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糊涂县令贾清廉 > 第442章 李火火“训”新兵,憨兵闹出烤红薯炸灶事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42章 李火火“训”新兵,憨兵闹出烤红薯炸灶事件

腊月廿三,小年夜刚过,平安县团练营地的校场上,北风卷着雪沫子,抽得人脸生疼。李火火一身旧棉袄,腰挎砍刀,立在点将台上,瞪着底下三百号新兵蛋子。这些面孔青涩,有的还带着矿厂的煤灰,有的手指上沾着织坊的棉絮,如今都缩着脖子,在寒风里抖得像筛糠。平安县扩编团练,这些昨日还抡锄头、摇纺车的汉子,今日便要学握刀枪,保家乡。李火火心里清楚,赵光弼的五千官兵就在三十里外虎视眈眈,这群“泥腿子”若练不出来,城破之日,便是玉石俱焚。

“都给俺站直溜了!”李火火一声吼,震得檐上积雪簌簌往下掉,“晓得为啥把你们聚在这儿不?不是让你们来喝西北风的!是让你们将来能拎着家伙,护住爹娘老婆孩儿!谁要是孬种,现在滚蛋,俺李火火绝不拦着!” 底下鸦雀无声,只有风呼呼地刮。李火火目光扫过,停在一个缩头缩脑的矮个子兵身上,那是西街豆腐坊王老实的独子,名叫王河,因为饭量大,人送外号“王大胃”。李火火记得他,是因为招募那日,这小子竟问:“火火叔,营里……管饱饭不?”

训练头一日,便是习练队列。这些庄稼汉、矿工,平日散漫惯了,如今要他们左右不分、步伐一致,简直比驯野马还难。李火火亲自示范,嗓子喊哑了,才有几分模样。轮到练习弓弩,更是笑话百出,脱靶者十有八九,一支流矢险些射中旁边观摩的孙老倔,气得老头直跺脚。李火火强压火气,知道光吼无用,便将护矿队的老兵分插进去,手把手地教。

一连几日操练,伙食却有些跟不上了。县库艰难,团练的口粮多是杂粮混着野菜,半干不稀,勉强果腹。这日晌午,雪下得更紧,训练间隙,众人窝在避风的营房里啃冷饼子。王大胃摸着咕咕叫的肚子,愁眉苦脸地对身旁机灵些的同乡钱满仓嘀咕:“仓哥,这饼子拉嗓子,俺肚里跟打雷似的……要是能有个热乎的烤红薯,该多美!”

钱满仓眼珠一转,低声道:“俺瞅见营房后头那个废弃的旧灶房,灶台好像还能用,就是堵了。咱俩去拾掇拾掇,弄点柴火,准能烤!”

两人趁李火火去县衙议事的空当,溜到旧灶房。那灶台积满灰,烟道也确实堵得严实。王大胃心急,捡了根粗棍子就往里捅,钱满仓则忙着生火。塞了太多湿柴,浓烟滚滚,就是不起明火。王大胃憋着劲猛捅几下,忽听灶膛里传来沉闷的“噗噗”声,接着是“嗤嗤”异响。

“啥动静?”钱满仓警觉。

话音未落,“轰隆”一声巨响!灶台猛地一震,积年油垢混着堵塞的鸟巢杂物,被高温和沼气瞬间引爆,砖石飞溅,黑烟裹着火光冲天而起!王大胃和钱满仓被气浪掀了个跟头,满脸黢黑,呆若木鸡。营房内外的新兵全被惊动,围拢过来,只见灶房一片狼藉,残火还在燃烧。

恰在此时,李火火议完事回营,远远看见黑烟,心道不好,三步并作两步冲来。一见这场面,额角青筋暴起,虎目圆瞪,吼道:“谁干的!给老子滚出来!”

王大胃和钱满仓连滚带爬出来,带着哭腔:“火火叔……俺、俺们就想烤个红薯……”

“烤红薯?俺看你们是想把营房点了!把赵光弼引来是吧!”李火火气得浑身发抖,扬起巴掌,眼看就要掴下,却停在半空。他看见王大胃脸上被火星燎出的水泡,看见钱满仓吓白的脸,更看见周围新兵们惊恐又带着饥饿的眼神。他猛地放下手,深吸一口气,那气吸得又长又沉,仿佛要把这寒冬所有的冷冽都吸进肺里。

“都愣着干啥?”李火火声音低沉下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赶紧救火!找水!你,去请郎中拿烫伤膏!你,带几个人,把这儿清理干净!” 他指挥若定,众人这才如梦初醒,慌忙行动。

火势很快控制住。李火火没再斥责惹祸的两人,反而蹲下身,仔细查看了王大胃的伤处,接过郎中递来的药膏,亲手给他涂抹。他的动作粗鲁,却异常小心。涂完药,他站起身,环视噤若寒蝉的新兵,叹道:“饿,俺知道。俺也饿过。但咱们现在是兵!是平安县的屏障!今天能为口吃的炸灶台,明天敌人来了,是不是为口粮就能开城门?”

他走到破损的灶台前,挽起袖子,对几个老兵说:“拿工具来,泥瓦匠的家伙什,营里应该还有。” 又对新兵们道:“都看着!今天俺教你们头一课,当兵不光要会砍杀,还得会活!灶台怎么砌,烟道怎么通,这都是保命的学问!”

雪花飘洒中,李火火这个曾矿厂里最能打的汉子,竟熟练地和起泥巴,搬砖砌灶。新兵们围拢过来,默默递工具,搭下手。先前训练的隔阂与恐惧,在这共同劳作中悄然消融。王大胃忍着疼,帮忙搬砖,钱满仓机灵地清理碎渣。当新灶台渐渐成型,李火火抹了把汗,对众人道:“记住,咱们现在难,但心不能散!今天这灶台,是咱们一起砌起来的!以后,咱们就在这灶上,吃一口热乎饭,一起守这座城!”

新兵们看着李火火满是泥浆的手和坚定面容,心中百感交集。这支由农夫、矿工、织工拼凑的“杂牌军”,真能在未来血与火的考验中,扛住正规军的铁蹄吗?李火火用这炸灶修灶的一课,在他们心中埋下了第一颗名为“责任”与“共生”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