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行走大宋 > 第170章 叩门问罪(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么重要的天机被韩清说成是鸟卦,这让雍半仙翻了翻白眼,然后说道:“你可曾记得我当初送你一言,你家娘子有富贵命,有红颜薄命?”

“貌似有,别停,继续说!”

“你家娘子会早亡。”

“你家娘子才会早亡,你家娘子全家死光光,你家...”他说了几句就慢慢地没了声息,然后瞪眼瞅了瞅老道。这老道孓然一身,哪有什么娘子?

“你还别不信,老夫送封驳卦象,没有不准的。”

“行吧,你这个老骗子说的煞有其事,但是确实成功的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你的娘子命中劫数为二十八岁,在满二十八的那一年,迎秋时候回病入膏肓。”

“二十八岁?”韩清半张着嘴,似乎有点玩世不恭的样子点点头,然后问道:“哪一位娘子?”

“大『妇』!”

“我肩挑两房,你说的是哪一个?”

“先入者!”

居然是李奕蕾?韩清听了之后半响无语。

“就正官而言,命局中日主身强,比劫林立,财星寥寥无几,此时若有官星制约比劫,就有利于保持命局平衡。一旦伤官出现克害正官,比劫就会因无制而猖獗害人,所以就有了“用之官星不可伤”的道理。若日主身强,比劫叠见,官星无力制服比劫,此时必须依靠财星生官,以化伤官而增加官星之力。”雍半仙徐徐说道:“但你是这世间独有你一人兼有七煞和破军之运,所以财星繁多。”

“我假装听懂了,你继续。”

雍半仙对他这种冒出的各种怪词怪语已经见怪不怪,“你有官杀之命,官为正官,煞为七杀。‘官者棺也,煞者害也’。朝廷一旦封你做官,此身就归了大宋国,政绩好坏只有最后盖棺才能定论。官就是管,为官者若不自律、自检,等待的将是棺也,因此,官和棺材并存,荣耀和牢狱共存。为官者通常梦见棺材就要升官,就是由此而来。”

“我的官命和我娘子有啥关系?”

“老夫刚才说了,就正官而言,你应该是财星寥寥无几,但因有破军之命,财星反而多,且逞拱投之势,既是如此,就要以妻命来抵。”

“按照这么个说法,我官做得越大,钱挣得越多,我娘子死的越快?”韩清听了有些瞪眼:“你这个老骗子,玄玄乎乎的弄一些高深莫测的话哄骗老子?”

“哼!”雍半仙说道:“爱信不信,等你娘子满二十八那一年再看,是否能印证老夫的话!”

“成吧,我就把你这话当真的听!”这句话虽然和先前的那句话一模一样的意思,但是他语气已经变了,刚才那句话说出来是一脸不信的表情,而现在是有些将信将疑。“既然如此,那你告诉我,怎么破解?”

“无解!”雍半仙摇头道。

“无解?那你说个鸡『毛』?”韩清听了之后跳了起来:“倘若你就告诉我说,我家娘子某日会暴毙,也许就能让你恰巧碰对!按照这么个方法,老子比你该封驳卦象灵验,逮着一个人就告诉他,一定活不过百岁,我他娘的就不信这世上有几人能活过百岁的。”

雍半仙不再搭理他,只是闭着眼睛,手中却不断摩梭着铜板。

“赶紧的,说个破解之道。”

韩清看到老雍不言不语,索『性』也火了:“行!你爱说不说!我也不会给你看我那预留的刻版,你就找四果去拼命抢吧,四果的教徒众多,金刚禅、摩尼、明教这些结社的人聚成团,与你道家杀个血流成河,人头打成狗头才好。”他看到老雍睁开了眼睛再看自己,就继续说道:“至于你要给你那师弟修书,那就赶紧写信去吧。既然老子的娘子保不住,官做的大钱挣得多有逑用?干脆让丁谓好生的在朝堂兴风作浪好了。来!来!把你手中铜板给我,老子把这破玩意融了做成铜钱,给我家娃买糖吃。”他说完就走上前去要把那铜板拿回。

“老夫要是给你破解,会折我阳寿啊。”老雍往后闪了闪,把铜板抱得更紧了:“等你那娘子二十七岁那一年,你洗净六枚铜钱,然后割破手腕,滴血于铜钱之上,在子时三刻埋入你家门口那青石之下。”

“这样就破解了?”

“姑且破之。”

韩清默默记下了这个方法,然后用手指比划着指了指老雍说道:“好,信你一回!”

“老夫从不诓人!”

