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玄将茶杯放下,站起身。
“萧老国公都这么说了,本王还有什么话说。”
“独眼龙!”
“王爷,小的在!”
“将青州府那边的修路工程,全部停止。让所有工队立刻返回就近的县城驻扎,工地停工期间,所有人的工钱,照发,记在王府账上。”
独眼龙愣了一下,那得多少银子?
“是,王爷!我这就骑马前往青州府,通知张莽他们!”
夏侯玄又看向一旁的赵大牛。
“赵大牛。”
“末将在。”
“传令,工程兵团全员,于城西大营紧急集合。另外,派快马分赴北原、北岭两县,传我将令,命两县县令即刻组织民众,坚壁清野,加固城防,收拢城外村落人口入城。告诉他们,守住城墙就行,其他的,不用管。”
“末将遵命!”赵大牛领命,转身离去。
夏侯玄这才转向萧远忠,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萧老国公,请随我来。”
……
城西,新建的工程兵团大营。
校场之上,尘土飞扬,三万七千名士兵已经列阵完毕。
士兵们身形魁梧,平均身高都在六尺,肩宽背厚,静静地站在那里。
萧远忠跟在夏侯玄身后走上点将台,只看了一眼,眼皮直跳。
他麾下的五万士兵,已是北夏的精锐,可跟眼前这支部队比起来,无论是体格还是那股子气势,都差了不止一星半点。
“这就是……工程兵团?”
夏侯玄,扫过下方士兵,喊道:“李虎!”
“末将在!”队列中,李虎小跑出列,奔上点将台。
“带一千人,去水泥厂丙字号仓库,将手榴弹搬一千箱,一箱都不能少。”
“是,王爷!”李虎领命,转身对着下方吼道,“工程兵团一队,全体出列,跟我走!”
一千人闻令而动,跑步离开校场。
“赵大牛!”
“末将在!”
“打开军械仓库,分发陌刀、重甲。另外,挑出两千士兵,装备连弩。”
“是!”
一把把七尺长的陌刀和重甲分发下去,萧远忠看得眼睛都直。
士兵们穿戴着重甲,不过一刻钟,三万重甲陌刀手便装备完毕。
萧远忠忍不住上前,从一名士兵手中接过一把陌刀,入手一沉。他挥舞了一下。此等利器,若是装备全军……
“王爷,你这武器装备……卖老夫一些如何?”
“萧老国公说笑了,都是一家人,谈什么买卖。”
他指了指萧远忠带来的夏营士兵,“老国公可以从你的兵士中,挑选出身高六尺以上的,军械仓库里还有富余,尽管拿去用。至于不够高的,这重甲他们也穿不合身,就不必强求了。”
萧远忠闻言,老脸一红。夏侯玄这话,看似大方,实则是在说他夏营的兵员素质,还够不上使用这套装备的标准。
“前几日在一线天,本王斩杀了拓跋烈的十万先锋,北元王庭那人必然震怒。他们的主力一旦南下,第一个要啃的硬骨头,必定是我北州城。老国公的兵马,正好可以换上新装备,帮我守城。”
萧远忠,本是奉旨来协同,现在感觉自己倒成了来占便宜的。他拱了拱手,郑重道:“多谢王爷。”
此时,李虎带着他那一千人回来了。每个人都扛着一个沉重的木箱,箱子上印着一个醒目的红色“爆”字。
“王爷,一千箱手榴弹,全数运到!”李虎大声禀报。
夏侯玄点了点头,转身下令:“传令,此次出征驰援云州的两万陌刀队,每人携带五枚‘手榴弹’。两千连弩兵,每人十枚。装备完毕,立刻开拔,由本王亲自统领,驰援云州!”
“李虎,你留守,率领剩下的一万陌刀队,协同萧老国公,负责北州城防。”
“末将领命!”
命令下达,出征的部队开始分发那些小木箱里的东西。萧远忠好奇地看过去,只见那是一种拳头大小的黑色铁疙瘩,带着一截引线。士兵们将它们挂在腰间的武装带上。
他心中疑窦丛生,这是何物?叫“手榴弹”?听着像是什么鞭炮的名字。
眼看两万多人的大军,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所有战备,开始向城外开拔,萧远忠心中的担忧却越来越重。他拉住正要走下点将台的夏侯玄。
“王爷,北元铁骑,后续大军绝不会少于三十万。我这五万人,加上你留守的一万,总共不过六万兵力。就算有坚城利器,想要抵挡数十万铁骑的围攻,难度也是很大的。
“王爷,你是不是……还有别的后手?”
夏侯玄停下脚步。“后手?”
“萧老国公,打仗,拼的从来都不只是兵力。北元人骑着马,吃的是牛羊干肉,喝的是马奶。而我们守城,吃的是白面馒头,喝的是肉汤。”
“他们围城,每日人吃马嚼,消耗巨大。草原上可长不出粮食,他们的后勤线,从草原深处拉到我北州城下,足有上千里。你说,是他们先饿死,还是我们先守不住?”
萧远忠眉头紧锁:“可他们可以就地劫掠……”
“他们没得掠。”
“北州城外,我已经下令坚壁清野,他们连一粒粮食都找不到。至于他们带来的那点干粮,能撑多久?十天?还是半个月?”
夏侯玄走到点将台边缘,负手而立,看着远方。
“我真正的布局,不在城内,也不在城外。”
“而是在‘北元大道’的路上。”
“王爷你下令,坚壁清野,北州地界内是没有粮食可劫掠。”
“但距离几百里外的青州府,那边有。”
“如果他们眼看久攻不下,转向青州,那不就更麻烦?”
萧老国公“你说的确实有可能,青州知府刘孟源,又不是傻子。”
“北齐兵临云州,和我斩杀北元先锋铁骑的消息,肯定早就收到了,自然会有所以防备。”
“本王,先率军驰援云州。”
“哦,对了,萧老国公,如果抵挡不住北元的进攻,可以去城建司找李书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