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明州城内,文华街的报馆林立,活字印刷术的普及让信息传播的速度快得惊人。然而,这项技术革新带来的,并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还有舆论的失控。

《真相报》的报馆内,老板李文远正与几名编辑激烈讨论着下一篇报道的内容。他的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手中把玩着一份从不明渠道获取的“密报”。

“这份关于均田制的‘内幕’,足以让明州的百姓再次陷入恐慌。”李文远的声音低沉而兴奋,“我们要用最夸张的标题,最耸人听闻的内容,让朝廷的新政彻底失信于民。”

一名编辑有些犹豫,“但这些内容并未经过核实,万一朝廷追查下来,我们可吃罪不起。”

李文远冷哼一声,“朝廷?他们能奈我何?如今小报盛行,民间舆论早已失控。再说了,背后有地方豪强和世家支持,我们怕什么?”

就在这时,报馆的门被猛地推开,林墨带领着“文宣司”的成员大步走进来。他的眼神如炬,直直锁住李文远。

“李文远,你可知罪?”林墨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星辰枪的蓝芒在他手中微微闪烁,为这骤然紧张的场面增添了几分威严。

李文远见状,面色微微一变,但很快恢复镇定,皮笑肉不笑地说道:“林将军,这可是我的报馆。不知我有何罪之有?”

林墨冷哼一声,手中蓝芒大盛,直指李文远手中的“密报”:“这份内容纯属捏造,你们企图通过传播谣言扰乱民心,阻碍新政推行。此行为已触犯《印刷法》,当予严惩。”

李文远心中一凛,却仍试图狡辩:“林将军,这不过是我们的新闻自由。你们朝廷动不动就扣帽子,未免太霸道了吧?”

“新闻自由?”林墨微微一笑,眼神中透着一丝不屑,“新闻自由不等于可以造谣生事。你们的所作所为,已经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

他转身对“文宣司”的成员说道:“将人犯带回,查封报馆。所有涉案人员,一并押送回京接受审查。”

李文远见大势已去,心中暗骂,却也不敢公然反抗。他只能眼睁睁看着报馆被查封,自己和几名编辑被押上马车,送往京城。

与此同时,明州城内的其他报馆也纷纷收到“文宣司”的警告,要求他们立即停止传播不实信息。然而,舆论的失控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平息。许多已经流通的小报,仍在继续影响着民众的心态。

在城南的一个茶楼里,数十名百姓围坐在一起,热议着《真相报》上关于均田制和科举改革的不实报道。

“听说了吗?均田制要把大家的地全收了,然后重新分!到时我们这些小户人家可怎么活?”一名中年男子焦虑地说道,他的面容扭曲,显然已被谣言所惑。

另一名老者点头附和:“就是,这科举改革也是骗局,分明是朝廷打压世家的手段。现在世家的子弟都考不上了,以后我们这些寒门出身的又怎能有机会?”

茶楼内一片哗然,众人议论纷纷,恐慌情绪在人群中迅速蔓延。

“大家别信那些小报的胡言乱语!”突然,一名年轻书生站起身来,他的声音清亮而坚定,“我刚从文宣司那里听到消息,朝廷已经对造谣者展开调查,并将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准确信息。”

众人见有人反驳,纷纷将目光投向书生。书生从怀中取出一份由“文宣司”印发的传单,高声朗读:“均田制旨在合理分配土地,确保失地农民有田可种;科举改革则是为了打破世家垄断,让更多寒门子弟有机会入仕。这些政策都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发展和百姓的福祉。”

茶楼内的百姓们听后,议论声渐渐平息。一些人开始反思自己是否轻信了谣言,而另一些人则仍抱有疑虑。

“这传单上说的,真能信得过?”一名老农质疑道,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不安。

年轻书生微微一笑,“当然可信。这是‘文宣司’印发的官方文件,上面有朝廷的印记。而且,文宣司的官员已经在各处开始宣传新政的好处,大家不妨去听听。”

就在年轻书生努力平息谣言的同时,萧清凰在宫中紧急召开了朝会。她面色凝重,凤目扫过在场的百官。

“诸位卿家,民间小报传播的不实消息,已经严重扰乱了民心。”萧清凰的声音清冷而坚定,“朕决定,加强舆论引导,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准确信息。同时,对那些别有用心的造谣者,必须严惩不贷。”

陆九渊出列,躬身道:“陛下,臣建议立即展开对小报幕后老板的调查,揪出那些与地方豪强和世家勾结的叛徒。”

萧清凰点了点头,“爱卿所言甚善。朕命你负责此事,务必彻查到底。”

林墨也出列说道:“陛下,臣请求带领‘文宣司’的成员前往各地,加强政策宣传,争取民众的支持。”

萧清凰微微一笑,“林将军,你一向行事得力,朕准你所请。务必让天下百姓明白新政的真正意图。”

随着朝会结束,林墨和陆九渊迅速展开行动。林墨带领“文宣司”的成员奔赴各地,通过举办讲座、印发传单等方式,向百姓宣传新政的好处;陆九渊则暗中调查小报的幕后势力,逐渐揪出了一批与地方豪强和世家勾结的造谣者。

“这些造谣者的行为,已经严重威胁到国家的稳定。”陆九渊在向萧清凰汇报调查进展时,声音透着一丝冷峻,“其中一些人,甚至与前朝遗臣有联系。”

萧清凰的凤目微微一凛,“前朝遗臣?”

陆九渊点了点头,“是的,陛下。他们试图通过制造舆论压力,压垮新政,为复辟创造条件。”

萧清凰心中一惊,她意识到,这场舆论战的背后,隐藏着更深的政治阴谋。她深知,自己不仅要应对民间的谣言,还要警惕朝堂内外的敌人。

“陆卿,务必揪出所有涉案人员,无论是豪强、世家,还是前朝遗臣,都必须一并惩处。”萧清凰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朕要让天下人看到,任何企图破坏国家稳定的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陆九渊领命而去,萧清凰则独自坐在龙椅上,目光深邃。她知道,这场舆论战只是更大风暴的前奏。但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她都将以国家和百姓的利益为重,推动改革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