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行走大宋 > 第60章 东窗定计是何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通华寺?”李小乙扬起头想了想就说道:“谢韩承事告知!”

“既然如此,那就劳小乙哥费心了!”

“好说好说!”

等他回到影剧院之后,让人叫了快马驿站的人来。

矛弘义押纲去了山西,现在快马驿站坐镇的是李克。

听完韩清的叙说之后,李克想了想就问韩清怎么办,光是这样等着人家出招不是事儿。

“琴肆的赵二郎和马五都已经归到你快马驿站了,这二人当初帮琴肆做了不少安保的事项,笼络了不少地痞无赖。”韩清想了想就说道:“你让这二人收集一下慎从吉最近的消息,看看和什么人接触过!”

“东家你觉得有人挑唆?”

“我觉得是,但我想不到是谁,也许我猜错了?”韩清想了想就说道:“我和这慎从吉根本不认识,无冤无仇的何必和我过不去?”

李克和韩清都没有想到是姜伯离等人的计谋,因为他俩一直以为这俩人还在开封府大牢里蹲着,哪知道已经被慎从吉给放了出来。

“我这就安排人去盯着!”李克拱手说道。

“不要被发现,换着人盯!此事一定要密不透风,否则要吃挂落!”

“明白!”李克笑笑说道:“为确保万一,我亲自去办!东家忘了我是什么出身吗?”

“也好!辛苦李大哥了!”

年前没弄什么大戏,就靠着《梁祝》和《搭错车》吸引着客户,还有就是周慕晴的情景剧。鉴于那帮契丹人积极地跑龙套,影剧院倒是十分的热闹。

王从益带着一帮纨绔来找他,庆祝自己不再受老爹责骂,因为他通过父亲的萌补做了太常寺奉礼郎。

荫补也称为恩荫或奏荐,凡是宗亲国戚,文武官员的子孙、亲属甚至门客,都有机会获授官职。这一项制度在汉、唐都有,宋代也继续沿用。

恩荫授官的时机,在三年一次的郊祀或明堂大礼的时候,称为大礼荫补或郊祀荫补,这是最主要的一种。

有在中高级文武官员致仕的时候,称为致仕荫补;后妃、宗室、中高级文武官员去世之前,也可以遗表向朝廷奏荐,称为遗表荫补;下级官员也享有这项权利,中下级官员如果因为作战、捕盗而死亡,同样可以奏荐,称为死事荫补。

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是在皇帝生日的时候,称为圣节荫补。荫补的对象包括兄弟、子孙、异姓亲属,高官甚至可以荫补门客、医人。每人荫补的人数也没有一定,多的可以到一二十人。

十二月二十三日是官家生日,也就是圣诞节,王钦若挑了个官家心情愉悦时机提了自己的儿子,官家于是下诏,萌补王从益为太常寺奉礼郎。

这货既然有了官职,就拉着众人出来喝酒,韩清带着月茹一道参加了酒宴。

席间众人嘻嘻哈哈的行着酒令开着玩笑,月茹私下里给韩清说他觉得这帮朋友比起那帮同窗好友来说更好玩。

韩清听了这话想了想,这帮家伙都是『性』情中人,吃喝嫖赌都俱全,虽然在这个宋朝时期官二代都是规规矩矩的有着自己的『操』守,可是私下里的各种行径都加似乎都有。

“现在有了官职了,辅休兄敢不敢上街抢个民女?”韩清一句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陈三最先有官职,让这厮先带头!”王从益指着陈思睿说道。

“我官职不够早,还是让最先有官职的人带头吧!”陈思睿说完指了指韩清。

“老子已经抢了一个了!”韩清喝得有点多,把月茹拉了过来给大家说道:“这是老子从草原上抢来一美丽小娘子,你们抢一个我看看!”

“萧小娘子是被抢来的吗?”邓子豪说道:“别给自己脸上贴金!”

“月茹,你给大家说,你是不是我抢来的!”韩清笑着说道。

“我家郎君出使辽国,看到我之后就把我抢到了你们南朝!”月茹十分配合的说道:“草原上美丽小娘子多得是,很喜欢你们南朝的汉家儿郎,你们有本事也去抢啊?”

“我倒是想抢来着,可惜啊,没这个胆子啊!”邓子豪一句话惹得大家又哈哈笑了起来。

“和你长得一模一样的那小娘子呢?”王从益笑道:“她若是在,我就给他『吟』诗作赋!”

“人家要真是在这里,你肯定不敢!”韩清笑着说道:“典型的酒壮怂人胆!”

