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南诏残魂 > 第140章 砺刃藏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黑石崖的胜利,如同在沉闷压抑的雷雨云中撕开了一道短暂的口子,让阳光得以照射在太和城头。那颗高悬的吐蕃将领首级,极大地提振了守军的士气,蒙舍士卒挺直了腰杆,眼中重新燃起战意。就连那些被迫前来、心怀忐忑的浪穹、施浪士卒,看向皮逻阁的眼神中也多了几分敬畏和忌惮。

王天运代表唐军送来了“祝贺”,但皮逻阁能清晰地感受到那笑容背后的审视和愈发严格的监控。唐军“协助”防守的范围更广,对进出城人员的盘查近乎苛刻,甚至开始以“统一调配”为名,试图介入太和城的粮仓管理,被皮逻阁以“军心不稳,恐生变故”为由,艰难地顶了回去。

噶尔·东赞的报复比预想中来得更快,也更阴险。吐蕃大军没有再次强攻,而是进一步收紧包围,游骑四出,彻底切断了太和城一切对外联系的可能。同时,更多的劝降信被射入城内,内容不再是简单的威逼利诱,而是开始详细列出浪穹、施浪甚至个别蒙舍中层将领的姓名,许诺高官厚禄,极尽分化瓦解之能事。

更令人不安的是,城内开始出现诡异的流言。有的说皮逻阁早已与吐蕃秘密媾和,黑石崖之战只是苦肉计,目的是骗取唐军物资后献城;有的说唐军即将撤离,朝廷已放弃洱海;甚至有人暗中传播,说皮逻阁欲用诸诏士卒的人头,向大唐换取个人前程…

流言恶毒,且传播迅速。刚刚提振的士气又开始浮动,猜忌和恐惧如同毒菌般在军中蔓延。浪穹、施浪士卒抱团取暖,与蒙舍军之间的摩擦日益增多,小规模械斗时有发生。

皮逻阁深知,这必然是噶尔·东赞的毒计,结合了内部细作的煽风点火。王天运也加强了对“整肃军纪”的干预,几次试图以平息骚乱为名,欲抓捕甚至处决“煽动者”,其目标直指皮逻阁的几个得力手下,都被皮逻阁以证据不足、强行压下令恐引发更大叛乱为由,强行保下。

局势再次变得岌岌可危。外部压力未减,内部隐患丛生,唐军虎视眈眈。

“诏主,如此下去,不等吐蕃攻城,我等便要内乱而亡!”段俭魏忧心忡忡,他负责内部监察,深感压力巨大,“必须尽快揪出内奸,稳定人心!”

于赠更是暴躁:“不如让我带苍麓营,将那些浪穹、施浪的刺头全砍了!看谁还敢作乱!”

“胡闹!”皮逻阁厉声斥责,“那般行事,正中间人下怀,顷刻间便是全军覆没!”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如同在悬崖边行走,每一步都必须精准。

他沉思良久,眼中闪过一丝锐光:“噶尔·东赞想从内部瓦解我们,那我们就给他看一个铁板一块的太和城!他不是散播流言吗?那我们便用更大的‘事实’来回击!”

他立刻下达一系列命令:

“段俭魏,你立刻放出风声,就说唐军已与朝廷沟通,大批援军和粮草不日即到!并故意让吐蕃细作‘窃取’到这份‘机密’。”

“张建成,组织一次公开的犒军,将黑石崖缴获的吐蕃旗帜盔甲当众焚烧,重赏有功将士,尤其是浪穹、施浪籍的士卒,要厚赏!让所有人都看到,奋勇杀敌,无论出身,皆有重赏!”

