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 > 第74章 两广绞肉机(风起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4章 两广绞肉机(风起篇)

1648年3月下旬

就在朱亨嘉悠哉悠哉地率领军队进入陕西时,南方衡州的永历朝廷却十分火热

雅乐响起,朱常瀛双目无神地坐在上首,一旁的太监得意洋洋地一边瞄着这位沦为吉祥物的皇帝,一边尖着嗓子叫喝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只见台下闪出一名大臣,此人看似年纪轻轻,但眼神里充满深邃

乃是大明复仇者、东阁大学士兼刑部尚书张同敞

他身着朝服、手拿玉板,十分享受众正盈朝的每一天,正色道

启奏陛下,如今正道立朝,当讨伐叛逆!

靖江王府枉受我大明百年恩泽,窃取西南!残害百姓,致使正道不行!故而臣请讨伐西南!

说完,眼神里充满仇恨,恶狠狠地盯着上首那位如今无权无势的君王

心中大恨,若非这位恶君如此凉薄,不将大军用以讨伐叛逆,何须等到今日!?

却见一旁闪出一名大臣,此人长者一张国字脸,身材中等

却是吴党的吏部尚书吴贞毓

只见他一脸心痛地说道

陛下,可如今清军正兵临吉安,我军难以抗衡,然将调集大军南攻西南,两线作战,于我军不利耶!

只听张同敞冷哼一声,要不是在逮捕楚党官员时,

吴党官员也出了不少力,他自己又是苏凇人士,不然他这个吏部尚书还真当不了多久

旋即张同敞冷冷看向一旁的吴贞毓

后者冒出一身冷汗,只见张同敞冷笑一声,一脸不屑地嘲讽道

谁说要对抗清军?如今我大明军队兵强马壮,骁勇善战,攘外必先安内,当速速与大清议和,与西贼、闯贼、靖江贼开战!

朱常瀛闻言大惊,瞬间对自己的心腹大臣,下旁的刑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钱澄之使了个眼色

钱澄之听到这句话后,心中立刻明白了对方的意思,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起来

仿佛被一片乌云笼罩他缓缓地站起身来,脚步有些沉重地走出队列,站到了众人面前。

现如今财政日衰,各地纷纷失陷,兵源不足,即使是征,亦是无从征起......

就在钱澄之言语恳切之际,一声大笑打破了沉寂

只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吴炳放声大笑,官帽的两翅伴随着笑声上下张扬

他眉毛一挑,一脸鄙夷地看着钱澄之

哈哈哈!少司寇此言差矣!依据户部统计,如今福建、浙江、潮惠、偏沅尚有户计40万!四户征一丁,何愁军队不成?而可加税于户,必然能筹集北伐之资也!

此话一出,当即震碎了钱澄之的三观

钱澄之努力维持表面的平静,声音近乎哽咽,那努力保持和善的脸也逐渐扭曲

敢问大司徒,如今我朝已是崩溃边缘,若是再征,不待贼至,我朝自是分崩离析也!

看着钱澄之此等作态,开国公刘承胤内心顿时一阵恶心

只见他一脸不满地说道

大学士乃一国之相,怎能如此惺惺作态耶?吾有数万大军,陛下可征召民夫,届时,自是二十万大军南下!况如此乃是正道之行耶,如何为恶乎?!!!

钱澄之闻言,死死咬着舌头,脸色逐渐红润,但仍然不死心

然逼迫先帝乃是闯贼,其该当如何?

吴炳闻言哈哈大笑

可遣一督师命闯贼北征西贼!二者自相损耗,我等可坐收渔翁之利耶!

钱澄之心中犹如翻江倒海一般,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让他一时间竟然说不出话来。

他默默地转过身去,背对着众人,仿佛想要将自己与这个世界隔绝开来。

然而,那两滴滚烫的泪水却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从他的眼角滑落

这泪水并非是因为悲伤或者痛苦,而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复杂情感。

它们顺着他的脸颊流淌而下,滴落在地上,溅起了小小的水花。

看着自己的心腹如此,朱常瀛亦是暗自摇了摇头,感觉这几天病情更加加重了不少

又旋即看向一旁的太子朱由榔,只见他在那里低着头,胆小如鼠

令朱常瀛又暗自摇了摇头

毁灭吧!我累了

又见台下众臣,有的怒目而视,有的则低头数蚂蚁

但迫于无奈,只好宣布结果

大司徒所言不虚,朱亨嘉乃大奸大恶之徒,故当讨伐!传旨!现征调士卒十万!四户出一!以开国公刘承胤为领文渊阁大学士、兵部尚书、讨贼都元帅!

令兵部尚书、大学士于元烨督师忠贞营,征讨西贼!加李永茂东阁大学士,督师江西!

诏令一下,各地官员纷纷出击,他们挨家挨户地搜查,抢夺财物

时人记载

兵破其家,较崇祯朝有过之而不及也!

而伴随着打压派的起复,原来地方上的官员也纷纷换了一批

在当时,只要是个秀才,给那些大官权贵夸几句好话,又是江浙南直隶人士

buff叠满,保底是个四品的绯袍

换上来的这些人

能力是没有的

贪腐是要的

祸害百姓是积极的

性格是胆小自私怯懦恶心的

他们层层盘扣

原本朝廷的征税在他们这里,竟然翻了六倍!!!

千里做官只为钱,此之是也!

而打压派大振兴,自然那些落败的小党派十分不甘心

此时在朝廷中的楚党已经全军覆没,他们的靠山李成栋、金声桓也纷纷身死

朝中仅存的人连自保都来不及、只好转变成地下党,先按下不表

而另外一个小党派吴党自然是不甘寂寞,他们在衡州之变的尾声中搭上了末班车,自然是保住了性命

但朝中无权无势的他们自然是四下活动,寻找新的出路

很快,他们便和伏龙卫在衡州的据点搭上了线

比如时任吏部尚书吴贞毓、吏部侍郎张佐宸、 兵部员外郎古其品等

在一番利益交换后,吴党便将永历朝廷的虚实纷纷告知了伏龙卫

自然也包括了此次廷议的结果

随后,伏龙卫便历经辗转,一路贿赂,将情报送到了远在陕西的朱亨嘉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