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行走大宋 > 第15章 畅饮更联句(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韩清看到眼前的大酒碗,一时有点着慌,拼命搜刮肚里的诗词却是怎么也想不出来,众位学子就开始起哄,因为是对到七个字的诗词作为终结,所以飞花令上的计时喊数为七。

“一、二、三、四,”众位学子们开始起哄,打算看着韩清出糗然后喝下这一大碗酒。

等众位学子喊到六的时候,韩清猛地一拍桌子大喊:“有了!”

“那就『吟』来!”众位学子一起大喊。

“赏花赏月赏秋香!”韩清说出了这句诗之后得意的看着众人道:“怎么样?怎么样?!玩的就是心跳!”

你大爷的,你以为周星驰的电影老子是白看的。

韩清念完这一句诗之后,众位学子互相大眼瞪小眼的互相看了看,都想从对方表情里得到答案,因为谁也想不出这句诗出自于哪里。

看到韩清一副得意的样子,蔡齐不服的说道:“假的!这是信口胡诌的。”

“怎么个信口胡诌了?赏花赏月不行吗?”韩清冲着蔡齐龇了龇牙说道。

“秋香怎么能赏?香气只能是闻!”蔡齐叫道。

“谁告诉你秋香就是秋天的香气?”他慢条斯理的说道:“秋香是婢女,长的貌美如花。”

“那这句诗的前半句你能否『吟』来?”吉成也是『摸』不着头脑,但是总觉着不对劲,于是打算让韩清说出前半句,如果牛头不对马嘴就能说明这是韩清胡诌的。

“当然可以,前半句是‘思君思国思社稷’!”

众位学子听到韩清完前半句诗,一个个都在脑海里把前后两剧连起来,感觉上下倒是对仗工整。

“敢问韩清兄台,这诗是何人所作?”钱升荣看到诸位还都是一脸茫然,只好问问诗的作者。

“这诗作者叫唐寅,是晚唐时期的大才子。”韩清把唐伯虎的出身年代安在了晚唐,这个时候肯定不能说是明朝。

“唐寅?”钱升荣一脸茫然的看向了众位学子,大家都是一头雾水。

蔡齐挠了挠头问旁边的学子道:“唐寅是谁?可曾听过?”

旁边的学子摇了摇头,似乎在仔细在脑海里翻找这个人的印象。

“行吧!算你过关!”钱升荣也懒得再想着唐寅是谁,都这么懵头就没办法玩下去了。

既然过关,旁边的朱说只好接了第七句,“万里风烟接素秋”。这也是唐代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中一句。

“大家的才情看来都是不错的,不过这飞花令说来说去总是春花秋月几个字,咱们不妨换个字如何?”蔡齐说道。

“换什么字?”吉成问道。

“官家下令给我们学院又拨了十倾学田,干脆就以田为令吧?”蔡齐说道,“这次是争答!”

“好说好说,我先来。”吉成说道:“田家望望惜雨干。”这句诗是杜甫的《洗马兵(收京后作)》。

“蓝田日暖玉生烟。”朱说赶紧接上了第二句。此诗出自于李商隐的《锦瑟》。

“将谓田中谷自生。”一个学子赶紧把第三个带田字的诗句『吟』了出来。

韩清正要说出陶渊明的《归田园居》里的一句“守拙归田园”,结果旁边的钱升荣比他快,赶紧占了第四个字,他『吟』出的是唐代崔道融的诗句:雨足高田白。

他赶紧又要说出汉乐府《江南》里面的诗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这句诗田用了叠字,可以是第四也可以是第五。可是他还没说出口,就被另一个学子抢了先。

“四海无闲田”。另一个学子『吟』出了第五个占田的诗句。出自于《悯农》。

剩下蔡齐和韩清二人抓耳挠腮,诗句中田字排在第六的实在想不起来,而且这排在第六位田字的诗句只能是七言诗了,非常难找。这俩人都卡住了。

“赴楚州次自田途中阻浅。”蔡齐突然高喊了一句。

众人听完之后都愣了神,然后吉成就喊道,“不行,耍赖!”

“怎么耍赖了?”蔡齐站起来晃动了一下手中的扇子说道:“楚城今近远,积霭寒塘暮。水浅舟且迟,淮『潮』至何处。此诗乃是唐代刘长卿所作,诗名叫做《赴楚州次自田途中阻浅,问张南史》,你们可曾说过不准用诗名吗?”

“大家都是用诗句,你凭什么用诗名?”钱升荣也觉得蔡齐这是耍诈。

“反正我是想出了诗名,总比说不出的为好。”蔡齐看了看旁边不说话的韩清道。“既然能说出来也算过关,比起韩山匪要强,哈哈哈!”

