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 > 第2章 不知那朱亨嘉有没有请王莺莺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章 不知那朱亨嘉有没有请王莺莺呐?

腊月的广西,亚热带暖风熏人

小冰河期的寒意,似乎绕过了这片西南边陲。

桂林城大街上,一队王府护卫纵马疾驰,领头的宦官庞小宠扯着公鸭嗓吆喝:

“王府兵马!闲杂人等速速回避!”

马蹄踏过,尘土飞扬,被冲撞的百姓敢怒不敢言。

“呸!靖江王府也没个好东西!欺行霸市,早晚断子绝孙…”

一个中年妇女低声咒骂。旁边摆摊的老者吓得赶紧捂住她的嘴:“作死啊!不要命啦!”

妇女甩开手,边收拾摊子边故意大声嚷嚷:“怕啥?闯王来了不纳粮!老爷贪官杀光光!”

“哼!愚妇!”老者摇头叹气,刚回到摊位,一个瘦小身影“嗖”地窜过,顺走了他刚蒸好的俩窝头。

“诶诶!小兔崽子!敢偷东西!”

老者踉跄追了几步,脚下一绊摔倒在地

等他爬起来,街上的喧嚣仿佛被按了静音键

取而代之的,是一双双空洞、饥饿、布满血丝的眼睛,像游荡的饿鬼,无声地围拢过来。

老者吓得魂飞魄散,连滚爬爬收拾东西跑了

“这流民…越来越多了!”他心有余悸。

县衙后堂,临桂县丞傅弘烈(正八品)看着案头堆积的报案文书,悲愤交加。就今天一天,县衙就接了33起流民偷盗、14起抢劫案!可这些人像地里的泥鳅,抓不住,查不着。

“赞府(知县尊称)?”

一个声音打断他的思绪

门开了,走进一个细皮嫩肉、看着像“醒酒汤上上品”的年轻官员——临桂主簿沈石修。

“沈兄,又有刁民闹事?”

傅弘烈急切上前,一把抓住沈石修的手臂

他身高九尺,手劲奇大,沈石修疼得嗷嗷直叫,感觉胳膊要断了。

“哎哟喂,傅兄莫急莫急!”

沈石修龇牙咧嘴地揉着胳膊

“小弟是来道喜的!傅兄这几月平定数起大案,安抚流民,功勋卓着啊!连曹大府(知府曹烨)都说了,要给您美言几句,升官在望!”

他是真心佩服这位能干的县丞,帮自己省了不少麻烦。

“嘿嘿,沈兄过奖了。”

傅弘烈憨厚一笑。两人闲聊几句,气氛融洽。

沈石修话锋一转,掏出一张大红烫金请柬——靖江王府的。

傅弘烈接过帖子,沉默片刻,苦笑道:

“沈兄知我性子,向来不喜赴这些宗室宴请。”

沈石修摇头:

“傅兄,这次…怕是推不得。大王大病初愈,我等未曾探望已是失礼。这迎新年的宴,再不去…说不过去啊!”他压低声音,“听说大王这次排场不小,不去,恐惹祸端。”

傅弘烈坐在椅子上,天人交战,最终像被富婆包养的壮汉般无奈低头:“哈…看来这鸿门宴,是躲不过了。”

“咚咚咚!”

急促脚步声传来,一个小吏连滚爬爬冲进来:

“不好了!不好了!黄昏时分,又有大批流民涌进城!好些个打家劫舍,祸害乡里啦!!”

“什么?!”傅弘烈与沈石修同时惊呼。

城西一处雅致院落

头戴儒巾的士绅杨略悲愤捶桌:

“国事艰难至此,吾却困守这广西一隅,空有抱负,无力回天!”

他身形壮硕,青筋暴起,一脸络腮胡,与儒雅头巾形成反差萌。他本是吴三桂部将,辞官回乡剿匪散兵后,日日忧心国事。每天醒来第一句,就是问管家京师消息。局势越坏,他心越沉。

“杨公!”管家推门而入。

“可是京师有变?!”

杨略目光如电。

管家冷汗直流:

“不…不是…是靖江王府送来请帖,邀您赴宴,预祝新年,祈我大明…风调雨顺。”

“哦?靖江王?”

杨略一愣,随即心头一热

明末武人地位低下,戚继光给张居正写信都自称“门下走狗”

靖江王竟给他这个“前”武官下帖,言辞恭敬?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他激动地端起茶杯,猛灌一大口。

“好茶!甘甜清爽,沁人心脾!”

旁边一位华服中年男子(某士绅)啧啧赞叹。

“呵呵,此乃闽地武夷山铁观音,吸日月精华,清肺润肝。”

主位上一位长须老者(另一士绅)笑眯眯介绍,一脸慈祥。

“不知明日领舞的,可是华桂楼头牌…王莺莺啊?”

老者捋着胡子,眼神飘忽

自从在华桂楼看了王莺莺的舞,这老登就魂牵梦萦

连家里新纳的“刘马喽”(小妾昵称)都不香了。

身后几位士绅内心鄙夷:

“老不修!”

面上却堆满假笑:

“自然,自然!定是王大家!”

桂林城的官员士绅们,揣着各自的小九九,心思各异

忧国忧民者有之,贪婪享乐者亦有之

一幅活色生香的明末官场浮世绘

即将在靖江王府的夜宴上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