“于赠,你的苍麓营,化整为零,混入各营之中。一则监视异常,二则…暗中散播消息,就说吐蕃此次退兵,乃是因为其国内生变,噶尔·东赞位置不稳,急于求成所以才用此下作手段。”

虚虚实实,反其道而行之。用更大的“流言”去冲击对方的流言,用利益和共同的敌人来暂时凝聚人心。

同时,皮逻阁做出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他主动邀请王天运,以及浪穹、施浪、越析三方的代表,举行了一次“军议”。

军议上,皮逻阁开门见山,将几份截获的、内容相似的吐蕃劝降信扔在桌上(有些是他让段俭魏伪造的),痛斥噶尔·东赞的离间毒计。

“…彼辈欲使我等自相残杀,不攻自破!此等拙劣伎俩,莫非诸位看不出?”他目光如电,扫过浪穹、施浪的代表,看得他们低下头去。

“皮某既受天朝重任,都督洱海,自当一视同仁!黑石崖之功,赏罚分明,诸位有目共睹!日后抗敌,凡奋勇向前者,无论是何出身,我皮逻阁与大唐,绝不吝封赏!但若有心怀异志,通敌叛卖者…”他猛地一拍桌子,杀气腾腾,“无论他是谁,身在何处,我必诛其全族!勿谓言之不预也!”

一番话,既是安抚,也是毫不掩饰的威胁。他将自己和大唐绑在一起,借势压人。

王天运在一旁,面色平静,心中却不得不佩服皮逻阁的手段。此刻他需要皮逻阁稳定局面,自然出言支持:“皮都督所言极是!大唐绝不会亏待忠勇之士,也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叛徒!”

软硬兼施之下,军议的气氛暂时缓和下来。各怀鬼胎的代表们至少表面上表示了服从。

会后,皮逻阁又单独留下了越析诏主波冲。

“波冲诏主,”皮逻阁语气放缓,“诸诏之中,唯你越析沉稳持重,顾全大局。如今局势,你我皆知,大唐、吐蕃皆非善与之辈。我辈若不能同心,迟早皆为他人鱼肉。”

波冲目光闪烁,沉吟片刻,道:“都督有何高见?”

“不敢称高见。”皮逻阁低声道,“只望诏主能明辨是非,稳住越析军心。皮某可向你保证,只要我在此位一日,越析利益,绝不容他人侵夺。他日若真有变故…你我或可互为奥援。”

这是赤裸裸的拉拢和结盟的暗示。波冲深深看了皮逻阁一眼,缓缓点头:“都督放心,越析知道该怎么做。”他没有明确承诺,但态度已然松动。

一系列组合拳下来,城内的紧张气氛暂时得到了缓解。流言虽然未能根除,但被更强势的官方信息和利益承诺所压制。军纪也被强行整顿,几个跳得最欢、确有通敌嫌疑的浪穹士卒被公开处决,人头挂上了城头,与那颗吐蕃将领的首级作伴,起到了强大的震慑作用。

皮逻阁如同一个高超的走索者,在各方势力的夹缝中,艰难地维持着平衡。他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噶尔·东赞不会罢休,王天运的耐心也有限。

他必须更快地积蓄力量。

“于赠。”

“末将在!”

“苍麓营此次表现出色,但伤亡亦重。即刻起,秘密扩编。从各军精锐以及…可靠的山民、猎户中,暗中选拔悍勇忠诚之士,人数不限,但宁缺毋滥!由你亲自训练,地点更要隐蔽!”

“段俭魏,加大对诸诏贵族的暗中渗透,尤其是浪穹那边,许以重利,甚至…可以暗示未来可由他们取代现今的首领。”

“张建成,与唐军周旋,尽可能多地讨要铁料、硝石、药材,就说是为了加固城防、救治伤员。”

他要在唐军和吐蕃的眼皮底下,悄悄地磨砺一把更锋利、更属于自己的刀,并将其深深隐藏起来。

太和城表面暂时恢复了平静,甚至有一种同仇敌忾的假象。

但皮逻阁知道,水下暗流汹涌,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他所能做的,就是在风暴来临前,让自己变得更坚韧,更致命。

砺刃藏锋,静待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