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行走大宋 > 第32章 先生素女坐相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韩清倒是对这玉清昭应宫有所了解。

这玉清昭应宫在大中祥符二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修建,主要修建的负责人是丁谓。翰林学士李宗谔,皇城使刘承珪,供备库使蓝继忠等人作辅助,而参与具体施工的劳动人民则不计其数。(注1)

原定以内殿直班院的旧址来建造玉清宫,后丁谓将其拓展到东京城西北的天波门处,面积总计达约四百八十亩,也就是在杨文广家门口就能看见。

东京城本来就寸土寸金,哪有这大片空地存在啊,所以在建造之初,开封府就在京师内进行了大规模拆迁。拆迁完毕就是打地基,在刘承珪的建议下,地基深度约为一丈六。

老丁在建造的时候遇到了难题:一是盖皇宫要很多泥土,可是京师之内哪有这么多,于是只好从郊外去挖。二是修建皇宫还需要大批建筑材料,都需要从外地运来,而汴河在郊外,离皇宫很远,从码头运到皇宫还得找很多人搬运。三是工程上原有很多碎砖破瓦等垃圾清运出京城。

于是丁谓想了个法子:一是贯穿东京城挖大沟,挖出来的土作为施工需要的新土备用,以解决新土问题;二是从城外把汴水引入所挖的大沟中,利用木排及船只运送木材石料,解决了木材石料的运输问题;三是等到材料运输任务完成之后,再把沟中的水排掉,把工地上的垃圾填入沟内,使沟重新变为平地。(注2)

现在竹娘说得就是在马行街上挖出了大沟,影响到了影剧院的进出。

“那就把西门暂时关掉,只开南门吧。”韩清说道。

“确实是这般做的。”竹娘答道。

过了一会儿韩青看看外面灶台,就问道:“水又开了,还要加水吗?”

屋里这次依旧没有回音。

等他还要张口再问的时候,竹娘一身清凉的装扮已经走了出来。

韩清看的有些痴了,洗尽铅华的女子,皮肤白里透红,头发湿漉漉的垂在胸前,让他心里一个劲的赞,这竹娘真是一绝『色』啊。

竹娘走了出来看了看他,又看外面的灶台说道:“还加什么水,洗完了。”

韩清看着竹娘修长的身姿,忍不住说道:“洗尽铅华呈素姿,竹娘你可真美。”

竹娘坐在跟前梳理着头发说道:“美又有什么用?命如果不好的话,一切都是枉然。”

“还在叹息自己的身世呢?”韩清随口问了一句就走到里屋去打算帮着倒水。

“中棠你莫要做那腌臜之事,快放下。”竹娘看到韩清要帮自己去到洗澡水,立刻又羞红了脸,急忙站起来阻止道。

“多大个事儿,不就倒个水吗!”韩清无所谓的说完又继续用木桶从澡桶里舀出水。

“哎呀!快放下!”竹娘急忙冲了进去就从韩清手里夺过了木桶。这个时代的女子,能让男子给倒洗澡水,真的有些石破天惊的感觉。再说了,自己的洗澡水怎能让一个没有肌肤之亲的男子去倒,岂不是羞死人。所以竹娘拦着了韩清。

“刚洗完澡别『乱』动,要不然又是弄得一身汗。”韩清推开了她。

在竹娘瞠目结舌的注视中,韩清把澡桶里的水全都倒了个干净。

“我给你烧水,你也洗洗吧。”竹娘说道。

“不用,昨天就自己泡了个澡,在这里我就一个人,用不着那么干净。”

竹娘听到这话也就没在说什么。

韩清忙乎完之后坐下来跟竹娘交代了一下书院里各个人的状况,并且说了戚主院的身世来历,告诉她明天要注意的事项,叮嘱完之后就各自安歇了。

竹娘躺在榻上听到里屋均匀的呼吸,略微失望的叹了口气,禁不住自己抚『摸』了一下身体,双腿夹得紧了一些,似乎某处的燥热让她有些难以入睡。

第二天一大早,一番洗漱之后,二人上街吃了一些早点就进入了书院。

戚主院和众位老学究已经在教谕殿中等候,韩清则是领着竹娘进入书院就开始介绍这里的一景一物。

“左面是藏书楼,旁边是我们吃饭的地方,是书院的馔堂。”韩清领她看了明伦堂被烧得地方之后就来到了泮池,介绍周围的景『色』。

右边的就是教谕殿,旁边是教谕宅,都是师长们办公和住宿的地方。

竹娘第一次走进书院,对这里的一景一物都是分外的好奇,“若是不认得你,恐怕我这一辈子也没机会进这书院。”

“现在你可是大财主,你是这里的资助方,敞开了走,去哪转转都行。”韩清笑着打趣道。

二人到了教谕殿之后,竹娘看到旁边烧毁的半个大殿,禁不住有些感叹道:“这一来又损毁多少书籍啊?”

