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行走大宋 > 第107章 京畿蝗(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打开手机看了看里面的照片和视频,一张张翻看完之后,才关了机,把背包里所有东西全部放在了箱子里,然后上了锁。

做完这一切之后,才重新坐上马车往城里赶,进城时候在路边店里吃了晚饭。

等回到家里也是很晚了,李奕蕾看到郎君回来,立刻站起来问问郎君是否吃过饭,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之后,就重新坐了下来,在桌子上写写画画。

“郎君你这故事很是有意思,一个放牛娃去河边偷人家衣服,那七仙女也不恼还就嫁给了他,这故事有些不合情理!”李奕蕾笑道。

“故事就是人编的,那你可以做个改动,让故事合情合理一些!”

“奴家听说过这个故事的!”李奕蕾说道:“和你的这不一样!”

韩清笑了笑,这七仙女与董永的故事早在东汉时期开始流传,只不过那时候故事版本还是这样,当初的说法是董永藏了七仙女的衣服,七仙女没办法飞回天庭,只好与他做了夫妻,后来王母娘娘来搭救,七仙女拿到了恢复法力的衣服,抱着孩子二话不说就飞走了。

只是这故事经过不断地传送和改编,现在变成了七仙女看到董永孝顺,为人善良,就和他做了夫妻,王母娘娘下凡来棒打鸳鸯,活活拆散二人的故事了。

夫妻俩在榻上又聊了一会儿,晚上熄了灯之后又你侬我侬的柔情蜜意一回。

听到里屋李奕蕾的叫声,月儿和巧儿俩人起初是羞红了脸,后来这种声音已经是经常地能听到,就也习以为常了。

“现在姐姐已经不再整日哭泣,还能和郎君这般恩爱,感谢上苍!”巧儿说道。

“前些日子老爷一家人来看望,看到姐姐这般活泼,也是极为的高兴呢!”

“太婆现在整日念叨,不知何时能报上重孙呢!”巧儿说道。

“那就看郎君的这些日子够不够努力用功了!”

七月份底的时候,南京书院来了人,乃是戚主院与越凉公,这二人进宫见了官家,是来要赐额的。

官家与两位老夫子好生详谈之后,赐了额与二人,令两位老夫子万般欢喜。

韩清与仇如海在监察院闲聊时候,就听见外面说有人求见,看见是两位老夫子,韩清急忙给看座。

这俩人都是有官身的,所以来皇宫也是能走动的,这个时期把文人看得比较重,所以两位老者没费多大功夫就找到了这里。

俩人先是和韩清道贺,祝贺他考中了进士,并做了探花郎,然后又笑称赞他果然不负重托,给南京书院争了光,并让书院获得了官家的亲笔赐额。

韩清谦虚一番之后,对两位老者说道:“学生不才,恰巧也正有要事需要戚主院和越凉公帮忙。”

国子监已经修缮的要完工了,短短七八月功夫其实就是把门窗都更换了一下,然后把以前的馔堂和讲学官做了重新的休整,倒也不是多大工程。

国子监经过重新修缮之后,官家特地带着刘娥去看了一圈,然后就让国子监祭酒把这里振兴起来,现在的国子监就是个考试院,实在是浪费。

国子监祭酒本来在自己的位子上每天乐逍遥,突然被官家安排了个这样的差事,心中就有些打鼓,后来他专门去了监察院找韩清,因为这事是你小子搞出来的,好端端的修什么国子监,既然把官家召来了,弄了个这样的差事,你小子也别跑,有事一起扛!

这国子监祭酒属于是从四品,按理说管不着监察院的事儿,何况谭河是御史中丞,乃是从三品的官阶,但是这俩人因为是儿女亲家,所以老谭二话不说,让这个没事找事的家伙也帮着想办法。

韩清这才知道自己的一片好心居然不被别人认可,只好自己想办法,哪知这戚主院与越凉公就恰巧来到了。

“韩清你的想法是让我和越凉公来这国子监吗?”戚主院有些听不太明白。

“非也!”韩清解释道:“我只是希望戚主院能够说动您的老友,来这国子监任教,同时也把南京书院的那一套方法搬过来,让这国子监能够振兴起来!”

“事情是个好事情,可是办起来需要很长的时日的!”戚主院说道。

“这倒是没关系,只要打算去做了,就不在乎能有多少时日了。”韩清笑道:“届时您和越凉公可是能在京城中的国子监有着重重的一笔!”