“过关也只能算是过半关,你这是取巧了做令的规矩没有说明。”朱说在旁边『插』嘴道。

“也行!就算过了半关。”蔡齐很光棍的把一大碗酒倒出来半碗,然后咕咚咕咚的喝了下去,然后把剩下的半碗推给了韩清。

因为俩人都卡在这第六个田字,所以韩清也只能喝下这半碗。好在这个时代的是酿造酒,不是那摧人肝肠的蒸馏酒,也就十几度,所以喝完之后没啥问题。

既然蔡齐找到了田字为六的诗句,那就剩下田字排第七的诗句了,韩清已经想好了,直接脱口而出:“才了蚕桑又『插』田。”

“这又是哪来的诗句?”吉成叫喊道。

“翁卷的啊!”韩清说道:“老子想出这么一句容易吗?怎么每次就和老子过不去?”

“你瞧你瞧!山匪的气质这就『露』出来了!”钱升荣指着韩清说道。

“本来就没听说过这么一号人,你这诗句从哪冒出来的?”蔡齐跟着说道。

其实这倒不怪这帮学子们,因为翁卷是南宋诗人,诗人还没出生呢,诗句那就更不可能听说过了。

韩清心里则是咒骂这帮孙子,心里说再也不和他们行酒令了,他在前世受的教育是数理化外语政经等学科,所以每次考虑问题都是比较发散,可是这个时代的学子们学得就是古诗文经义墨义,随便说个诗句都能立刻说出出处,之乎者也的古文更是烂熟于胸,信手拈来。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没听说过吗?”韩清虽然背诵下了这首诗,但是作者年代已经忘了个干净,所以他觉得这帮家伙是专门灌他,索『性』把全部诗句念了出来。

“没听过!”众人异口同声的回答。

“你们没听过那是你们的事,我反正对出来诗句,算我过关了。”韩清不管不顾的说道。

“行吧,算你过关。”吉成喊道:“再来!我先说,‘田家秋作苦’。”

“东田有稼穑。”

“愿逢田子方。”

“两顷村田一亩宫。”

“麦雨涨溪田。”

“皇恩若许归田去。”这次是朱说把第六字的有田诗句说了出来。

众人又是望着韩清,等他说第七个含有田字的诗句。

韩清这时候有点晕,本来刚开始听『妓』子弹曲时候就来来回回喝了七八盏,投壶时候喝了四大盏,这又喝了大半碗,酒劲慢慢的上来了。

“无花无酒锄作田!”韩清脑海里立刻想到周星驰的电影,直接甩出了这句话。

“这又是哪冒出的诗?”蔡齐要抓狂了。

“依旧是唐寅的诗。”韩清答道。

“这唐寅究竟是何许人?你总冒出这人的诗,莫不是哄骗我们吧?”吉成说道。

“极富盛名的大才子,你们没听说过并不代表我没听说过。”

“如此有名的诗人怎么我们从未听说过呢?”老成持重的朱说想了一下就说道:“韩清你把这首诗全都说出来如何?以免日后碰见这样的考题,我们也有个应对。”

“草木不识青溪田、宫车出葬茂陵田、圣主躬耕在籍田、生事应须南亩田、只为须求负郭田。这些第七个字带田的诗句多得是,你非要弄个没听说过的诗,你这就是捣『乱』,不行!罚酒罚酒!”蔡齐嚷嚷道。

“砰”的一声,韩清拍了桌子站了起来大声叫道:“别人笑我太疯颠,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怎么着?服不服?”

众人被韩清的气场震住,没有人再继续嚷嚷,每个人都在默默念着这首诗,感觉一下这里面的意境。

“多了!喝多了!”钱升荣看到韩清有些摇晃,冲着朱说努了努嘴。

朱说扶着韩清让他慢慢坐下,不再让他参与飞花令,其他人等则是继续。

吃吃喝喝玩闹半天,旁边屋里也过来几个学子继续参与,韩清趁着众人热闹,也正好躲在旁边醒醒酒,这飞花令不能再玩了,否则被灌死这里了。

这顿酒喝到了半夜才算散,韩清找来小二结了账就和众人一同往出走,『妓』子的唱曲钱已经结了,至于谁想拉着『妓』子再胡天胡地一番那就不管了。

这小盘楼是应天府最大的酒楼,本来原名叫做小潘楼,因为东京城有个名气十分响亮的潘楼,这应天府的酒楼就打算借光来打响自己的名号。结果后来不知怎么让潘楼的人知道了,于是找到这家酒楼老板,告诉对方不得使用自己名号,否则要找当地官府来裁断。

酒楼老板知道理亏,但是小潘楼名声已经传出去很久了,现在换个其他名号恐怕会让顾客生疑,于是酒楼老板索『性』稍微做了名字的更改,直接叫做小盘楼,经过几年的沉淀,这小盘楼的名号在应天府也成了数一数二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