“别说了,快进去吧,众人都在等着你呢。”

戚主院率众人看到韩清带着一个绝『色』女子进来,禁不住惊奇万分,老头儿们私下里都在窃窃私语,满脸疑问的看着韩清和这个女子。

“戚主院,各位师长,教授官以及助教,这位女子便是东京城影剧院的老板娘,大家可唤她竹娘。”韩清介绍道。

“原来这位小娘子就是资助我书院的善人,真是令老夫敬佩不已。”戚主院这才知道眼前的女子就是掏钱资助书院的,惊异之余也不忘了拱手施礼道:“本次书院遭受重灾,能得到竹娘慷慨解囊,实在是有如雪中送炭,令我等老夫子们敬佩。”

“听韩清说书院遭受了大火,小女子本就觉得报国无门,能有这个样一个机会正是求之不得。”竹娘蹲身施礼道。

“想不到啊想不到,名震东京城的影剧院老板居然是一年轻女子,真是令人震惊啊。”彭越公笑呵呵地说道:“老夫曾在东京城访友,被老友带着去了一趟那影剧院,恰逢正在上演叫《窦娥冤》的大戏,老夫看着也是连哭带笑,那剧院里的装扮也确实令人称奇。”

“怎么?彭越公看到眼前的大贵人,不请人家就坐吗?”越凉公旁边打趣道。

“快请坐,快请上座。”彭越公急忙招呼道。

等到众人招呼竹娘入座时候,这时候确实发现了一件尴尬事,因为书院里从来都是以男子为主体,女子几乎从未出现过书院,所以这教谕殿里根本就没有为女人准备过可以坐的锦墩。

虽然自宋太祖建国初始就已经出现了四出头的官帽椅,并且在全国普及开来,但是这个时代的女子若是大开大合的坐在椅子上仍旧是属于惊世骇俗,所以竹娘看到了有椅子,确实没法上前就坐。

老学究们自然懂得这里的门道,于是一个个也是有些着急,大贵人前来资助,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这也太说不过去了。

“不如这样,竹娘定是初次来我书院,领略一下书院的风光如何?”戚主院赶紧说道:“外面泮池有一凌素亭,可以在那里看看书院景『色』。”

“是极是极!”孟元公点着头说道。

于是一帮人一起去了泮池旁边的亭中就坐,戴本堂让人赶紧送来了茶水。

“此次小女子前来,不但带了影剧院的钱财,也有那广元楼的资产协助。”竹娘看了看周围的景『色』,然后就坐之后说道。

“广元楼?”孟元公说道:“在应天府倒是有个广元楼,可是这家吗?”

“这只是东京城广元楼的分店,倒是一家人开办。”竹娘回答道。

“老夫曾在东京城访友之余,也去过那广元楼,豪华无比。菜肴的味道也是老夫平生从未尝过。”彭越公说道。

“如此说来,这广元楼也愿意提供资金协助,可是这老板却是不曾『露』面?”戚主院问道。

“广元楼事物日益繁杂,老板抽不开身,所以特命小女子一道办理。”

“竹娘,老夫感谢你东京影剧院和广元楼的鼎力相助,但是有一疑问还请竹娘告知。”戚主院说道。

“还请主院明示。”竹娘虽然坐在石条凳上,但是仍旧欠身施礼。

“影剧院与广元楼此番耗费巨资来助,可是需要我书院帮助做些什么吗?”戚主院问道。

“但无他求。”竹娘回答道。

“我书院乃是教书育人之地,只是能给我大宋培育栋梁,鉴于此老夫平白受你们恩惠,不知如何报答,所以竹娘若是有所求,可以提出来。”戚主院说道。

“我此番前来资助书院,仅仅是为了能让书院重新屹立于应天府,为天下士子某得一容身之所,并无他求。”竹娘用余光扫了一下韩清之后,继续正『色』道。

“若是不能为你竹娘做点什么,老夫还真是心中有愧。”戚主院看到竹娘没提出什么要求,也只好作罢。

“那广元楼的老板可是有所求?”彭越公在旁边问了一句。

“我临来之时,倒是听广元楼的彭老板说了,教书育人乃是圣人之事,诸位师长在这里呕心沥血培育大宋的栋梁,令彭老板佩服之极,倘若日后有彭家子弟想走科举,定是要送到这书院来。”

1玉清宫的修建实际耗时8年,共有两千多区,包含长生崇寿殿及3610间房屋,大约花费白银近亿两,合人民币约200亿元,约为北宋两年岁入,其耗资之巨大,奢华之程度,甚至超过了秦始皇的阿房宫,士大夫田谓曾称其“宏大瑰丽不可名似”;官员张永也称其耗资之巨“竭天下之才,伤生民之命”,足见玉清宫令人惊叹的奢华与繁荣。

2 此法确实为丁谓所创,一举三得,省却了不少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