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末日异能:星际崛起 > 第136章 叶知秋的推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深的手还搭在攻城车的炮管上,掌心残留着金属内部能量流动的震感。那不是机械运转的规律震动,而是一种近乎呼吸般的节律。他没再说话,只是将手中记录符文流转数据的终端递向实验室主控台方向。

叶知秋接过终端,指尖迅速滑动调出图像。投影幕随即亮起,攻城车表面浮现的星铸族符文被逐帧放大,纹路走向与之前量子护盾激活时的形态完全一致。她没有立刻分析,而是将这段数据拖入时间轴模型,叠加此前所有异常事件节点:尸群协同行为、控制器远程响应、城墙自主防御、金属网捕获目标时的路径计算……

一条清晰的时间线在屏幕上铺开。

“间隔十万年。”叶知秋的声音很轻,但每个字都像钉进空气,“每一次暗蚀因子大规模爆发,都在同一宇宙相位窗口内触发。这不是随机污染,是周期性信号注入。”

苏晚站在操作台另一侧,手里紧握导师遗留的日志残页。纸面边缘已经磨损,中间一段批注被污渍覆盖多年。她曾用光谱还原技术剥离多层墨迹,最终显现出一行极小的字:“实验体编号07-β,文明筛选进度:末段。”

“教授写的是‘第七次’。”苏晚抬起头,声音有些发紧,“我比对了日志里的编码序列,前六次实验体对应的能量峰值,分别出现在地球地质记录中的六个灭绝周期点。我们……是第七轮。”

叶知秋立即调出南极监测数据,将光柱扩张曲线与暗蚀能量吸收速率进行拟合。结果显示,当前吸收效率正以指数级攀升,预计七十二小时后达到临界值。

“它不是在发送信号。”她停顿片刻,目光扫过两人,“它是在计时。当吸收量达标,就会判定本轮文明是否通过测试——合格者留下,不合格者清除。”

林深终于开口:“测试什么?”

“适应力。”叶知秋指向投影中的一组对比图,“你看这些数据。暗蚀因子本身不具毁灭性,但它会诱发突变、瓦解旧秩序、逼迫生存方式重构。那些能快速进化、组织协作、掌握外源技术的文明,才有资格进入下一阶段。铁砧城的量子金属反应、攻城车的自主响应、你异能与金属之间的共鸣——这些都不是意外,是我们正在被观察的证据。”

苏晚翻动日志残页,又找出一页附图。画面上是一个环形结构,中心竖立光柱,外围分布七个刻度区,最后一个区域标着模糊的“人类轮廓”。

“教授标注了‘门锁机制’。”她说,“他还写了四个字——‘钥匙在血’。”

林深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指节粗糙,淡紫色纹路隐现。他的异能来自暗蚀因子感染,却未失控,反而与量子金属产生共振。这种特异性,或许正是触发系统识别的关键。

“所以我的能力……是被设计出来的?”

“不。”叶秋摇头,“你是幸存变异中恰好符合参数的那个个体。星铸族不创造钥匙,他们只等待某把能打开锁的钥匙自然出现。”

林深沉默。他想起第一次觉醒时那种撕裂般的痛苦,想起为筑墙耗尽精神力昏倒的瞬间,想起护盾自动成形挡下致命一击的刹那。那些他曾以为是挣扎求生的时刻,可能全在某种预设程序的观测之下。

“那母巢呢?”他问。

“人工引导装置。”叶知秋切换画面,展示地下网络的能量流向图,“它释放暗蚀因子,制造混乱,观察文明如何应对危机。城市结盟、技术共享、防线构建——每一步决策都在评估范围内。”

“包括我们现在做的?”苏晚低声问。

“包括你现在说的这句话。”叶知秋注视着她,“这个实验室,这场讨论,甚至你手中的日志残页,都是测试的一部分。他们不需要现身,只需要设置规则,然后看我们怎么走。”

林深双臂交叉胸前,目光锁定投影中的南极光柱模型。那根贯穿云层的紫光,在数据流中不断膨胀,像一只缓缓睁开的眼睛。

就在这时,主控台警报声骤然响起。

红光从天花板边缘一圈圈扩散,屏幕右上角弹出轨道探测系统的实时反馈:一个巨型飞行物已突破地月拉格朗日点,正以高加速度直扑地球南极区域。体积估算超过十公里,外形无法识别,但其前端散发的能量频谱,与星铸族控制器完全同源。

苏晚手指快速敲击键盘,试图锁定轨迹。三秒后,系统返回初步判断:目标并非武器平台,也不是运输舰,而是一个**标准接收单元**——用于对接已完成筛选的文明载体。

“它来接人。”叶知秋说出这句话时,语气平静得可怕,“或者,来确认谁该被淘汰。”

林深依旧站在原地,右手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没有看警报屏,也没有转向任何人,只是盯着那根虚拟光柱,仿佛要看穿它背后的整个宇宙逻辑。

苏晚把日志残页轻轻放在操作台上,纸张一角微微翘起。她的手还在抖,但眼神已经定住。

“如果这是第七次实验……”她喃喃道,“前六次,都失败了吗?”

没人回答。

投影仍在运行,时间轴继续延伸,第七个刻度区的倒计时数字跳动了一下:**71:59:43**。

主控台下方,量子计算机散热风扇突然提速,发出低沉嗡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