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 > 第92章 汝阴借道 凤雏鸣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沛国东南部的丘陵地带,在深秋的寒风中更显萧瑟。枯黄的草丛在风中起伏,如同不安的波浪,光秃秃的枝桠指向灰蒙蒙的天空,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苍凉。对于庞统、赵云及其不足三百人的残部而言,这里的每一道山梁,每一条溪涧,都潜藏着致命的危险。

逃亡已经进入第三天。他们昼伏夜出,专拣人迹罕至的小路,渴了饮山泉溪水,饿了只能寻找些野果、偶尔设下简陋陷阱捕捉的小兽,甚至挖掘草根充饥。伤员的状况持续恶化,尤其是赵云,高烧反复,伤口溃烂流脓,时常陷入谵妄,偶尔清醒片刻,也是紧咬牙关,不发出一点呻吟,但那苍白的脸色和深陷的眼窝,无不昭示着他正徘徊在生死边缘。

庞统将自己本就不多的干粮省下来,尽量留给赵云和重伤员,他自己则靠着意志力强撑,本就瘦小的身形更显憔悴,但那双眼眸却愈发锐利,如同在黑暗中寻找生路的孤狼。

“监军,前方发现曹军游骑!约有二三十骑,正在山脚下溪边饮马!”一名负责前出探路的斥候,连滚带爬地潜回临时藏身的山洞,压低声音急促禀报。

所有人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疲惫和伤痛让他们几乎失去了战斗力,一旦被这支游骑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庞统示意众人噤声,他爬到洞口,借着枯草的掩护向下望去。果然,一队曹军骑兵散落在溪水边,盔甲鲜明,战马雄健,与他们的狼狈形成鲜明对比。看旗号,并非主力,更像是地方郡国的巡逻队。

“不能硬拼,也不能久留。”庞统迅速判断,“他们饮马完毕,很可能会上山巡逻。我们必须立刻转移!”

他看了一眼昏迷中的赵云,以及身边这些连站立都勉强的士兵,心中一沉。这样的状态,根本快不过骑兵。

就在这时,他目光扫过山洞侧后方一片茂密的、尚未完全枯萎的荆棘丛,心中一动。

“快!所有人,躲进那片荆棘丛深处!用枯叶杂草掩盖足迹!快!”庞统当机立断。

求生的本能驱使着残兵们爆发出最后的气力,相互搀扶着,小心翼翼地退入那片密不透风的荆棘丛中,尽量蜷缩身体,用周围的枯枝败叶将自己掩盖起来。尖锐的荆刺划破了皮肤,带来阵阵刺痛,但无人敢出声。

刚隐藏好不久,山脚下就传来了曹军骑兵呼喝和马蹄声。他们果然沿着小路开始上山巡查。马蹄声越来越近,甚至能听到曹兵交谈的声音。

“……听说夏侯将军悬赏千金,要赵云、庞统的人头呢!”

“哼,两个丧家之犬,能跑到哪里去?估计早就死在哪个山沟里了……”

“仔细搜搜!说不定就能捡个天大功劳!”

声音就在荆棘丛外不远处响起,甚至有曹兵用长矛往荆棘丛里捅刺了几下!锋利的矛尖几乎贴着一名伤兵的鼻尖划过,那名伤兵死死捂住自己的嘴,才没有叫出声来,冷汗瞬间湿透了衣背。

庞统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他紧紧握着手中的短刃,准备在暴露的瞬间做最后一搏。

幸运的是,曹军并未深入这片看起来难以穿行的荆棘丛,粗略检查一番后,便骂骂咧咧地策马离开了。马蹄声渐渐远去,最终消失在风中。

直到确认彻底安全,荆棘丛中的人才如同虚脱般松了口气,不少人直接瘫软在地,大口喘息,仿佛刚从鬼门关走了一遭。

“此地不宜久留,继续出发!”庞统不敢有丝毫懈怠,催促着队伍再次踏上逃亡之路。

经过这次惊魂,队伍的气氛更加压抑。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缺医少药,饥寒交迫,绝望的情绪如同瘟疫般蔓延。

傍晚时分,他们终于抵达了沛国与九江郡交界处的一条无名河谷。河面不宽,但水流湍急,对岸就是相对安全的九江郡地界,虽然仍在曹操势力影响范围内,但控制力已大不如沛国。

然而,横亘在他们面前的,是如何渡河。他们没有任何渡河工具,伤员更经不起冰冷的河水浸泡。

“监军,下游约五里处,好像有个小渡口,或许有船。”一名眼神较好的士兵指着下游方向说道。

庞统沉吟片刻,摇了摇头:“渡口必有曹军把守,太过危险。”他的目光落在河岸边一片茂密的竹林上,“我们没有船,但可以自己做!”

