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南诏残魂 > 第137章 糖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震天的喊杀声逐渐平息,黎明的曙光艰难地穿透硝烟,照亮了太和城外如同修罗场般的景象。吐蕃大营的火势仍在蔓延,黑烟滚滚,空气中弥漫着焦糊味、血腥味和一种劫后余生的虚脱感。

唐军的骑兵在击溃了吐蕃的后营并造成巨大混乱后,并未深入追击,而是迅速收拢队伍,与皮逻阁率领的出城部队汇合在一处高地上。银甲白袍的将领勒住战马,摘下兜鍪,露出一张坚毅而熟悉的面孔——正是李宓将军麾下的昭武校尉,王天运。

“皮逻阁诏主,别来无恙?”王天运朗声道,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却锐意不减的笑容,他的甲胄上沾满血污,显然经历了一场恶战。

皮逻阁压下心中的万千思绪,拱手还礼,语气诚挚:“王将军雪中送炭,解我太和城倾覆之危,此恩此德,皮逻阁与满城军民永世不忘!”无论对方出于何种目的,实实在在的救援必须承认。

王天运摆摆手:“诏主言重了。吐蕃猖獗,竟敢公然围攻大唐藩属,天兵岂能坐视?李宓将军得悉诏主危难,星夜遣我率轻骑来援,幸而不辱使命!”他话语中将此次干预定性为“维护藩属”、“彰显天朝威严”,绝口不提之前的观望与制衡。

两人简单交谈间,战场已大致清理完毕。吐蕃主力在混乱中向后撤退了十余里,重新整顿,并未远遁,显然败而不溃,威胁仍在。但攻城器械被于赠的死士和后来的唐军摧毁烧毁大半,粮草也损失惨重,短期内已无力发动如昨日般的猛攻。

于赠带着仅存的数十名苍麓营勇士和皮逻阁的亲卫返回,人人带伤,近乎虚脱,却眼神亮得吓人。他们完成了几乎不可能的任务,用鲜血为太和城换来了喘息之机。皮逻阁重重拍了拍于赠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王将军,请入城稍歇,允我略尽地主之谊。”皮逻阁向王天运发出邀请,心中深知,真正的谈判才刚刚开始。

王天运略一沉吟,便点头同意,命令副将统兵在外扎营戒备,自己只带十余名亲卫,随皮逻阁进入伤痕累累的太和城。

城内的景象比城外更加触目惊心。断壁残垣,哀鸿遍野,军民们虽然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更多的却是麻木和深深的疲惫。王天运看着这一切,面色沉静,眼神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

王宫大殿(或许称之为大帐更合适)内,简单设宴。食物粗糙,酒水寡淡,却已是太和城能拿出的最好招待。

酒过三巡,王天运放下酒杯,神色转为严肃:“皮逻阁诏主,如今吐蕃虽暂退,然其势未衰,噶尔·东赞仍在,用不了多久便会卷土重来。太和城经此一役,已是油尽灯枯,不知诏主日后有何打算?”

皮逻阁心中凛然,知道正题来了。他叹息一声,面露悲怆:“不瞒将军,太和城已是山穷水尽。若无一战之力。此番若非将军神兵天降,我等早已城破人亡。日后…皮逻阁实不知该如何应对。”他刻意示弱,将难题抛回给对方。

王天运点点头,似乎对他的回答并不意外:“诏主不必过于忧虑。李宓将军与鲜于节帅早已料到此事。吐蕃狼子野心,日益膨胀,非仅洱海之患,亦是大唐之心腹大患。朝廷虽中原战事吃紧,然绝不会坐视西南边陲沦丧。”

他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加重:“节帅之意,欲奏请朝廷,正式设立‘洱海都督府’,总揽洱海诸军事务,协调各诏,共抗吐蕃!而皮逻阁诏主你,忠勇可嘉,屡挫敌锋,乃都督府都督之不二人选!”

皮逻阁心中剧震!洱海都督府!都督!这可是大唐正三品的高官,远比一个羁縻州的诏主地位尊崇,意味着正式被纳入大唐官僚体系,拥有节钺,名正言顺地统辖诸诏!

