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行走大宋 > 第100章 新愁旧怨,入得朝会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0章 新愁旧怨,入得朝会避

下午时分他把背包取出来,打算转移到城外的庄子里,那里的房屋建造有不少是纯砖瓦的,可是看了看天『色』有些晚了,就暂时还把背包放进了暗格里。

等他回到宅子里已是晚上,和太婆随口聊了几句,就回到了后院自己的房里。

李奕蕾正在和巧儿月儿俩人说着话,看到他回来,就站起来问他是否吃了,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之后,两位婢女就回到了自己的外屋。

“影剧院进了蟊贼!”他说道。

“你着急的和人出去,就是忙这件事吧?可是有伤着人吗?”

“有几个人受了伤!”

“严重吗?”

“不严重!”

“损失什么了吗?”

“没有!而且蟊贼也没抓住,都跑了!”

听到没什么损失,李奕蕾放下了心,然后俩人就这样默默坐着。

“不早了,你先睡吧!”韩清打破了沉默。

“郎君也早点休息吧,忙了一天了!”

“我还要写一些剧本,你先睡吧!”他站了起来走到外屋,点燃了蜡盏。

就在他桌子上书写剧本的时候,李奕蕾傻坐在榻上,此时有些羞得无地自容。因为新婚的夫君似乎对自己没有一点的冲动,成亲之前娘和姑姑给自己讲过,刚结婚的男子如狼似虎,可是这韩清居然没有半点反应。

她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在榻上无声的哭泣,哭着哭着就想起了爹娘,只有自己最亲的人才会疼爱自己啊!

韩清坐在外屋,写了一点点东西就没法动笔了,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有这样的举动,新婚之夜第一晚喝醉了,情有可原,可是第二晚还这样的话,那就说不过去了。

他叹了口气,收拾后笔墨纸砚,吹了蜡烛就回到了卧房。

看到李奕蕾还是坐在榻上,就问道:“你怎么还不睡?”

“中棠,你若是不喜欢我,当初拒了这门亲事即可,为何要这般?”李奕蕾轻声问道。

“那有什么不喜欢!”他脱了外衣之后说道:“有句话叫做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你怎么了?”

看到李奕蕾眼圈里还含着泪,他有些于心不忍了,就轻轻地揽过她的身子说道:“怪我冷落了我的小娘子,我这里赔不是了!”

“夫君有自己的主意,何必看奴家的脸『色』!”

“自己有主意也需要和娘子商量的!”他搂着李奕蕾躺倒在床上说道:“莫要哭了,你夫君赔不是了!良辰不能虚度!”

李奕蕾被他搂在怀里,似乎有了一种依靠,有些羞涩的躲在他怀里。

他轻轻地脱下了她的外衣,看到曼妙的身姿,心里不禁也有了强烈的想法。

“郎君一直喜欢丁婳,奴家知道!”

李奕蕾的冷不丁的冒出了这句话,让他停止了动作,心中翻腾的烈焰似乎是立即被断了火源一般。

她说完这句话之后坐了起来,看着韩清说道:“可是丁婳已经嫁做人『妇』,郎君你还有什么妄想吗?”

“你从哪里看出来我还有妄想?”韩清有些丧气的说道。

“你跨马游街的时候,与丁婳四目相对,那种表情,让奴家永远也忘不了!”李奕蕾低声说道。

他听到这句话,再也没有了一点的兴致,拉起被子盖在身上说道:“熄了灯睡吧!明天还要三朝暖女呢!”

俩人就这样一夜无话。

第二天,李宗简夫『妇』二人带着礼物来到了韩清家里。礼物中有彩缎、油蜜、蒸饼,这意味着让小两口蜜里调油之意。

宋代婚嫁礼仪中,新婚夫『妇』结婚后第三天,就要有个三朝礼,女方家来人到女婿家做客,并要些礼物,看望女儿的方式叫做“暖女”。

夫『妇』俩拉着女儿问东问西,并和太婆聊聊家常。

小夫妻俩虽然正在别杠子,但是大面上却是装成很恩爱的影子,作为女婿,他和岳父讨论了一些朝堂里的是是非非。

李夫人看着女儿表情似乎有些奇怪,把李奕蕾叫到跟前,盯着眉『毛』看了看,等她伸出小拇指伸到女儿的耳垂后面试了试之后,就惊疑的看着韩清,似乎有什么心事要问一样。

临到快要午饭时候,夫『妇』俩告辞而去,按照习俗,这个时候不能在女婿家吃饭,要等着“会郎”时候才能好好坐下来把酒言欢。

“那韩清,似乎有些不大对头!”李夫人说道。

“怎么了?”李宗简问道。

“貌似咱家女儿...还没有行那周公之礼!”

“怎么看得出?”李宗简听了十分好奇。

“我也不能确定,只是总感觉有些不对头!”

