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南诏残魂 > 第123章 盟誓与暗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翌日,朝阳依旧升起,将石和城旧址照得亮堂,却驱不散盟帐内凝滞的气氛。各方人马再次齐聚,经过一夜的暗中交锋与权衡,每个人脸上都多了几分深藏不露的痕迹。

李宓端坐主位,目光扫过下方诸人,不再赘言,直接切入主题:“经本将深思,并考量各方情由,为洱海长治久安计,现提出如下裁断,以供诸位共议。”

帐内落针可闻,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其一,蒙嶲诏主逻盛炎,引吐蕃大军入寇洱海,致使生灵涂炭,罪证确凿,不容宽宥。即日起,革除其诏主之位,其本人及直系亲族,交由浪穹诏主矣罗识看管拘押,听候天朝发落!”李宓声音威严,做出了对逻盛炎的最终判决。

矣罗识猛地抬头,先是愕然,随即眼中爆发出快意与残忍的光芒!将仇人交到自己手中,这无疑是天大的恩赏和泄愤的机会!他立刻起身,大声道:“浪穹诏谨遵天朝号令!必严加看管罪酋逻盛炎!”他原本因吐蕃使者挑拨而对限制皮逻阁存有的些许心思,瞬间被这巨大的满足感冲淡了许多。

逻盛炎则如遭雷击,瘫软在地,面如死灰,连求饶的力气都没有了。

李宓继续道:“其二,逻盛炎原有部众及领地,鉴于其地毗邻吐蕃,战略紧要,特设‘泸水镇戍’。然,蒙舍诏主皮逻阁虽忠勇,然本部亦需休养,故泸水镇戍之地,一分为二。其北境,划归蒙舍诏管辖,皮逻阁需遣得力部将镇守,谨防吐蕃,保境安民。其南境,毗邻越析、施浪处,暂由大唐姚州都督府代管,日后视情再议。”

此言一出,帐内反应各异。

皮逻阁心中微微一沉,果然,大唐不会让他轻易全盘接收。北境虽到手,但更富庶、更易掌控的南境却被大唐直接攥住,美其名曰“代管”。但这已是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他得到了名义和部分实利,也有了向北拓展的跳板。他面色平静,起身领命:“皮逻阁遵命,必竭尽全力,为天朝守好北门!”

波冲微微颔首,对此安排似乎满意,南境由大唐代管,好过被强大的皮逻阁直接吞并。施望久也松了口气。

李宓接着道:“其三,浪穹、施浪、越析三诏,疆界维持现状,各守本土,不得相互侵攻。以往恩怨,就此一笔勾销。各诏需谨守藩礼,勤勉王事,不得再与吐蕃私下往来,违者严惩不贷!”

这条是对所有诏主的约束,强调了大唐的权威和底线。矣罗识、施望久、波冲纷纷起身应诺。

“其四,”李宓最后看向吐蕃使者,“吐蕃赞普既有息兵之意,还望使者归去后,禀明赞普,严守边界,勿再生事端。大唐愿与吐蕃和平共处,然若再有犯境之举,天兵必至!”

吐蕃使者面无表情,微微欠身,算是回应,眼神却冰冷依旧。

“以上诸条,可为盟约基础。诸位可有异议?”李宓目光如电,扫视全场。

帐内沉默片刻。皮逻阁率先道:“天朝裁断公允,皮逻阁无异议。”

波冲紧随其后:“越析诏无异议。”

施望久:“施…施浪诏无异议。”

矣罗识还沉浸在掌控仇敌的快意中:“浪穹诏无异议!”

大局已定。

“好!”李宓一拍案几,“既然如此,即刻设坛歃血,盟誓天地!”

帐外早已设好香案祭品。在李宓的主持下,皮逻阁、波冲、矣罗识、施望久四人,刺破手指,将血滴入酒坛,共同饮下血酒,对天盟誓:“谨遵天朝号令,恪守盟约,各守疆界,永不相侵!若有违此誓,人神共弃,天诛地灭!”

洪亮的誓言回荡在石和城上空,阳光下,四人表情肃穆,各怀心思。

盟誓已毕,李宓脸上露出笑容:“如此甚好!本将即刻奏报朝廷,为诸位请功。愿自此之后,洱海风波平息,百姓安居乐业!”

一场关乎洱海命运的会盟,似乎就此落下帷幕。表面看来,大唐成功调停,惩罚了罪魁,确立了新的秩序,各方似乎都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满足或约束。

然而,暗流从未停止。

皮逻阁抚摸着怀中那半枚象征泸水北境镇戍权的铜符,目光却投向南方那片被大唐“代管”的土地。

矣罗识想着如何“好好”招待已成阶下囚的逻盛炎,嘴角勾起残忍的笑意。

波冲盘算着如何与大唐代管的南境打好关系。

施望久只庆幸暂时保全了自身。

吐蕃使者冷漠地看着这一切,转身离去,心中不知在盘算着什么。

而李宓,则满意于又一次成功践行了“以夷制夷”的方略,维护了帝国的边疆稳定。

盟约既成,众人各自散去,带着不同的心情和目的,返回自己的领地。

皮逻阁率领着他的两百铁骑,离开石和城,踏上归途。春风拂面,却带着未散的硝烟味。

他知道,盟誓的血迹未干,新的博弈已然开始。

大唐的掌控,吐蕃的威胁,诸诏的猜忌,内部的整合…无数挑战等待着他。

但至少,他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太和城守住了,蒙舍诏站稳了,甚至向前迈出了一步。

接下来的路,他将走得更加谨慎,也更加坚定。

洱海的故事,翻开了新的一页,这一页的标题,或许可以暂时称之为——

止戈与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