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行走大宋 > 第56章 逞雁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关于那句诗词,其实萧月荷已经私下问过韩清多次了,都是被韩清一句带过。契丹人向往南朝风俗到了这种程度?萧匹敌好像是什么宿卫司的吧?应该走的武人路子,怎么对诗词也感兴趣了?

“那诗词仅仅是偶得!”他并不想全都给倒出来。

萧匹敌失望的叹了口气看了看萧月荷,韩清明白是小妮子玩曲线救国。

天寒地冻的逛什么街啊,索『性』喊上戚氏陪着姐妹俩,一帮人共同去了琴肆。

竹娘正在柜台里算账,看到来了一群异族人,但是往后看了看就知道是韩清领人来的,因为那马车全城好像只有两辆,其中一辆在皇宫中,另一辆在城里晃悠的只有韩清的了。

这一路走来的并不是很快,每到了一条街,萧月茹都是非要去里面逛一逛,『药』面铺子、头梳铺子、胭脂铺子、簪子铺子、甚至街上的面人弹弓之类的都要买,韩清跟在后面老老实实地付账。

那戚氏给姐妹二人介绍着沿街的景物,谁家的手串最有特『色』,谁家的女红有独门绝技,二女看的眼花缭『乱』,听得如醉如痴。就连跟着的契丹武士都如同呆头鹅一般被这热闹景象所吸引。

带了琴肆之后,众人鱼贯而入纷纷坐下,竹娘走上前来和韩清打着招呼,并看了看姐妹俩说道:“这就是你说的来萧月茹吧?怎么两个?”

“双生子!”

竹娘点了点头就让小二忙着去招呼了。雀武卫和契丹人有着刻骨的仇恨,让竹娘对萧月茹有好脸『色』,那真是强人所难。

秀儿呼喊着让人帮着上酒,并让人赶紧去后面绞碎一些果子做成果茶,整个琴肆里就是她威风八面,呼喝着指挥着店里的店小二。

萧氏姐妹二人惊奇的看着这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小娘子,居然这般厉害,指挥着店小二忙的团团转,萧匹敌更是眼中有了奇异的光彩。

秀儿现在磨练的已经是具有了商人本『色』,对店中的任何人都是一副同样表情,在她看来进店花钱就是主顾,好生伺候。出了店之后爱死哪死哪,所以对于萧匹敌的上前搭讪更是和颜悦『色』,并没有什么厌烦的表情。

萧氏姐妹俩惊羡之余亦是拉着秀儿问话,问问年方几何,怎么能管得了这么大摊子,秀儿看着客人的酒桌,指挥着店小二,还能顾上和姐妹来答话。

说说笑笑之余,秀儿也被这姐妹俩的情绪感染,坐下来喝了两碗清酒,有些『迷』『迷』糊糊的给姐妹道出了这琴肆名字的由来。

萧月茹明显的喝多了,听到琴肆之名的缘由竟然是韩清之故,不由得兴致极深的让武士去马车里取来『潮』尔,当着众人也要『操』弄一下『潮』尔,显摆一下自己的琴技。

琴肆之名已经成为了传说,后来众人来的多之后,形成了从众效应,但是久未曾听『潮』尔的演奏了,本来一个个正在小酌,三两个亲朋,四五个好友的把酒言欢,突闻有契丹女子要『操』弄『潮』尔献技,都是极为的惊讶,于是在众人的注视下,萧月茹拉动了琴弦。

第一曲《倩女幽魂》在雪白纤指的『操』弄下,犹如寒冬中的一缕暖风,注入到每一个听者的耳中,人们都在窃窃私语这异族女子的琴技怎会如此高超,街上甚至行人止步驻足聆听。

一曲终了,萧月茹小脸通红的抬起头,在人群中寻找,看到一个赞许的目光并且是含有微笑,精神大振的又继续演奏了第二曲《明月千里寄相思》。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这次惊诧于一个漂亮的契丹少女居然能够在大宋都城将这『潮』尔发挥的如此出『色』。

萧月茹趁着兴致所在,又演奏了两首欢快一些的草原曲子,韩清听得不大明白,但是明显能感觉到曲中的奋进激昂。

萧匹敌目光一直追随着秀儿,似乎萧月茹的琴曲对他来说并无什么特别,韩清看到萧匹敌的目光随着秀儿转,知道这小子对上眼了,也不说破。

曲子奏罢又了点酒,就拉着一帮众人城里晃『荡』,路上碰见了一帮纨绔要去吃酒,看到韩清马车在城里晃『荡』,于是一群人如同土匪一样嚣张的共同开路行走。

结果走着走着就出了问题,原因是刘涵和王从益的马车并驾齐驱,冲撞住了旁边的摊贩。

北宋商业十分繁荣,京城更是商贩云集,商铺林立。随之而来的是出现了严重的违章搭建和占道经营现象,在当时,这叫做“侵街”(注1)。汴京城里侵街现象十分严重,以至偌大一个京城找不到一条稍宽的巷子,街面上无法通行车马。