“不能确定,不要妄自猜测!”

“但愿不是我想的那样,若是那韩清有什么隐疾,那可就耽误了咱女儿的终生了!”

“不会真的如此吧!”李宗简皱了皱眉头说道。

韩清看到李宗简夫『妇』走了之后,就让巧儿给准备自己明天上朝的衣物。看了看坐在屋里坐女红的李奕蕾,就叹了口气出了家门。

街上晃『荡』了两圈觉着没意思,就骑着马去了麦秸巷,聚蚨钱庄现在每日营业额都能超过前一天,办理存储的人已经越来越多。

起初钱庄刚开业时候,很多人是来看新鲜的,这种装修理念完全超越这个时代的认知。

屋子的窗户装的是透明的平板琉璃,假玉外面是一铁栅栏窗,蜡烛一般粗的钢棍让人看了就觉得十分的安全。屋子里大堂处并排放着两排座椅,和影剧院的座椅一模一样,座椅对面就是钢铁栅栏的平板琉璃,里面坐着收钱和开具文书的人。

旁边还有几个很小的屋子,上面有门牌写着“大客户室”。

办理自己的存钱业务时候,是坐在收钱人的对面,隔着铁栅栏和琉璃,能够看着屋里的一举一动,很是让人新鲜。

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为吸引人的是将家里钱财存入到这钱庄,居然能获利?这可是刷新了人们对这里的认知。

有的人就是抱着试一试的目的,存了二十贯钱,过了十天就要取出来,想不到根据里面的人核算之后,真的能获利好几文钱,这一下就让聚蚨钱庄的名号传开了,麦秸巷周围的百姓都是抱着试试目的,来这里存个百八十贯,就想看看月底能获利多少。

他和张万财坐在三楼上喝着茶,聊了最近的业务情况,看到张万财有些头发花白了,也是感叹这老张耗神耗力不少。

俩人聊到下午,又对目前的资金使用作了详细的商定,然后才分开。

晚上睡觉的时候,他苦笑了一下,这样别别扭扭的新婚,是不是就自己能碰上。

二人依旧是和衣而睡,只是睡前随便聊了几句话,然后就熄了灯。

上朝的日子终于来了!

他天不亮就要爬起来,收拾完之后,吃点早餐就坐上马车到了右升龙门,结果被士兵挡了回去,因为左、右升龙门仅为官员出入大庆殿之用,若是要早朝只能顺着左、右掖门大街到东西华门大街,再进入有关宫殿。(注1)

他直骂自己没脑子,居然事先不打听清楚,平日里看到官员出入左右升龙门,还以为这就是日常的上班通道呢。

等他急急忙忙到了右掖门,下了马车跑进去,才发现自己来的并不是很晚,文武百官还正在往殿外广场聚合呢。

看到王钦若走来,韩清就转过了身子在旁边拱手作揖。

“探花郎今日上朝了?呵呵!很好很好!”王钦若笑了笑,然后径直走到了队伍的前面。

他在队伍里找了半天,没看见陈三和王从益等纨绔,只能看见这些人的老爹在眼前打晃。

等过了一会儿,李迪、晏殊、陈彭年、王旦、马知节等人先后走到了队伍中。

这两边的队伍泾渭分明,文官站在右侧,武官站在左侧,两边的人只是在自己队伍里找人低声聊天,从不跨界伸着脖子和对面的人交谈。

这时候就看见远处走来了丁谓,韩清看到他之后,心里一时有很多感慨,看到丁谓走近,他拱了拱手说道:“丁相公早!”

丁谓本来是低着头正在往队伍里走,猛然听到有人打招呼,立刻停住了身子,看到是韩清,他眼神中有种惊奇,然后这种惊奇慢慢的变成了一种慈祥,笑了笑点点头道:“探花郎今日是第一天上朝吧?”

“是!”

“不错!”丁谓笑笑道:“年轻真好!”他说完就也走到了队伍前排站定。

紧接着是蔡齐和萧贯俩人急急忙忙的跑来,他有些不满的说道:“怎么才来?”

“走错了门!”俩人解释了一下。

“赶紧站好,一会儿就要进殿了!”他说道。

他现在是殿中侍御史,专门负责纠察百官的失仪,所以现在就要赶紧入戏。

这三人虽然是新科的状元榜眼和探花,但是众人也就是图个新鲜,刚开始叫状元郎什么的,过了几天依旧就是平常人,因为百官里的状元多的是,某年的状元某年的榜眼,当初也是风风光光过。

韩清看了看周围的官员越聚越多,很多人都是认识的,因为去看戏的官员非常多,有的看到他笑笑,他也只好回笑一下。

1据宇文懋昭《大金国志》卷三十三记载:“自左掖门向西三十步,横入一门,号为左升龙门,入此门,即大庆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