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人类意识永生 > 第134章 无声连接,喧嚣前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4章 无声连接,喧嚣前奏

无声的连接与喧嚣的前奏

c-7管道的震动逐渐平息,但留下的混乱却远未结束。

刘大成暴躁地拍打着失去信号的通讯器,头盔显示器上跳动的雪花和失准的生命信号读数,让他感觉自己像被剜去了双眼。

黑暗不再是追捕者的掩护,反而成了逃亡者可能的屏障。

“检查装备!优先恢复基础视觉!”刘大成低吼着,强行压下心中的不安。他和队员们迅速切换到头盔的备用光学镜片,虽然视野和功能远不如正常状态,但至少能勉强视物。失去了生命探测器的精准定位,他们只能依靠最原始的听觉和直觉,在污水中缓慢前行,警惕着前方每一个可能的拐角和水声。

五十米的距离,在失去科技辅助后,变得异常漫长和危险。

前方,赵艳文和小玲也感受到了追兵速度的明显放缓。那阵突如其来的震动和随之而来的通讯断绝,无疑是帮了她们大忙。

“他们……好像慢下来了。”小玲喘息着,回头望了一眼深邃的黑暗。

“是电磁脉冲,有人帮我们。”赵艳文低声道,心脏因这意外的援助而加速跳动。是龚晓婷找到了更强的外援?还是……别的势力?无论如何,这是喘息的机会。“快,趁现在,拉开距离!”

她们借助对管道地形的模糊记忆(部分来自龚晓婷之前发送的残缺结构图),努力向着可能存在岔路或隐蔽空间的方向移动。冰冷的污水似乎也不再那么难以忍受,求生的本能和外界传来的微弱希望,支撑着她们透支的身体。

---

军事基地,另一个更为隐蔽的藏身点——一座废弃的防空塔楼顶部,骈小洋蜷缩在阴影里。他拆下了那个冒着青烟的扫描器,正在用仅存的工具尝试修复。释放电磁脉冲是不得已而为之,虽然暂时扰乱了追捕,但也让他失去了监控外界态势的“眼睛”。

就在他专注于手中精细的线路连接时,他随身携带的、一个用于监听特定民用频道的、改装过的老旧收音机,突然发出了一阵极其细微的、不同于背景噪音的嘶嘶声。这声音短暂到几乎会被任何人忽略,但骈小洋的电子眼瞬间锁定了音源。

这不是随机的静电干扰。这嘶嘶声的底层,隐藏着一种极其规律的、二进制编码的节奏。他立刻放下扫描器,将收音机的输出线接入自己电子眼的内置解码模块(这是他私下改造的、用于分析复杂信号的功能)。

数据流如同涓涓细流,缓慢而稳定地注入。加密层级高得惊人,而且使用了多种他熟悉的、但早已被主流淘汰的混合算法。几分钟后,一段被反复包裹和伪装的核心信息,呈现在他的意识中:

【干扰有效。知晓。持有“深空回响”及分析。“深潜者”与“执笔人”待命。寻求接触。验证码:π小数点后第七位至第十五位。】

骈小洋的电子眼红光剧烈地闪烁了一下。

“深空回响”?是指……那种恐怖的存在?她们竟然也掌握了相关信息?而且还进行了分析?“深潜者”无疑是那个技术论坛,“执笔人”……是记者?朱晓娟?

这条信息不仅确认了他的行动被外界知晓,更指明了一条潜在的合作路径!她们手里有能证明“同化者”存在的证据!这无疑是打破目前僵局,揭露张中华等人短视行为的最有力武器!

狂喜之后是极度的冷静。寻求接触,风险巨大。安全委员会的网络监控无孔不入,任何非常规的通信尝试都可能暴露双方。

他沉思片刻,开始利用电子眼内置的运算核心,构思回复。他不能直接发送信息,但他可以用对方的方式——利用那些古老的、容易被忽略的民用频道背景噪音,将加密信息像伪装成自然静电一样,“涂抹”在特定的频率上。这需要极高的技巧和运气,而且信息容量会非常有限。

他最终编码了一条极其简短的信息:

【收到。确认。“基石”碎片尚存。坐标:旧城区废弃c-7管道(大致)。需救援。暂避风头,择机再联。验证回复:欧拉恒等式。】

他将这条信息压缩到极限,然后开始小心翼翼地、如同在刀尖上跳舞般,将其嵌入到一段预设频段的背景噪音中,持续发送。这是一次单向的、希望渺茫的瓶中信,只盼“深潜者”能恰好在这个频率上“垂钓”。

---

朱晓娟的公寓内,龚晓婷面前的多个光屏上,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奔涌。她设置了多个自动脚本,在不同断地扫描着大量看似无用的民用通信频段,寻找着可能来自骈小洋的、任何形式的回复。

这无异于大海捞针。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朱晓娟在一旁焦灼地踱步。预设的调查报告发布窗口正在临近,但她希望能在发布前,至少确认骈小洋收到了信息,或者能获得关于赵艳文更确切的位置。

突然,一个监控脚本发出了低沉的提示音!龚晓婷立刻扑到那个屏幕前,双手在虚拟键盘上飞舞,进行信号锁定和解码。

“有信号了!非常微弱,伪装成了静电噪音……加密方式匹配!正在解码!”她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变形。

几分钟后,破译出的简短信息显示在光屏上。

“他收到了!他还确认赵博士可能在c-7管道!‘基石’碎片……是指核心数据还在!”朱晓娟看着信息,拳头紧握,“但他让我们暂时不要行动,避风头。”

“他在担心安全委员会的监控。”龚晓婷理解地点点头,“而且他只给了大致区域,c-7管道系统很复杂,没有精确定位,我们很难提供有效救援。”

“那就先按他说的,暂停直接接触尝试。”朱晓娟当机立断,“但我们的计划不变!这份调查报告,必须发出去!现在正是时候,旧城区的混乱和通讯故障,可以一定程度上分散安全委员会的注意力!”

她走到主控光屏前,看着那份已经准备就绪、标题为《“棱镜”背后的阴影:安全、谎言与来自深空的警告》的调查报告。里面详细罗列了安全委员会在“薪火”事件中的违规操作、议会投票的疑点、对骈小洋不公处理的内幕,以及最重磅的——关于“同化者”存在的信号证据与分析。

她的手指悬停在那个红色的“最终确认发布”按钮上。

一旦按下,就如同在平静(只是表面平静)的湖面投下核弹。引发的海啸将吞噬多少人,无人可知。

“准备好了吗?”朱晓娟看向龚晓婷。

龚晓婷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双手也放在了自己的控制台上,准备在发布瞬间,启动所有的流量引导和反追踪协议。

“为了联邦。”朱晓娟轻声说,然后,用力按下了按钮。

无形的数据洪流,如同挣脱牢笼的猛兽,沿着预设的无数路径,冲向联邦信息网络的各个节点。一场席卷整个联邦的信息风暴,在这一刻,被悄然点燃了引信。

旧城区地下的黑暗追捕,军事基地阴影里的无声通讯,与这即将在光天化日之下引爆的惊雷,在这一刻交织成了联邦命运交响曲中最混乱、也最关键的乐章。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