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玄幻魔法 > 混在乱时空 > 第423章 大清一百年18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四人应是, 等熟悉了口诀, 内勒贺问雨桐什么时候回家看看额娘、阿玛。雨桐想了一下给了准确时间,现在皇家都在为皇上大婚忙碌,自己反而没事, 还不如回家陪陪老娘。

雨桐是三日后与内勒贺一起回去的, 雨桐的额娘是穆和林.额尔瑾。娘俩十三年没见过, 见面少不得抱头痛哭。额尔瑾为人很贤淑, 雨桐能从她身上感到博大的母爱。嫂子和弟媳都是八旗女儿, 生『性』豪爽。

小侄子小侄女顽皮可爱, 等喜塔拉旺泰和大哥景额回来, 一家人总算团圆了。雨桐少不得说了这几年的境遇,听闻这几年一直为太后办差, 旺泰问道:“那你这次回来还出去不?”

“还没确定,等皇上大婚后再定。可能会留在京城一段时间”

“哦,那就好好为太后办差”旺泰简单嘱咐几句, 额尔瑾紧张地问:“太后没说什么时候放你回来?你今年都二十七了, 难道太后不让你嫁人了不成?”

“是啊,小姑, 你看连内勒贺的孩子都会跑了”大嫂道。

“我听太后她老人家安排, 或许这一两年就能回来”

“要不我们先给你找着?免得到时候抓瞎”额尔瑾道。

“额娘, 这事先缓缓,说不定太后就直接指婚了”雨桐忙打马虎眼。

“对对,我怎么忘你这茬,阿弥陀佛, 愿太后她老人家帮咱们雨桐找户好人家”

一家子的关心总算过去,雨桐把带回来的东西分给每个人,一路上买了不少,再加上她的浑水『摸』鱼,所以,喜塔拉家每人都是兴高采烈。

在家的日子除了陪额尔瑾就是跟一群小侄子侄女玩。大些的教教学问和基本功夫,小的带着玩泥巴抓蚂蚁。偶尔去厨房弄上小半天,端出一桌美食美味。这样的日子随着皇上大婚结束而结束。

“太后懿旨,今喜塔拉.雨桐为人谨慎,处事妥当,为人聪慧,品『性』绝佳。特封为从三品管事嬷嬷,负责畅春园一切事物......”随着太监的宣读,雨桐知道了自己接下来的去处。

告别家人,坐上马车,装上额尔瑾为女儿做的衣裳赶往畅春园。畅春园位于京郊,园子很大。有河有湖,占地上千亩。现在修了两处宅院,主宅是三进带侧院耳房跨院。另一座是三进只带厢房耳房。

园子边上有一排排房屋和院落,一看就是为下人准备。假山树木和花草都长起来,虽然看着是新建的,但已经初具规模。雨桐被直接送到主宅,小安子笑呵呵出来相迎:“雨桐姐”

“先生也过来了吗?”

“是的,正在里面等你”

主院很安静,雨桐直接进到书房,顺治正在写字“回来了?”

“先生好雅兴!看到儿子成亲是不是很开心?”雨桐过去帮他移动宣纸。

“看到他长大我也安心了,这回真的放下了”顺治收完最后一笔,端详自己的字。好像字比以往多了一份超然洒脱,是自己的心境放开了吧!

“先生的字与以往不同了,真是字如其人,人『性』变,字也跟着变了”雨桐道破、顺治会心一笑。然后神『色』安然道:“朕去了承乾宫一趟”

怎么突然提这事?难道还没忘记那个董鄂妃?

“一切还如老样子,没想到时间是最好的『药』。当初我心灰意冷,觉得没了她陪伴此生在无意义。没想到几年下来,我记起她的时候越来越少。你说这人是不是都这样忘情?”

“那不叫忘情,是看开了,是找到了人生更重要的事。如果一个人一直沉『迷』于痛苦,那他还能做什么?那他的一生只能说只为了一个人而活着。先生走过地方多了,看到的人间百态也更多。您说人活着难道只为一个人而活还有什么意义?”

“你没经历过那刻骨铭心的感情不理解,一个人真的投入全部感情,他真的觉得他生来就是为那人而生,那人死了,活着就没意义了。怪只怪我当时『迷』了心智,呵呵!

现在我看来,这样的人让人感动,也让人憎恶,他为了情不顾一切,但这样也伤到了他至亲的人。为了自己不顾他人是何等自私?想想这几年我做的,还有后宫那些花季般的女子,有孩子的还能有个寄托。

那些没孩子的只能孤老在偌大后宫里。想想这是何其残忍的事!我已经跟太皇太后说了,那些没伺候过我的美人答应的能放就放出去。这也算积德行善吧!我决定与你一起种那些粮种,如果能高产,我将让大清子民记住你,让历史记住你”

“先生,可别,做这些不算啥,为大清抛头颅洒热血的何其多?奴婢做的不值一提。主要是奴婢喜欢做,再有奴婢有事做了就没人强迫做不喜欢的”

“谁还会强迫你做不喜欢的?太后不是应允你了吗?”