这诱惑,太大了。几乎是直接满足了他内心深处最大的政治野望。

但他瞬间冷静下来。糖衣之下,必是炮弹。

果然,王天运继续道:“当然,既为大唐都督,自当遵从朝廷律令,听候节帅调遣。届时,唐军将会派驻部分兵力于都督府,协助防务,沟通讯息。各诏兵力也需重新整编,统一号令,以便合力抗敌。浪穹、施浪等诏事宜,自然也由都督府一并处理,朝廷必将秉公处置。”

图穷匕见!

派驻唐军(实为监军),整编诸诏兵力(收回军权),处理浪穹等诏(给予名义上的统治权,但需“秉公”即符合大唐利益)。这是要用一个都督的虚名,换走他实际掌控的军队和独立性,将他和整个洱海彻底绑上大唐的战车,成为对抗吐蕃的前沿炮灰!

皮逻阁沉默着,手指摩挲着粗糙的酒杯。接受,则从此受制于人,虽享尊荣,却再无自主可言。拒绝…此刻太和城虚弱不堪,城外吐蕃虎视眈眈,拒绝唐军的“好意”,下场可能比面对吐蕃更惨。

大殿内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段俭魏、张建成等人屏住呼吸,看着皮逻阁。于赠手按刀柄,眼神警惕地盯着王天运。

王天运也不催促,只是平静地看着皮逻阁,仿佛在给他时间权衡。但他身上那股无形的压力,却弥漫在整个大殿。

良久,皮逻阁缓缓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丝疲惫却了然的笑容:“天朝如此厚爱,皮逻阁感激涕零。只是…兹事体大,涉及朝廷官制及洱海诸多事务,非我一介藩臣所能即刻决断。可否容我稍作斟酌,并与属下商议,再行回复将军?眼下当务之急,还是救治伤员,安抚百姓,巩固城防,以防吐蕃反扑。”

他以退为进,没有立刻答应,也没有直接拒绝,而是选择了拖延,并将话题拉回迫在眉睫的生存问题。

王天运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但很快便笑道:“应当如此。是本将心急了。诏主尽管斟酌。在此期间,我部将士会协助贵部清理战场,加强戒备。所需医药粮草,我也会尽快禀明李宓将军,设法筹措调拨。”

他表现得极为大度和体贴,但援助显然是与“斟酌”结果挂钩的。

“如此,多谢将军!”皮逻阁起身,郑重行礼。

送走王天运,大殿内只剩下皮逻阁和几名心腹,气氛依旧压抑。

“诏主,这…”张建成急道。

“糖衣毒药。”皮逻阁冷冷道,“大唐是要一口吞下洱海,让我等彻底为奴。”

“那可如何是好?若不答应,唐军一旦撤走,或者甚至…”段俭魏不敢想下去。

于赠恨声道:“大不了拼了!”

皮逻阁抬手止住他们,目光幽深:“拼?现在拿什么拼?吐蕃未退,唐军就在城外。我们唯一的筹码,就是大唐还需要我们在这里抵挡吐蕃。”

他踱步到殿门口,望着远处开始帮忙清理战场、实则监视着太和城的唐军士兵。

“拖。尽可能的拖。利用唐军和吐蕃之间的矛盾,利用他们都需要我们的这一点。”

“俭魏,你负责与王天运接洽,多陈述我们的困难,多要援助,尤其是粮食和药材。”

“建成,加快城内恢复,暗中清点我们还能掌控的力量。”

“于赠,苍麓营化整为零,休养生息,但要保持警惕。”

他深吸一口气:“我们现在是在刀尖上跳舞。既要依靠唐军抵御吐蕃,又不能被唐军吞掉。每一步,都不能走错。”

糖衣已经递到嘴边,吃下去可能慢性死亡,不吃下去可能立刻暴毙。

皮逻阁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但也有一股不屈的意志在支撑着他。

局面再难,也比城破那一刻要好。

只要还活着,就还有周旋的余地。

他望着这片饱经战火、满目疮痍的土地,眼神逐渐变得坚定。

无论多么甜美的诱饵,多么沉重的压力,他都必须为了蒙舍,在这绝境中,走出一条生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