在他的指挥下,士兵们用随身携带的、已经卷刃的刀剑,费力地砍伐竹子,再用身上的布条、甚至撕扯下来的衣襟,将竹子捆绑在一起,制作成简陋的竹筏。这工作对于饥饿疲惫的他们来说异常艰难,进展缓慢。

直到夜幕完全降临,他们才勉强扎成了几个仅能容纳数人的小竹筏。

“伤势最重的弟兄,和子龙将军先过河!会水的兄弟下水推筏,其余人等待下一批!”庞统安排着顺序。

第一批竹筏载着赵云和几名重伤员,在几名水性好的士兵推动下,晃晃悠悠地驶向对岸。河水冰冷刺骨,推筏的士兵咬紧牙关,奋力前行。对岸一片漆黑,寂静无声,仿佛隐藏着未知的危险。

就在竹筏即将抵达对岸时,异变陡生!

对岸的树林中突然亮起数十支火把,人影憧憧,弓弦拉动之声清晰可闻!

“河上何人?立刻停筏,否则放箭了!”一声厉喝从对岸传来。

残兵们的心瞬间沉入了谷底!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对岸竟然有埋伏!

推筏的士兵僵在水中,竹筏上的伤员面如死灰。岸这边等待的庞统等人,也瞬间握紧了武器,准备拼死一战。

然而,庞统在最初的震惊后,却迅速冷静下来。他注意到,对岸那些人的装束并非曹军制式铠甲,更像是……地方豪强的私兵或者坞堡武装。而且,对方虽然张弓搭箭,却并未立刻射击,似乎有所顾忌。

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划过庞统的脑海。他深吸一口气,排众而出,走到河岸边,对着对岸朗声道:“对面可是汝阴陈氏的义士?在下襄阳庞统,护佑大汉豫州牧、镇东将军陆文韬麾下赵云将军在此!我等遭曹贼迫害,突围至此,欲往淮南,还请行个方便!”

他直接点出了“汝阴陈氏”和陆炎的名号,是在赌博!汝阴(大致在今安徽阜阳附近,位于沛国东南,九江郡西北,此处为剧情需要略调整其位置)陈氏是当地大族,并非曹操铁杆,且陆炎在淮南推行新政,善待士族,名声尚可。他赌的就是对方对曹操并非死心塌地,或许可以借道!

果然,对岸一阵骚动。火把移动,一个身着锦袍、看似头领的中年人在众人簇拥下走到岸边,借着火光打量着庞统这边狼狈不堪的队伍,尤其是竹筏上那个即便昏迷也难掩英武之气、肩头包扎处依旧渗血的银甲将军。

“你当真是凤雏庞士元?那位便是常山赵子龙?”那头领语气中带着惊疑。

“如假包换!”庞统挺直了疲惫的身躯,尽量让自己显得从容一些,“曹孟德倒行逆施,火焚相县,屠戮生灵,天下共见!陈氏乃地方望族,素有名望,难道甘为虎作伥,与国贼同流合污吗?”

那头领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权衡利弊。曹操势大,得罪不起。但陆炎亦是雄主,坐拥淮南,且此人善待士族之名他亦有耳闻。更重要的是,赵云、庞统之名,他确是如雷贯耳,尤其是赵云,万军之中护佑陆炎突围的故事早已传开,乃是天下有数的猛将。今日若结个善缘,或许将来是一条退路。而且,看对方如此凄惨,也构不成什么威胁。

良久,那头领终于挥了挥手:“收起弓箭!”

他对着庞统拱手道:“庞先生,赵将军,久仰大名!在下陈珪族侄陈牧,添为本处坞堡统领。曹司空势大,我等小民不敢明面违逆,但亦知忠义所在。诸位可速速过河,沿河东行十里,有一废弃渔村,可暂作歇脚。我令人备些伤药和干粮,随后送到,聊表心意。但请诸位天亮之前务必离开,以免为我陈氏招来祸端!”

峰回路转!绝处逢生!

庞统心中一块大石落地,深深一揖:“陈统领高义,庞统与子龙将军,没齿难忘!他日若有机会,必当厚报!”

在陈牧私兵的默许甚至暗中帮助下,残部迅速渡过了河流,抵达对岸。陈牧果然守信,派人送来了些许金疮药、干净的布条和一些粗面饼子、肉干。这对于濒临绝境的他们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在废弃的渔村中,军医赶紧用得到的药物为赵云重新清洗、包扎伤口。热食下肚,残兵们终于感受到了一丝久违的暖意和生机。

庞统握着那粗糙的面饼,望着东南方向,那里是淮水,是淮南,是回家的路。虽然前路依旧漫长艰险,但汝阴陈氏的这次“借道”,如同在无尽的黑暗中看到了一缕微光,证明了人心并未完全被曹操的强权所慑服。

“凤鸣岐山,周室乃兴。”庞统低声自语,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今日我庞士元未能殒命于相县烈火,得此一线生机,或许正是天意,欲留此有用之身,助主公成就大业!曹孟德,今日之赐,他日必以雷霆报之!”

他小心地将面饼掰碎,喂给依旧昏迷但气息似乎平稳了一些的赵云。

“子龙,坚持住,我们……就快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