韩清让雍半仙在屋里先坐等,他独自去了后屋地下室,找出那铜板的刻版,这才锁好地下室,出来时候小心翼翼的把掩盖之物遮掩好,再把进入的痕迹一点点的找到消除,这才又回到正堂屋。

“喏,给你!”他把那铜板扔给了老雍。

雍半仙喜形于『色』,急忙把那块铜板对接上,仔细看了半天又突然想到什么似得,抬起头问道:“你怎么想到要做刻版?”

“不瞒你说,我刻了几十套,打算有人要就的话,我就讹他个百八十万贯。”

他的这话让雍半仙气的须发皆张:“中棠,你千万不可这么做!”

“行了行了!逗你玩玩。既然你拿到这铜板,那么就在我这韩家庄子久住些时日,等虎吞狼之后,你爱逑去哪就去哪。”韩清面『色』庄重的说道:“这些日子我自会安排有人每天给你送来膳食。”

雍半仙盯着韩清看了半响,叹口气说道:“小友做事越来慎重,老夫答应你了,不过你也要答应老夫一件事!”

“又有啥幺蛾子?”

“保我师弟一命!”

“我尽量想办法!”

这就是当初韩清答应雍半仙之事,等到雷允恭擅自挪陵之事被揭『露』出来,软禁的雍半仙也被韩清从韩家庄子给放了出来。

这雍半仙得到梦寐以求的铜板之后,一直不闻窗外事,只是潜心研磨这铜板之奥秘,等到今天诏令一下,说是要把邢中和刺配沙门岛,老雍一下就急了,撒丫子就奔到韩清府上问罪。

“刺配沙门岛而已,你慌个鸡『毛』?”

“中棠,你这娃子真是心大,你真的不知道沙门岛的厉害?”

这雍半仙之所以如此紧张,是因为有宋一朝,刺配沙门岛是最让人恐惧的刑罚!

《水浒传》第七十二回,玉麒麟卢俊义遭管家李固陷害,被脊杖四十,刺配沙门岛。《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中有“刺配沙门岛”记录的除了卢俊义还有一个铁面孔目裴宣。

沙门岛不仅在《水浒传》提及,正史的《宋史》也提到它,而且都记载在山东登州府。清初顾祖禹的《二十一史方舆纪要》记载的很明确:“(登州)府西北六十里海中,海舟行者,必泊此避风,五代时,置沙门寨。”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载得更具体:“沙门岛,在山东蓬莱县西北六十里。”

北宋登州府即今山东蓬莱,北宋沙门岛即今庙岛群岛中的庙岛。从五代到元代,这个岛一直被当做监狱使用。庙岛的由来据说是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岛上渔人为求海神保佑,在沙门岛凤凰山前修建了天后宫, 又称娘娘庙,至清始称庙岛。

据记载,五代后汉乾佑三年(950年),一因城池失守的节度副使被流放到此地,由此开端,沙门岛成为重犯的流放地。十几年后北宋建立伊始的建隆三年起,宋太祖赵匡胤下令将罪犯配流沙门岛。宋史.刑法志》记载:“配隶重者沙门岛寨,其次岭表,其次三千里至邻州。”即犯下死罪赦免者,要送到沙门岛受罚。沙门岛算是刺配最差的去处。

除沙门岛外,通州岛(今上海崇明岛)和琼州(海南岛)等海岛也是宋代发配犯人之地。

据宋史记载:“犯死罪获贷者,多配隶登州沙门岛及通州海岛,皆有屯兵使者领护”,“初,『妇』人有罪至流,亦执针配役。至是,诏罢免之。始令杂犯至死贷命者,勿流沙门岛,止隶诸州牢城”。即死罪赦免者,甚至『妇』女犯罪开始也往沙门岛送。后来沙门岛也开始作为重罪官员的发配地。

宋代的“刺配”是按所犯罪行的轻重分为刺配本州、邻州、五百里、一千里、两千里、三千里及沙门岛等不同等级,而沙门岛则是其中的最高等级。囚犯在去沙门岛行前即烙上了“刺配沙门岛”字样。到达沙门岛后,即被岛上驻军昼夜看押服工役,多是养马、造船等工役。有囚犯受不了岛上之苦,也有逃跑行为。

在宋代,劳动改造的场所一般称牢城营。《水浒传》中也多次提到,比如武松就是被发配到孟州牢城营。牢城营就和现在监狱差不多,都是将犯人限制在高墙里面进行强制劳动,并有兵丁守卫。

北宋时沙门岛属蓬莱县沙门寨地,其牢城营即叫“沙门寨”,沙门寨的寨主即是监狱长。官方称谓叫监押,是沙门岛的总负责人。

根据律令,他不但要受提点五岛使臣察举,还要受京东路提点刑狱使辖制。(沙门寨监押不得挟私怨害流人,委提点五岛使臣常察举之。违者具事以闻,重寘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