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雷公之怒”的轰鸣尚在淮水两岸回荡,龙鳞城的军事革新并未止步于大型攻城器械。陆炎的目光,由宏观的战场遮蔽,转向了微观的步兵接敌。他深知,决定一场战斗最终走向的,往往不是那惊天动地的少数重击,而是中短距离内持续、密集、致命的火力压制。

匠作营内,“雷公坊”的锤音未歇,另一处被划为更高警戒级别的区域——“神机坊”内,一场关乎单兵武器的静默革命,已悄然进入了最后阶段。

此地的核心人物,并非传统的大匠,而是一位名叫姜离的年轻匠师。他原本专精于弓弩修复,性格沉默寡言,却对机括之道有着近乎痴迷的钻研精神。正是他,在陆炎提出初步构想后,带领着一个精干的小组,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此刻,陆炎、赵云、以及刚刚被任命为“夜不收”校尉的赵虎,正齐聚在神机坊的测试间内。空气中弥漫着油料和细磨木料的味道。姜离神情肃穆,将一件造型奇特的武器,郑重地呈到陆炎面前。

此物长约两尺半,通体由硬木和精铁构成,外形紧凑,线条流畅,与传统的手弩或需要脚踏的巨大蹶张弩截然不同。最引人注目的,是弩身中部一个可旋转的短小杠杆,以及弩身上方一个可拆卸的扁平方匣。

“主公,赵将军,赵校尉,”姜离的声音因激动而略带沙哑,“此即按主公‘腰力上弦、匣供连射’之理念,试制而成的‘惊蛰连弩’。”

“惊蛰……”赵云品味着这个名字,“春雷惊百虫,寓意其速,其密,甚好。”

陆炎接过这具沉甸甸的连弩,入手便感觉重心沉稳,做工精良。他仔细端详着那个方匣:“这便是箭匣?”

“正是。”姜离上前一步,熟练地取下空箭匣,又拿起一个装满十支特制短小弩箭的箭匣,从弩身上方咔嚓一声卡入,“箭匣容量十矢。上弦方式在此——”他示意那个短杠杆,“射手只需将此杠杆向下扳动,即可利用腰臂合力,完成上弦、落箭入槽之全过程,无需从腰间取箭,亦无需低头瞄准。”

赵虎眼中精光一闪,他是用弩的行家,立刻抓住了关键:“也就是说,一个训练有素的射手,可以在保持瞄准姿态的情况下,持续不断地射击?”

“理论如此。”姜离肯定道,“请主公与诸位将军移步靶场,一观实效。”

靶场设在神机坊后的山坳,确保了绝对的隐蔽。数个草人靶立在五十步外。

第一名进行测试的,是龙骧营中一名臂力出众的神射手。他使用标准的蹶张弩,需要双脚踩住弩臂,双手用力拉弦,挂上弩机,再从箭囊取箭安置。整个过程熟练流畅,但射出一箭,也需耗时四五息。

“嘣!”弩箭离弦,精准地命中靶心。

“好!”众人喝彩。

接着,换上一名普通体格的“夜不收”队员操作“惊蛰连弩”。只见他立姿据弩,侧身,将弩身末端的托底板抵于腰腹之间,左手稳托弩身,右手握住那短杠杆,猛地向下一扳!

“咔嗒!”一声清脆的机括响动,杠杆复位的同时,弩弦已然张满待发。队员几乎没有任何停顿,右手食指扣动扳机。

“嗖!”

弩箭激射而出,深深扎入五十步外的草人靶。

不等众人细看,队员的右手已再次握住杠杆,下压!

“咔嗒!嗖!”

第二箭射出!

“咔嗒!嗖!”

第三箭!

整个动作循环流畅,如同机械般精准而高效。杠杆的下压与复位,弩箭的装填与激发,浑然一体。在其他人刚刚给蹶张弩上弦完毕的时间里,这名“夜不收”队员已经射出了整整五箭!虽然准头略逊于精心瞄准的神射手,但五箭全部命中草人靶躯干范围,形成了致命的覆盖。

“十息五箭!”赵虎失声惊呼,脸上满是震撼,“这……这火力,足以在接敌瞬间,压制数倍之敌!”

测试继续。七十步,连弩依旧保持可观的威力和精度。三十步内,特制的三棱钢矢甚至轻松穿透了覆有薄铁皮的木盾!

更令人叫绝的是换箭匣的演示。射手打空一个十矢箭匣后,拇指一按卡榫,空匣脱落,另一个满装箭匣从腰侧抽出,顺势往上一卡,整个过程不过两息,火力中断时间极短。

“好一个‘惊蛰’!”赵云长叹一声,眼中异彩连连,“其声虽不若‘雷公’震撼,然其连绵不绝,犹如春日细雨,润物无声却无处可避。若列装精锐,结阵而射,箭雨之下,何人能挡?”