这三人的马车走的这条街本来是很宽的,但是侵街的摊贩和违章私自搭建的太多了,导致刘涵的马车撞翻了一笸箩面条,这下子可惹恼了摊贩,冲上前来抓住车辕叫骂起来。

刘涵父亲刘美本是武将,有着这种基因的家庭出来的孩子脾气有些大,刘涵下了车和那摊贩理论起来,结果摊贩的同伴或者朋友前来帮忙,眼看就要动手。

远处一声鞭子响,走了一帮青衫人将众人分开来,其中一个领头的模样问清了缘由之后就呵斥刘涵道:“撞坏百姓财物自当赔偿,有什么争执的?”

在宋朝时期,京城专门组建了类似于现代城管的专职执法队伍—— “街道司”。成建制的街道司由 五百人组成,统一穿“青衫子”制服,承担“立充街道指挥例物”的工作,负责维持市场秩序,维持街道的卫生、整修及日常秩序,包括巡视街道、疏通交通,以及管理与处理侵街现象等具体工作。

这种穿着青衫的人,在影剧院门口也是帮过忙出过力,他知道这帮人如果在自己前世肯定就是赫赫有名的城管了!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赔他就赔!可是一笸箩面条要赔五贯?当我是肥羊啊?本来还打算赔你钱财,既然说要赔五贯,哼哼!现在一文钱都没有了!”

“我这一笸箩面条等着下锅煮出来,能卖二十碗烧羊肚面,每碗面能卖两百五十文钱,现在你把我的面条撞翻在地,客人都走了,我丢了生意,我不找你赔找谁?”

争执的时候韩清就已经下了车,戚氏和萧月茹都是挑开马车上的帘子好奇的看着外面。韩清看到那卖面条的人后面店里根本就没生意,知道这是趁机勒索,就走上前去说道:“五贯钱!好说!这位是我兄弟,既然我兄弟车子撞了你的面条,理当赔你损失便是!”

那卖面条的人听了脸上『露』出喜『色』,刘涵则是急了:“清哥儿不可,钱我有!但不能给,你看这人...”

韩清止住了刘涵的说话,对着那青衫的人说道:“《宋刑统 · 侵巷街阡陌》规定,凡是侵占街道、巷道、乡道来搭建经营的,都要罚以七十大板。”说完看了看那卖面条的人身后面,指了指店铺说道:“本来并无一客人,可是这老板却说损失了二十个客人,我就想知道,一间容纳六七个客人的小店怎么坐得下二十个客人?”

那人看了看青衫人的脸『色』,想东拉西扯的补救一下,结果韩清并未给他开口的机会,直接对着青衫人说道:“钱可以赔!但是诈骗勒索按照要按照《宋刑统》中定论,侵巷街也要同样定论!”

青衫男子看了看那人就说道:“给你赔五百文即可,若是不服可以同去见官!”

那男子嘟嘟囔囔的也不知道抱怨什么,只好接过了刘涵递过来的五百文钱。

这一路上刘涵就开始骂骂咧咧的,抱怨个不停,但是心里却是很感激韩清帮忙出来解了围。

众人马车走到一处酒楼跟前,韩清马车就停了下来,因为此处酒楼名为姜宅园子正店。

“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夜夜防贼的道理啊!”他喃喃自语的说道,“总是别人出招儿我接招儿,今儿个正好找找他们的晦气!”反正带着一群外邦人士,还有一帮纨绔,他心里也不怕。

众人嘻嘻哈哈的逗弄着刘涵,进入到正店里逐次坐下,分成三桌。纨绔们一桌,萧匹敌与众武士一桌,旁边开窗小包厢一桌女子。

韩清看了看这正店的环境布置,古『色』古香的全木家具,地板擦得锃亮,小二们居然有样学样的带着纱布口罩。

他照着菜谱点了一些炒菜,看看这正店用不正当手段获取的技术练习的如何了。

“客官还来点其他菜吗?我们姜宅园子正店可是风味独特,厨工的技术名扬千里,只要您能说的出得我们就做得出!”看到韩清就是点了七八个菜,小二忙不迭的极力推荐再点几个菜。

“我说得出你们就能做得出?嚯!姜宅园子正店果然名不虚传。那这样吧,给我来一道咕噜肉,来一干锅牛杂,再来一开屏鱼,再加一个叫花鸡!还有麻豆腐来一盘,这个我最爱吃!再来一个醋溜苜蓿!先简简单单的来这么几个菜吧,慢慢吃着!”

1 坊无广巷,市不通骑。《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说,开宝九年(976),宋太祖赵匡胤在会节园宴请大臣之后,经通利坊返回宫殿。出人意料的是,途经通利坊时,拥挤的街道竟然使堂堂皇家仪仗无法展开。为此,赵匡胤勃然大怒,下令要狠狠整治一番侵街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