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 > 第107章 钟鹏举试制出彩色玻璃和镜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7章 钟鹏举试制出彩色玻璃和镜子

第一百一十七日

钟鹏举照例安排完新政的工作之后,今日他去建材厂指导玻璃生产和试制彩色玻璃和镜子。

这个世界早在西周甚至更早就有了玻璃,彼时被称“琉璃”,是铅钡制品,主要用来制作饰品。

战国中晚期,已经能够制造外观上与西亚相似,而成分又完全不同的玻璃蜻蜓眼和管饰。那个世界的夏国到了唐代,玻璃器有高铅玻璃和碱玻璃两种类型。五代十国时期继承了前代的玻璃制造技术,具备烧制玻璃的能力。

但钟鹏举目前这个世界因为战乱了六百多年,本土的玻璃制造技术没有得到传承和发展。

目前这个世界这六百余年时期,虽然政治上南北分裂,小国和割据政权林立,但各地仍有一定的贸易往来,与国外的贸易也并未中断。通过丝绸之路以及海上贸易路线,外国的玻璃制品能够传入东亚大陆。

这表明当时与国外的贸易往来使得更多不同成分的玻璃传入中国,同时也可以促使本土重新制造玻璃并在制作中尝试使用新的原料或改进配方。

钟鹏举目前所在的这个时期(约公元918年),根据贸易的情报显示海外有多个地区和国家可以烧制玻璃,主要集中在西亚、北非和欧洲等地,这些地区有着悠久的玻璃制作历史和成熟的工艺。

以下是一些当时能够烧制玻璃的国家或地区。

埃及:古埃及是玻璃制造的发源地之一,在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750年-公元前1070年)就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玻璃。到五代十国时期,埃及的玻璃制作工艺已经非常成熟,拥有亚历山大等玻璃生产中心。埃及玻璃以其精美的制作工艺和多样的器型而闻名,常见的有玻璃容器、饰品等,还擅长使用马赛克玻璃工艺。

叙利亚:叙利亚地区有着深厚的玻璃制作传统。在历史上,这里曾是多个玻璃制作技术的发源地,如公元前16世纪中叶,北叙利亚的先民发明了芯制法、模铸法等玻璃制造技术。五代十国时期,叙利亚的阿勒颇仍是重要的玻璃生产中心,生产的玻璃制品通过贸易传播到各地。

波斯(今伊朗):波斯的玻璃业在萨珊时代(公元3世纪-7世纪)得到了很大发展,它继承了罗马玻璃工艺,并发展了冷加工的磨琢工艺,制作出的半球形磨花玻璃碗和乳钉装饰碗极具代表性。五代十国时期,波斯的玻璃制作传统得以延续,其玻璃制品在丝绸之路沿线广泛传播。

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继承了古罗马的玻璃制作技术,玻璃制造业较为发达。其玻璃制品以色彩丰富、装饰精美着称,常采用镶嵌、雕刻等工艺进行装饰,不仅用于日常生活,还用于建筑装饰等方面,如着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中就有精美的玻璃马赛克装饰。

阿拉伯帝国:阿拉伯人在玻璃制作方面继承了罗马、萨珊玻璃的优秀传统,不仅发展了刻花、热塑、吹制等工艺,还独创了釉料彩绘工艺。在阿拔斯王朝(公元750年-1258年)时期,阿拉伯帝国的玻璃制造业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巴格达、大马士革等地都是重要的玻璃生产中心,生产的玻璃制品远销欧洲和亚洲各地。

钟鹏举也是修读过化学专业的,他已经结合西亚传过来的技术自己独自研制出玻璃和酒瓶。

原材料方面。

获取石英砂:石英砂是玻璃生产的主要原料,钟鹏举可以寻找富含石英砂的矿脉,或者在河流、海滩等地筛选出纯度较高的石英砂。目前时期虽没有现代的选矿设备,但可以利用简单的筛选工具,如筛子,通过人工筛选去除杂质。