陆炎满意地点点头,问姜离:“产能如何?零件可标准化?”

姜离躬身答道:“回主公,此弩结构虽精,但得益于主公推行的标准化之法,关键机括、弩臂、箭匣等皆可分工制作,最后由熟手组装调试。目前日产可达十具,良品率七成。若原料充足,工匠熟练后,产能还可提升。”

“优先保障‘神机坊’原料!”陆炎当即下令,“赵虎。”

“末将在!”

“从‘夜不收’和龙骧营中,遴选三百名臂稳、心细、反应迅捷之士,组建‘惊蛰弩队’,由你直接统辖,姜离负责技术指导与装备保障。我要你在一个月内,形成初步战力!”

“末将遵命!”赵虎声音洪亮,充满了兴奋。他仿佛已经看到,未来战场上,自己麾下的精锐,用这连绵的死亡之雨,为大军撕开一切阻碍的场景。

接下来的一个月,龙鳞城外的秘密训练场内,日夜回荡着“咔嗒—嗖—咔嗒—嗖”的循环声响。被选拔出来的弩手们,从最初对新武器的生疏,到逐渐熟练掌握腰力上弦的发力技巧,再到形成肌肉记忆,能够在各种战术动作后迅速恢复射击节奏。

训练不仅包括固定靶射击,更涵盖了移动靶、不同距离快速转换目标、以及小组间的协同齐射。赵虎将“夜不收”的战术思维融入其中,强调利用连弩的速射能力,进行突袭、掩护、撤退等多种战术应用。

同时,军工体系全力运转。在标准化生产的推动下,“惊蛰弩”的零件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在神机坊内组装成整弩,配发到弩队手中。专用的短矢也建立了独立的生产线,确保弹药充足。

成果是显着的。在一次内部演练中,一支五十人的“惊蛰弩队”,在龙骧营一个百人队冲击到三十步距离前,倾泻出了超过三百支弩箭,硬生生用密集的箭幕将“敌军”的冲锋势头彻底扼杀,其火力密度让观战的赵云和所有将领都为之动容。

消息无法完全封锁。很快,关于龙鳞城拥有一种“可连发十矢,无须脚蹬手拉”的诡异劲弩的传闻,开始在各方势力中悄然流传。

北线曹军大营。

张辽听着探子模糊不清的回报,眉头紧锁。先是坚不可摧的棱堡,再是声若雷霆的远程石炮,如今又多了这闻所未闻的连弩……他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正从龙鳞城方向弥漫而来,压缩着他的战略空间。

“传令各营,加强戒备,多设盾牌、鹿角。哨探范围收缩,无必要勿轻易靠近龙鳞城防线五十里内。”张辽的声音带着一丝无奈。他麾下的将士,面对这些层出不穷的新式武器,已初显惧战之心。

许都城内的曹操,接到这份关于“速射弩”的密报时,几乎是暴跳如雷。

“坚城!妖炮!现在又是什么鬼弩!”他一把将案几上的竹简扫落在地,“陆文韬!安敢如此!他哪来这许多鬼蜮伎俩!”

下方的程昱、司马懿等人噤若寒蝉。司马懿低垂的眼眸中,忌惮之色更深。他隐隐感觉到,陆炎的威胁,已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更是一种从根本上颠覆现有战争模式和生产方式的威胁。

而在龙鳞城内,第一批三百具“惊蛰连弩”已全部列装完毕。三百名弩手手持这划时代的武器,在校场上整齐列队。冰冷的弩身闪烁着寒光,那沉默的姿态,比喧嚣更令人心悸。

陆炎站在点将台上,目光扫过这支即将掀起“箭雨风暴”的新锐力量。

“将士们!”他的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你们手中的,是龙鳞城智慧与心血的结晶,是守护家园、克敌制胜的利器!我要你们用这连绵不绝的箭矢告诉所有来犯之敌——”

他顿了顿,声调陡然升高:

“龙鳞之境,便是雷池!越界者,必遭万箭穿心之惩!”

“万胜!万胜!万胜!”弩手们举起连弩,发出震天的怒吼。那怒吼声中,蕴含着对自身武力的绝对自信,以及对未来战斗的无限渴望。

“箭雨风暴”已然酝酿完成,只待战场之上,绽放其令人胆寒的锋芒。龙鳞城的军事实力,在中短程火力上,完成了一次质的飞跃,将其与周边势力,尤其是传统强大的曹军,在步兵交战环节,拉开了整整一个时代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