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行走大宋 > 第39章 细说祝融之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宋皇宫之内,官家正在和刘娥在柔仪宫哄着太子赵受益。

“官家端的是眼神如炬,那小猴子居然夺得了别头解元。”刘娥赞赏道:“我本以为他也就是那把聪明用到敛财上,想不到真的能中了解元,这真是离不开官家的教诲啊。”

“他聪明才智应用到哪里都是令人耳目一新。”官家牵着赵受益的小手在殿里练习走了几步又走了回来,把太子抱在自己怀里说道:“但愿这韩清能成为我儿将来的肱骨之臣。”

“这小猴子最近让人又从宫里借了一些家具。”刘娥笑『吟』『吟』的说道:“说是要演姜子牙封神榜。”

“他又弄暴君纣王的戏?”官家停顿了一下说道:“也好,让世人知道纣王的统治是如何的残暴。”

“相比之下才能证明官家你的为政是多们的开明,所以这小猴子弄得戏,我很支持。”刘娥说道。

“你莫要给他大戏里添加什么祝福的话。”官家想起台谏官口诛笔伐的事情就头痛,“让御史台的人知道了又是要说道一番。”

“我根本不用说什么,他就能把这声势造的很大。”刘娥说道:“他影剧院里聚集了那么多勾栏瓦舍的人,光是说宫里给提供了家具这事就能让看官们有着很大的好奇心。”

“他上次把那刺客的兵刃换成了党项的之后,现在国信所经常能接到党项来报,说是契丹派人常去找他们勒索,叫苦不迭。”官家说道。

“此举确实是帮我大宋避开了与契丹的纷争,否则契丹用此举来勒索我大宋,定是也不会有好相与的。”刘娥说道:“能有这番灵动的心思,这猴子也确实值得称道。”

“契丹本意欲向高丽索要七彩九转琉璃玉净瓶,这更是有了借口,以高丽滋生事端刺杀使臣为由,攻下了高丽不少的地方。”

“七彩九转琉璃玉净瓶究竟是什么宝贝?引得契丹举全国之力要攻打高丽?”刘娥不解的问道。

“听契丹使臣说,这玉净瓶能生出千变万化的颜『色』,且薄如蝉翼。”官家思量了半晌说道:“至于究竟是何等绚丽,我也是不曾见过。”

刘娥听了也是搞不清楚这宝贝究竟有多神奇。

“太子该读书了,你不是正在安排丁谓建资善堂吗?我看那小猴子搞得影剧院茅房挺不错,不如也给资善堂弄一个吧?很新奇!”(注1)

“也好!”官家想起那新颖的茅房就微微一笑答应了。

在一个阴天的早晨,韩清正在家里和依菱吃早餐,太婆在旁边絮絮叨叨的说着韩家以往的事情,就听见有人叫门。

打开门看到来人比较面熟,问了一下才想起来是丁谓的马车夫。

马车夫来告诉韩清,一个时辰后丁相公要去影剧院,有要事相谈。

韩清听了之后,想了想就说随后就到。

等他到了影剧院,顾若兮走了过来和他商谈剧本,韩清给她弄了个《孟姜女》的故事,现在还在筹划阶段。

“中棠今日可是来查看影剧院排练?”顾若兮问道。

“是丁相公约我谈事。”

“丁相公约你谈事?来这里?”顾若兮惊奇地问道。

“其实若是谈事,本可以去政事堂或者他家里,只不过这老官儿主动要来这里,估计是来看你们这些仙子的。”

顾若兮听到韩清称呼丁谓为老官儿,就有些发笑。现如今人们称呼宫内的宦官为大官,若是称呼老官儿,那岂不是老宦官?

“中棠莫要为其他事所困扰,希望你有个好心情。”顾若兮话中有话的说道。

“谢谢。”

丁谓过了一会儿到了影剧院,韩清则是在大门口迎接进来领他上了包厢。

“好久没再来你这影剧院,据说最近又上了新的大戏。”丁谓笑呵呵地说道。

“丁相公忙于修建宫殿,定是忙得脱不开身,所以来我这影剧院的机会定是少了许多。”

“我此次前来是和你要商谈一下,能否把你那新颖的茅房营造在皇宫里。”丁谓看着舞台上排练的众人说道:“宫殿修建已经从你这里采够了大量的物品,这次是太子修建读书讲学的资善堂,刘皇后看中了影剧院的茅房,要把这茅房也修建到资善堂里。”

“说到修建宫殿,下官一直还曾未感谢丁相公。”

“谢我什么?”

