顾,原来家里藏着这么一位绝『色』美人!就连艾怜一个女人,都深深地被她的容貌吸引了。

梅姨娘一进来,刚要行礼,就被老夫人免了礼,两个丫头小心翼翼地把她搀扶到长几后面的椅子上坐好。

她一坐下,顿时把旁边盛妆的蓉表妹显得暗淡无光。

真是有比较才能见高下,本来挺漂亮的蓉表妹立刻就沦为绿叶了。

这王延龄真是艳福不浅,娇妻美妾,好不风流!

艾怜同情地看了一眼王夫人,古代女子真是可怜,自己的丈夫被别的漂亮女人光明正大地分享,还怀着丈夫的孩子,经常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晃来晃去,怎么受得了?

反正她是受不了,还是秦永好,听她的话,和那些女人断的干干净净。

现在自己离开了他,他那样好『色』的一个混蛋,是不是很快就会另有新欢,不出几年就会把她忘得干干净净,不再记得曾经给她打过一只亲手设计的鎏金莲花簪子,不再记得她夜夜翻窗去和他幽会了?

一想到曾经这么亲密的两个人,彼此成为对方生命里的过客,她心中禁不住悲哀起来。

很快丫头摆上菜品,艾怜看了看,她面前的几上摆了四个高足的冰裂纹荷叶边浅碗,装的不外乎是鸡鸭鹅兔羊等各种煮的酥烂的连骨肉,旁边有一个小水晶碗,里面是用生葱韭蒜醋调好的汤汁,想必是用肉蘸着吃的。六个小碟子里有四个分别是肉炒的蘑菇、木耳和其他绿『色』的菜蔬。另两个碟子一个装满了各种果品干脯,另一个里面整整齐齐码着莲花肉饼、撒着芝麻的胡饼、油饼等精致的面食。最后又上来一个长盘子,里面是整条浇汁的鱼。

宰相家的晚宴也不过如此呀,古代饮食的烹制还是比较简单的,没有太多煎炒烹炸的花样,也没有丰富的调料入味。

以前她在秦婶子家里时,吃不惯街上卖的吃食,就自己用现代的烹调方法做一些,把秦永馋得天天买食材回来央求她做给他吃,现在来了宰相府,也没有下厨的条件了。这几日吃这里的吃食都腻烦透了,她认为自己客居在此,有吃的就不错了,万万没想到宰相大人一家都吃这个,人家并没有在吃食上亏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