寻找纯碱和石灰石:纯碱(碳酸钠)可从盐碱地或盐湖中获取,经过提炼和纯化后用于玻璃制造。石灰石在许多山区都有分布,可通过开采获得,它能起到助熔和稳定玻璃结构的作用。

熔炉方面。

设计以及熔炉结构:设计建造一种适合熔化玻璃原料的熔炉。钟华昌暂时采用砖石结构,建造一个具有良好保温性能的炉膛,配备通风口和烟囱,以控制燃烧过程中的空气流通,提高燃烧效率。在这方面工场已经有丰富的经验。

选择耐火材料:寻找当地的耐火黏土等材料,制作熔炉的内衬,以承受高温而不被熔化或损坏。这些耐火材料可以通过混合、成型和烧制等工艺制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熔化与成型。

加热原料:将准备好的石英砂、纯碱和石灰石等原料按一定比例放入熔炉中,使用焦炭、煤炭等作为燃料进行加热。由于当时没有精确的温度测量设备,这需要凭借经验和观察来控制温度,当原料完全熔化后,得到均匀的玻璃液。

玻璃成型:对于生活用玻璃制品,如杯子、瓶子等,可以采用吹制或模具成型的方法。吹制玻璃需要使用中空的金属管,蘸取玻璃液后通过吹气使其膨胀成所需的形状。

模具成型则是将玻璃液倒入事先制作好的模具中,冷却后即可得到具有特定形状的玻璃制品。对于建筑用玻璃,如窗户玻璃,可以采用平板玻璃成型工艺,将玻璃液倒在光滑的石板上,用滚轮将其压平,待冷却后即可得到平板玻璃。

目前钟鹏举的酒瓶就是采用模具成型法。

钟鹏举开发玻璃不仅仅是为了生产酒瓶,他要开发高档的装饰品。他在玻璃中加入两种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可以改变玻璃的颜色。

加入氧化铜或氧化亚铜:加入氧化铜可使玻璃呈现蓝绿色至蓝黑色;加入氧化亚铜则会让玻璃呈现出红色。在古代,红色玻璃较为珍贵,常被用于制作装饰品或特殊用途的器皿。

加入氧化锰:能使玻璃呈现出紫色。在玻璃制造中,氧化锰常被用作脱色剂,同时也可用于调整玻璃的颜色,使其带有紫色调。一些艺术玻璃作品中会利用氧化锰来创造独特的色彩效果。

另外今日钟鹏举正在尝试做镜子,让这个世界告别模糊不清的铜镜时代。

这些都是他和钟华昌两个人秘密地进行。

玻璃镜子的基础玻璃制作:与生产生活用玻璃的方法类似,先制作出平整、光滑的玻璃片。这需要在玻璃熔化和成型过程中,更加注重玻璃的平整度和透明度,尽量减少气泡和杂质的产生。

银盐溶液制备:钟鹏举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化学反应制备银盐溶液。将硝酸银溶解在水中,加入适量的氨水,形成银氨溶液。硝酸银可以通过将银金属溶解在硝酸中得到,但在目前这个时期,银是一种珍贵的金属,需要合理使用和回收。钟鹏举心中一阵肉赤。

还原剂选择:钟鹏举早已准备好合适的还原剂,如葡萄糖、酒石酸钾钠等。这些还原剂可以在当地的植物或矿物质中提取,或者通过简单的化学合成方法制备。将还原剂加入银盐溶液中,在玻璃表面发生还原反应,使银离子还原成银原子,并沉积在玻璃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银膜。

镀膜操作:钟鹏举将制作好的玻璃片清洗干净,放入含有银盐溶液和还原剂的混合液中,让溶液均匀地覆盖在玻璃表面。在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湿度和反应时间等条件,以确保银膜的均匀性和附着力。反应完成后,用清水冲洗玻璃片,去除表面残留的溶液和杂质,即可得到镀银的镜子。

当钟鹏举把第一批三个镜子样品做出来后,他气冲冲地策马飞奔,他要拿给小姑娘林积容和青衣公子杨璧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