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 > 第169章 先南后北,首取荆南和蜀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9章 先南后北,首取荆南和蜀国

太疯狂了!

如果在一两个月之前钟鹏举说出这样的话,他们都会认为他绝对是个疯子。但现在他能在数月时间内通过自己训练以及收容纳降组建出十万军队,这也绝对是个天才!

三人以前做梦都不会想到钟鹏举能有如此的成就。

作为钟鹏举的亲人,他们现在不是怀疑他的能力,而是感到太冒险了。

目前三个州才刚开始建设,根基不牢。虽然钟鹏举的新政一经颁布实施便已收获大部分的民心和军心,但毕竟才推行十几日,实际效果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刚才钟鹏举谋划的是灭国战争,不是在本地攻占一州一县那么简单。

钟鹏举很多事情他本来是不想拿出来讲的,人多口杂,人心叵测。但有些事情不讲,他们会理解得不透彻,或者执行得不彻底,有时会延误军机大事。

所以钟鹏举能够讲的就小范围讲一下,并要他们严格保密。

钟鹏举自己推演了一下。

自己的军事力量优势:他手握十万野战水陆军,数量上有一定优势,且拥有强大的水军和火器。在这个时期,火器属于较为先进的武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战争的局势,强大的水军也有利于在长江流域及其周边地区作战,而荆南和蜀国虽然也有自己的军队,但在面对这种拥有先进装备的军队时,会面临较大压力。

例如,荆南在914年时军队仅有万余人,即使到现在发展到三万余人,与他的十万大军相比也处于劣势。

自己的地理位置有利:洪州、江州和饶州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与荆南相邻。从这里出发进攻荆南,具有地理上的便利性,军队可以沿着长江水路快速进军,减少行军途中的困难和时间成本。而且,他占据的地区经济相对发达,能够为军队提供一定的物资支持,保障后勤供应。一旦攻下荆南,以荆南为跳板进攻蜀国,在地理上也较为连贯,便于军队的调动和补给。

荆南实力相对较弱:荆南(南平)仅据有荆、归、峡三州,地小势弱。918年时其军队数量较少,且缺少冷兵器时代的最强兵种骑兵,尽管坐拥长江天险,但对于拥有强大水军的钟鹏举来说,天险的阻碍作用会大大降低。

蜀国局势可能有隙可乘:前蜀在当时虽然有一定的实力,但内部政治局势可能存在不稳定因素。例如,统治者的决策失误、内部权力斗争等,都可能削弱其军事防御能力。如果他能够抓住这些机会,就有可能在进攻蜀国时取得一定的优势。

据情报显示:

蜀国统治集团腐朽。王建统治后期,为了防范篡位,冤杀了战功显赫、深得民心的王宗涤和投奔蜀的勇将刘知俊,加速了统治集团的腐朽程度。

同时,蜀的官吏贪污腐化仍然成风,如集王王宗翰好蓄姬妾,性格残虐吝啬,任刺史时甚至杀人夺田;义子王宗黯任宁江军节度使,每逢生日必向属县索贿。这种腐败现象不仅削弱了国家的经济实力,也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军队的战斗力,使得前蜀国内部矛盾尖锐,人心惶惶。

蜀国权力争夺激烈。王建卧病在床不能视事时安排王宗弼辅政,但王宗弼营私舞弊,为了个人权力和利益,在朝中排除异己,结党营私,搞得朝政混乱不堪。他的行为破坏了原有的政治平衡,使得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更加激烈,大臣们各自站队,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新储君年幼无能:王建晚年在立太子一事上考虑不周,原太子王元膺被杀后,改立了年幼且能力不足的王宗衍为太子。王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不理政事,专以奢淫相尚。他缺乏治理国家的能力和经验,无法有效地掌控朝政,难以应对复杂的政治局势和外部挑战,这会也为(前)蜀的衰落埋下了隐患。

挑战一,荆南的防御优势:荆南虽兵力少,但有长江天险,且经过多年经营,在沿江地带可能设有防御工事。其军队长期在当地驻守,熟悉地形,擅长水战,钟鹏举的军队可能会遭遇顽强抵抗。

挑战二,蜀国的军事力量和地理优势:蜀国设有飞虎军、龙骑军等,军队有一定的战斗力。而且蜀国地势险要,有山川之险作为屏障,易守难攻。

例如,剑门关是进入蜀地的重要通道,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如果蜀国军队凭借这些险要地势进行防守,他的军队进攻难度较大。

挑战三,后勤补给问题:从洪州、江州和饶州到荆南,再到蜀国,战线较长,后勤补给线也会随之拉长。即使他目前占据的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但长期维持大规模军队的作战物资供应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旦后勤补给出现问题,军队的战斗力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挑战四,他进攻荆南和蜀国的行动会引起其他国家和割据政权的关注和干涉。

这个时期的特点就是各国各政权之间相互制衡。

目前杨吴进攻(后)梁的虔州(今江西赣州),闽、楚、吴越都出兵支援。

荆南目前与梁是臣属关系,向其纳贡,在名义上是梁的藩镇,但梁国受困于与晋国的连年战争,国力日渐衰弱,到时能支持荆南到什么程度不得而知。

楚国与荆南相邻,并且与他也是相邻,可能会担心他的势力扩张对自己造成威胁,从而出兵干涉。

吴国(杨吴)内部肯定存在不同意见,徐温把持的中央肯定把他的行动视为对吴国利益的威胁,会遭到来自吴国的阻力。

徐温一定会再次发兵攻打钟家村毁他根基或攻打洪江饶三州,趁机夺回控制权。

挑战五,就是他自己的内部问题,这是最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很多,他一旦落了首取荆南和蜀国的决心就要加紧时间处理好内部问题。

钟鹏举认为先攻取荆南然后进攻蜀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需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和可能面临的挑战。他需要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充分发挥自己的军事优势,同时要注意应对自己内部问题、后勤补给、其他割据政权干涉等问题,才有可能实现这一军事目标。

第一百二十三日至一百三十日

钟鹏举在洪州一边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和检查新政的落地情况,一边继续推演“先南后北,首取荆南和蜀国”的战略。

最终他落定决心,组织六万水陆大军,一个月后溯江而上兵发荆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