华灯初上,韩清带着月茹与众人告别,走在大街上默默不语。

月茹看到韩清的样子有些颓废,就问他可是有什么心事。

韩清把拉他进了马车,将她拥入怀里吻了吻她就说道:“最近有些事情需要处理,或许要花费点周折,你莫要怪我!”

“和你在的每一天,我都是开心之极!”月茹看着韩清说道:“郎君,你若是有什么事,放心大胆的去做,实在不成就和我去草原!”

韩清笑了笑,将她紧紧的搂在怀里。

他现在最怕过年,每当这个节日的来临,他都要独自一人打开手机,看看老婆和孩子的照片,然后就不断地和自己说话,他认为自己依旧在大宋只是个过客,并非归人。

大年夜的时候,宅子里闹哄哄的来了一大群人,戚氏、竹娘带着秀儿、季芳华和顾若兮带着婢女、众位学子们、还有快马驿站一些单身汉们都在韩清家里一起守岁。

吉成蔡齐等众位学子因为马上面临应试,所以都在一直久居京城。

在这个时期的守岁按照习惯是有孩子守,可是『乱』哄哄的一大帮人吃吃喝喝,席间有各个人等都出来献艺。

季芳华和顾若兮唱了自己演的大戏的主题曲,其他汉子们唱了一些家乡小调,竹娘当众表扬了燕尾镖的百步穿杨,戚氏则是给大家耍起了拨浪鼓。

太婆整晚乐的合不拢嘴,吃饭都是多吃了一碗。等到闹得差不多时候,太婆拉开自己身边的大箱子,给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发了厚厚的大红包。

半夜的时候,两位行首都各自坐着马车回去了,其余的好汉们吃醉了酒就一帮人出去上街玩耍。

竹娘和秀儿以及戚氏等人围坐在太婆跟前聊天。

“有道是‘懒『妇』思正月,馋『妇』思寒食’,大年初一时候女人切记不能拿针线的。”太婆唠唠叨叨说道。

这个时期的娱乐工具是叶子牌,共有四种花『色』,分别为文钱、百子、万贯和十万贯。

依菱去找出叶子牌,于是几人开是在炉子边喝着熟水,边说边笑的打着叶子牌。

韩清到了另一个屋里坐下,正思考着这两天得到的消息。

“山匪,本来今天是大年夜,不该给你讲这些,但是不说不行。”蔡齐走到韩清跟前悄悄说道:“从南城那边开始,有人开始传几句歌谣了。”

“我知道!”韩清四下瞅了瞅低声说道:“赵氏孤儿真好戏,弑君亦可称为帝。想要腾龙高架起,马行街上看大剧!”

“你知道?”蔡齐担心地说道:“这几句荒诞不经的歌谣,可是掐中了你的命门啊!我特意找人打听了一下,你这影剧院以前上演过赵氏孤儿的。”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韩清压低了声音说道:“有人非要和你过不去,你也拦不住不是?”

“你怎么就跟没事人一样?”蔡齐急道:“这可不是说着玩的,也不是可大可小的事!”

“莫要告诉秀儿,否则竹娘一定会知道!”韩清半躺在一个摇椅上晃『荡』着说道。

这椅子是他让姚师傅特意打造的,然后这椅子慢慢地就在京城火了起来,几乎有钱人家都要买这么一两把椅子放在家里。

这时候旁边的屋子里传来太婆笑声:“你们莫要专门讨我的欢心,为何总是我赢钱?”

“太婆吉人自有天相,所以赢得多。”戚氏在旁边笑着说道。

“既然如此,那我老太婆定要好生输一输,反正输给的是自家人!”太婆开心的笑道。

“你打算怎么办?”蔡齐低声问道。

“阴谋之事就只能在阴暗的角落里滋生,这种事不能见光!”韩清说道:“我现在正在考虑是以阴对阴,还是把这事放在阳光下晒一晒的问题。”

“你有对策了?”蔡齐说道:“知道是何人所为吗?”

“尚不知道这慎从吉为何要这般做,或许是想杀人立威?”

大年初一的时候,东京城里此时出现了一桩怪事。

有不少人举着厚厚一摞的纸张沿街派发,路人纷纷接过来打开翻看。

只见那纸张上有四个大字“汴京舆情报”。众人不明就里,就顺着这大纸往下看。

舆情里先是说了东京城里的蔡河设置了蔡和锁,这种管理方式确实有效的加强了安全以及来往船只的疏通。

再往下看就是说到了荣王宅大火令皇宫损失惨重,从建筑的角度来看,这场大火是如何能够蔓延肆虐的如此凶猛,并在文中着重提及的一些防火知识。

第三篇文章就有些意思了,文中一个叫落月的人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事情,并根据此事谈到自己曾在汴京影剧院看到过这部大戏,感叹影剧院能够重现当时的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