“例如嫁人啊,基本上奴婢到哪儿都会有人问这个问题,所有奴婢甘愿埋身土地里”

顺治无奈,“这里你最大了,等一下你去见见吴管事,以后有什么事你吩咐,让他找人做就是,不过今年就算了,马上到秋季,明年开春再说”

“谁说没事了?我打算种蔬菜,咱们冬天吃,还可以给宫里送去”雨桐想到了蔬菜大棚,这时候有玻璃了,做这些不难。于是雨桐开始了忙碌,就像顺治说的,她动嘴就行。顺治把她安排到了二进,侧院是一个厨娘和一个小丫头负责日常料理,但是前院是禁止入内的,当然除了她和小安子、护卫。

没人去不等于顺治不出来,雨桐用丹『药』慢慢淡化痘印。唐超不知从哪儿弄了一张面具膜。顺治戴上就是孝庄来了也不会认出来。有了面具,顺治几乎每天出来看雨桐他们干活。庄园里的人只知道他是外面来的艾先生,暂住在庄园。

都是受过训的人,谁也不多话。而这位艾先生很和气,偶尔还会与他们交谈一番。大棚建起来后,已经到了秋季。所有采暖都采用燃煤,棚里开始翻铺肥育秧。雨桐让庄户建了一个养鸡大棚,平时下蛋除了供庄园用,偶尔还能送进宫里。

一进冬季,大家都闲下来。大棚的菜那些庄户人侍弄的越来越好。所以雨桐很少再过问,偶尔过去看看就行。时间多了,雨桐开始重『操』旧业,写字写文。顺治的字那是经过翰林太傅等人亲自指点的,所以指点雨桐很容易。

每天练字成了雨桐的必修课。但是写文她还是用洋人常用的羽『毛』。顺治虽然奇怪,但看她用起来流畅,字更有力也就作罢。雨桐写的第一部小说题材是武侠小说。全文白话,文稿写了二十章后边拿去给顺治看。

“写的什么?”

“小说,俗称话本,虚构的故事,先生没事了可以看看”

“好,没想到咱们的雨桐姑娘还是多才多艺呢,今天吃什么?”

“下雪了,吃锅子吧,宫里送了羊肉和鹿肉来,我去准备一下”

“还真想吃了,你弄出来的总是比别人弄的好吃,再来一些菜。以前就是在宫里也没敢大冬天可劲吃青菜的。今年真是享福了!”

“太皇太后现在隔天就来要菜,内务府是不是要损失一大笔收入?”雨桐笑道。

“他们哪里还敢,苏麻姑姑让人彻查了内务府,抓了两个头头,估计会消停阵子。我正在想怎么增加国库收入,咱们不能光截流,开源才是重点。要是有空就帮皇上想想,你的想法总比我的靠谱。那些商贾之道,我不懂”

“其实任何一个国家的收入主要来自税收,但想让百姓日子好过,就要减负。像土地税、人头税的只能减少,不能增加。当然我说的土地税指的是小百姓,不是大地主。而国库还需要增收,只能另辟途径。

我的建议是除了盐税、矿产等控制外,还可以户部出面做生意。把钱赚到国库,而不是到商人兜里。还有咱们自己可以把货物送出去换回金银等财富。我们很多东西还是很好卖的......”

顺治认真听着,有些听还是听不懂:“雨桐姑娘,请你把整体细节写出来,我想找人仔细研究研究,找到真正可行的路子”

“这个没问题,不过我不专业,觉得在真正的商人面前,就是班门弄斧。咱们从关外进来的可能对商道缺乏研究,但是中原人才济济,历朝出现过很多着名的商家。比如晋商、徽商、浙商等等,他们的思维方式与咱们不同,先生真想赚钱,还是要参考他们的意见。”

“隔行如隔山啊!好了,快去吧,我都饿了!”两人一谈,时间过得飞快。雨桐出来,院外却进来一群人,一看就能知道谁来了。

雨桐笑着迎了出来,先给康熙行了礼:“皇上怎么有空过来?”

“刚下朝,昨听皇祖母说想吃棚子里的西红柿了,朕趁今儿还有空就过来看看”康熙抖落身上的雪进来。顺治正好出来,康熙给顺治行了一个晚辈礼“先生”

顺治只要出来就会带上面具,大家都知道这位是皇上的先生。皇上偶尔过来跟先生讨论时政。

“你们都进屋,我给你们准备锅子去”雨桐笑着出去准备。

梁久功留下站在外面守候,刘长寿、内勒贺跟过去帮忙。两代皇帝落座,顺治把雨桐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她毕竟是女子,真正实施还是靠懂行人。我只给给你一个建议,其实你做得很好了”

“谢谢皇阿玛,您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请雨桐姐帮个忙,我把国内有名的几位商家都召集到一起,让她帮我主持一下,汇总出可行『性』办法。我看地方就选别院,那边现在空置着。这也多亏了您和雨桐姐,近两三年内皇宫没再有人感染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