两位老夫子听罢这话,欣然而去,临走时候会告诉他,会经常书信与他,告诉他进度。

看到二人走后,仇如海笑着看着他说道:“中棠你『操』劳的事情比较多,可是要注意身体哟!”

“这是给自己找了个事,唉!”他叹口气说道。

“先别管那事了,把手中的事情忙完再说吧!”仇如海指了指案子上那些文书说道。

仇如海所说的事,乃是这两天京城里闹得人心惶惶的大事--百年不见的蝗虫灾!

在六月份的时候,蝗灾就已经开始了。先是从是京城附近,紧接着京东、京西、陕西、河北等路也迅速告急灾情,这蝗虫铺天盖地,迅速的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多半个国家。

官家看到这样的情形,拿出来的举措居然依旧是不问苍生问鬼神,建坛,祈愿。

官家既然信封神灵,那么下面的官员有样学样,于是乎各地捷报频传,有的官员送来的邸报说本地的蝗虫都不吃庄稼了,都在吃树枝树叶,还有的官员说本地的蝗虫出行不利,被大雨给淋着了,死尸满地,多达几千斛!

最为让人乍舌的是东京城周围的几个县,因为距离京城不远,也是离着法坛最近,于是纷纷来报说附近的蝗虫纷纷绝食,自行死亡!

谭河知道了此事大怒,站在仇如海和韩清面前气急败坏的说道:“你们谁可曾听说过蝗虫绝食自行死亡?这蝗虫还能够畏罪『自杀』不成?”

等他派人去了解了情况之后才知道,各地官员对蝗虫根本没有多少理会,皆是在玩弄着神灵的把戏。这让他愤怒无比,随即让仇如海列出这些传假消息的官员名单,要在朝会上弹劾。

韩清和仇如海整理了一些官员的话语,分门别类对各个地方的话语作了注释,然后交给了谭河。

在朝会上,等一些官员还在讲述自己地区的蝗虫纷纷死亡的时候,谭河发动起了攻势。

首先针对于各地的灾情做了大致的汇总,然后就对着那几个官员做了责问,并且明确指出对方并不把灾情放在眼里,现在各地都是急报?既然蝗虫纷纷死亡,这些急报为何还这么多?

官员被问的哑口无言,就辩解说自己的信息要比谭河的信息准,并反咬一口说谭河无事生非,明明看见官家建坛祈愿,还说蝗灾严重,这分明就是说官家的祈愿不灵。

朝堂上吵得不亦乐乎的时候,雷允恭甩了几下鞭子,众人又静了下来。

官家只是面『色』平静的看了看下面,并未作过多言语,过了没多久就宣了退朝。

谭河气冲冲的下了朝,在别的院里吼了一通,然后又来到监察院,坐在韩清的位置上痛骂那些欺上瞒下的官员。

等谭河骂完之后,又起身出去了。

韩清和仇如海俩人像是苦笑了一下,然后继续整理着案子上的文件。

没过多久晏殊来找他,主要是商量拒马河故事中契丹人的安置,经过考虑,他也觉得在辽国搭个影剧院的台子不靠谱,所以来和韩清商量,这大戏只是在东京城演,但是演的过程中要培育一帮契丹人,到时候这帮人回去能不能搞定就不管了。

韩清听了这话,觉得这样倒是没问题,只是这里面排练起来各种道具,还有人员的薪水是不是要有人会账啊?

晏殊听到韩清的这句问话,愣愣地看了看韩清,然后说道:“这大戏可是在你影剧院里演,所得收入难道不是归你影剧院吗?”

“晏翰林有所不知,影剧院本来就排好了演出的制单,这制单上早早就列出了大中祥符九年的所有戏,可是这冷不丁的要冒出一个新的戏,可就打『乱』了我影剧院的所有部署了。”

“那又如何?”晏殊问道。

“打『乱』了部署,那我影剧院大戏就要往后拖延了,拖延了之后就没有赚头了,全都在忙着这拒马河的戏,谁还去顾得上排练新戏啊?”

“那中棠的意思是?”

“既然辽国提出的这想法,至少要给一些人事支持吧?”

“人事?”晏殊笑道:“中棠打算要多少?”

“给个百八十万贯我也不嫌多,给个...”

“中棠,莫要胡说!”晏殊听到这里打断他,哈哈一笑拍了拍他胳膊说道:“你可知道我大宋每年给这契丹多少岁币?连钱带绢总共才三十万贯,你这张口要百万贯?”

“我就是这么一说而已!”他笑了笑说道。

“那辽国使臣说了,可以给一些人事,只不过具体多少还有待商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