“谢丁相公为我洗脱与那韩小姐(注2)的关系。”

“你本来就和那作死之人没任何关系,老夫只是实话实说而已。”

韩清在和丁谓的讲话里,提到了韩小姐和修建宫殿,这就涉及到四月份的那场惊天动地的大火了。

这场大火被很多史学家称之为宋代最为昂贵的一场火灾。

事情要从大中祥符八年的四月说起。

北宋皇宫在建造时,因为旁边的邻居不愿搬迁,所以从建造布局一开始就是斜搭如积木的感觉。

在这斜搭积木群的东北角有一片居住区,这片居住区都是赵家的龙子龙孙居住,也就是皇子居住区。

东行南起第一位是雍王赵元份(太宗第四子)宅,第二位是相王赵元偓(太宗第六子)宅,第三位是南阳郡王宅。

北宋有多位南阳郡王,第一代南阳郡王赵惟吉此时已去世五年,而且他是太祖之孙,且在外任职多年,按理说不常住在宫中。

西行南起第一位是兖王赵元杰(太宗第五子)宅,第二位是曹王赵元偁(太宗第七子)宅。

赵元偁已于大中祥符七年去世,季芳华因此还伤感了很久。

西行南起第三位是就是荣王宅了,荣王赵元俨乃是太宗第八子,当今官家的弟弟。

赵元俨因为排行第八,人们戏称他为八大王。他在朝内外、国内外、宗室内外、民间百姓,老幼『妇』孺皆知其大名。

他的名声能和三国里威震逍遥津的张辽有的一拼,“燕冀小儿夜啼,其家必警之曰:‘八大王来也。’其畏之如此”。也就是说有小儿止啼的功效。

八大王虽然手段凌厉,但是对居家内人却是管理有些松散。

八大王的宅子里有位掌茶酒的宫人韩小姐,因为体态婀娜而又生『性』风流,慢慢的就和亲事官孟贵私通好上了。

孟贵好酒贪杯,而且又喜好赌博,韩小姐和孟贵处的久了,就想置办点将来防老的钱财,于是就在佛堂里偷了四五个荣王夫人的金镯子,打算拿出去变卖。

但是这韩小姐也不知脑袋缺根筋还是脑残,偷镯子之后居然还试着戴在手上,正好荣王的『乳』母进屋找她有事,认得这金镯子乃是荣王夫人的,就当场责骂了韩小姐,并且要去告诉荣王。

韩小姐一看这架势,知道被抓过去难逃罪责,于是就拿起身边燃烧的蜡烛,放火烧着了佛堂的前帘,打算趁『乱』来个卷包会。

荣王宅里还有一个弹琵琶的伎人叫王大赛,眼睁睁的看着她放火烧佛堂,正欲要阻止,韩小姐拿出一个金镯子塞给他让他莫要声张,看到金镯子在手,王大赛也就装作没看见,任凭着韩小姐所为。

四月二十三的这一天,正在刮着大风,韩小姐这也是挑了一个好时候,不得不说世上的事情就这么巧。

大火先从佛堂烧了起来,火借东北风开始迅速的席卷着荣王的宅子,火势蔓延十分迅速,到五更时整个皇子居住区已经成了一片火海。

天蒙蒙亮之时,皇子居住的“东宫六位”一区的宫殿已焚烧殆尽。赵元偁的夫人逃命时,差点被卷入到大火中,众人连忙拉住,方才获救。

宫女们大多数逃上城墙,一直躲到东华门城楼避火。有百余人来不及逃出,均被火烧死。

天将亮时,数百名宦官拆毁御厨主走廊,攀爬着残砖瓦砾登上屋顶,用桶运水救火,远远望见宫女死于煨烬中者众多,还能看见在尸体下压住呼喊救命的人。

天大亮时候,皇宫左掖门、东华门都紧闭,上朝诸臣从右掖门进宫,宰相与百官并立于内东门的廊庑之下。此时火已烧到左承天祥符门,又向西延烧到仪鸾司。

指挥灭火的官员下令烧毁朝元殿后阁,然后又向西烧毁东上阁,长春殿南廊,以及折向南北的主廊,以隔绝火势。

火势转而向南,烧向内藏库、香『药』库。内香『药』库在謻门内,大大小小共有二十八库,真宗曾赐御制诗“每岁沉檀来远裔,累朝玉珠实皇居”。

库中存有沉香、檀香、龙涎香等大量上等香料,以及朱砂、珍珠等物,火焚之后,香味飘到数十里远的地方。

韩清本来在这一天正在想着那水上自行车的事情,而且又被刺客的事情给盘问的焦头烂额,所以在晚上早早就寝了。

半夜里忽然闻道一股异香,然后依珍依菱都醒了,到处找这股子异香从哪里来,是不是家里的仓房里有什么怪东西。

三人正在寻找的过程中,就听见铜锣开始在外面敲响,说是失火了,几人急忙叫起太婆,打算看看哪里失火,等他爬上屋顶,就看到西北处火光冲天,看着距离有些远,他也就没当一会儿事。

1 大中祥符八年(1015),仁宗为太子时,真宗建立资善堂,专供宋皇帝子孙读书,由儒臣等担任堂内直讲、翊善等官。

2 小姐是对宫中贱役者的称呼,在宋代称呼『妓』子也是为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