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南诏残魂 > 第104章 商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众人闻言,眼睛一亮。王爷此举,既回应了挑衅,保全了颜面,又避免了贸然决战的风险,还试图离间蒙舍诏与吐蕃(强调天朝藩属),可谓一举数得。

“诺!”阿蛮领命,立刻前去草拟文书。

于赠的信使也领命而去。

很快,浪穹边境战火重燃。于赠部前锋精锐出击,凭借复仇的怒火和更胜一筹的野战能力,连续扫荡了几支蒙舍诏的巡逻队和小型营地,斩首数百,迅速稳住了边境线,并重建了哨卡。

而皮逻阁那封义正词严、同时又暗藏机锋的问责信,也被快马送入了蒙舍诏的首府太和城(此太和城非皮逻阁的太和城,乃蒙舍诏都城,亦称阳苴咩城)。

蒙舍诏主逻盛炎接到战报和书信,又惊又怒。他没想到浪穹的反应如此迅速而强硬,更没想到皮逻阁如此狡猾,一边动手一边把“大义”抢了过去。尤其是“上奏天朝”的威胁,让他心生忌惮。他虽得吐蕃支持,但并不想立刻与大唐彻底撕破脸。

他连忙请来吐蕃顾问商议。吐蕃顾问则力主强硬到底,认为这是进一步试探浪穹虚实、甚至引诱其主力出击的良机。

就在逻盛炎犹豫不决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变数发生了。

被皮逻阁软禁已久的大唐御史中丞李宓,竟然通过某种极其隐秘的渠道(很可能是那些神秘商人协助),将一封记录了浪穹近期备战、内部矛盾以及与蒙舍诏冲突详情的密信,成功送了出去,直达姚州都督王知进的手中!

王知进看到密信,又接到皮逻阁“义正词严”的报告,顿时一个头两个大。他既担心皮逻阁真的与蒙舍诏、吐蕃爆发大战,导致西南局面彻底失控,又担心皮逻阁借此机会进一步坐大。

焦头烂额之下,王知进做出了一个和稀泥的决定:他一方面行文“严厉申饬”蒙舍诏“不得妄启边衅”,另一方面则派出使者,带着他的亲笔信,分别前往浪穹和蒙舍诏进行“调停”,要求双方“各守边界,以和为贵”,并暗示朝廷正在关注此事。

大唐的介入,虽然软弱,却像一道缓冲剂,暂时浇灭了边境即将升级的战火。

逻盛炎顺势下台阶,虽然没有交出“凶手”,但却停止了边境的挑衅行动,并派使者回应皮逻阁,语气缓和了许多,将之前的冲突解释为“误会”和“下属擅自行动”。

皮逻阁也见好就收,下令于赠部停止追击,巩固防线,但并未放松戒备。

一场看似即将爆发的大战,就这样在多方博弈和互相试探下,暂时归于平静。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这平静之下,埋藏着更深的火药。

南方的烽火暂时熄灭了,但皮逻阁心中的警兆却丝毫未减。

他站在王宫高处,望着南方阴郁的天空。李宓竟然能在他眼皮底下把消息送出去,这说明那些隐藏在暗处的老鼠,能量远超他的想象。王知进的和稀泥,更是表明大唐朝廷对他的态度依旧是既用且防,绝不会真心支持他扩张。

而逻盛炎和吐蕃,绝不会就此罢手。

这一次是哨卡,下一次呢?

他唤来影十七。

“那些苍蝇一样的商人,查得怎么样了?”

“已有眉目。”影十七低声道,“他们背后,似乎有剑南节度使的影子。”

“剑南节度使?”皮逻阁眼中寒光一闪。那不是王知进的上级吗?难道大唐内部,对如何处置他皮逻阁,也存在分歧?甚至有人想借刀杀人?

局势,远比表面上看起来更加复杂诡谲。

南烽已燃,虽暂熄灭,但其烟讯已飘扬四方,预示着一场更大范围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