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金銮殿上,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凝重而紧张。萧清凰端坐龙椅,凤目微眯,目光如炬,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位大臣。科举改革的推行,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诸位卿家,科举改革的章程已经颁布,秋试即将开始。”萧清凰的声音清冷而坚定,回荡在大殿内,“朕希望,此次秋试能成为改革的开端,为大周注入新的活力。”

此言一出,朝堂上一片低语声。支持者与反对者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争论不休。

“陛下,科举改革虽有其可取之处,但推行过急,恐会引发世家不满,进而影响国家稳定。”老资格的兵部尚书赵泰北率先出列,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萧清凰微微一笑,凤目中闪过一丝锐利,“赵卿这话,倒是让朕想起了地方豪强对均田制的抵制。朕深知改革之路从无坦途,但正因为前路艰难,才更需要诸位卿家与朕携手共进。”

赵泰北冷哼一声,“陛下,世家大族乃是国之栋梁,科举改革若伤及他们的根本利益,恐会引发更大的动荡。”

与此同时,世家大族们的府邸内已是暗流涌动。赵泰北府邸的偏厅内,灯火通明,几位世家代表围坐在一起,气氛凝重。

“科举改革?哼,这萧清凰当了皇帝,改这改那,简直无法无天!”赵泰北拍案而起,脸涨得通红,“这分明是要断我等世家的后路!”

东城侯爷侯振宇微微一笑,眼神中透着几分冷静:“赵大人息怒。科举改革虽会削弱世家影响力,但并非不可挽回。我等不妨先观察新章程的具体内容,再决定对策。”

西城陆家家主张明德捻须沉吟道:“依我看,我等世家内部也需做些调整。可暗中扶持那些支持改革的开明子弟,让他们在朝堂上为我们说话。同时,在地方上,我们可以通过捐资助学等方式,缓解寒门子弟对世家的敌意。”

赵泰北微微点头:“张兄所言甚善。我等世家并非铁板一块,也可适当示好,以争取更多的回旋余地。”

侯振宇补充道:“此外,我等还需加强对朝堂的掌控。暗中联络那些对科举改革持保留态度的大臣,形成联盟,共同抵制新章程。”

三人密谋良久,渐渐达成了共识。世家虽对科举改革心怀抵触,但也开始意识到,唯有适当妥协与分化内部立场,才能在这场变革中保全身家。

与此同时,一些较为开明的世家子弟,对科举改革却持不同的态度。北城叶家的年轻公子叶清风,便是在朝堂上支持陈文远的少数世家子弟之一。

“父亲,科举改革并非全然不利。”叶清风在府邸的书房内,与父亲叶振华据案而坐,轻声劝道,“扩大寒门子弟的入仕机会,能为国家带来更多的新鲜血液,对我世家的长远发展也未必是坏事。”

叶振华微微皱眉,作为叶家家主,他的思想相对保守:“清风,你这话未免过于天真。科举改革一旦推行,我等世家的子弟还能有多少出头之日?”

叶清风摇了摇头:“父亲,世家的荣耀不应仅靠垄断仕途来维持。真正的世家,当以学问、德行与贡献立身。若我们能在此时支持改革,非但不会受损,反而能赢得天下士子的尊重。”

叶振华沉吟片刻,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你这话……倒也不无道理。但世家内部,恐难就此达成共识。”

叶清风微微一笑:“父亲,改革已是大势所趋。我等若能顺应时势,或许还能在新的秩序中占据一席之地。”

叶振华轻叹一声,最终点了点头:“罢了,罢了。你且去与那些支持改革的官员多加交流,但切记不可公然与世家为敌。”

叶清风心中一喜,他知道,这已是父亲能做出的最大让步。

随着秋试的临近,世家大族们的抵制行动愈发激烈。他们通过各种手段,试图破坏科举改革的实施。

在礼部负责的秋试考场外,一队神秘的家丁趁着夜色,将一篮篮“贡品”送入考场。这些所谓的“贡品”,实则是世家用来贿赂考官的金银珠宝。而在考场内部,部分考官早已被世家收买,他们暗中传递答案,操纵考试结果,确保自家子弟及亲信能顺利通过考试。

与此同时,朝堂上的反对声浪也愈发高涨。一些与世家有勾结的大臣开始公开反对科举改革,指责政策导致社会不稳定。

“陛下,科举改革推行以来,民间非但未见其利,反而乱象丛生。”赵泰北的声音再次响起,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挑衅,“臣以为,当务之急,应暂停科举改革,以安天下民心。”

萧清凰的凤目微眯,她心中清楚,这不过是世家在朝堂上的又一次施压。她冷笑一声:“赵卿所言,与地方豪强对均田制的抵制如出一辙。朕倒要看看,世家究竟能掀起多大的风浪。”

她顿了顿,语气加重:“朕意已决,科举改革继续推行。若有谁敢以身试法,阻挠改革,别怪朕不念旧情。”

赵泰北被萧清凰的犀利反击说得哑口无言,只能愤愤退下。朝堂上的争论持续了近一个时辰,最终在萧清凰的强势主导下,科举改革的推行得以继续。

然而,就在秋试的前一天,一件突发事件彻底打破了局面。一名礼部侍郎在巡查考场时,偶然发现了考官与世家勾结的证据。他立刻密报萧清凰,希望她能采取行动。

“陛下,此次秋试中,部分考官与世家子弟勾结,企图通过舞弊手段获取功名。”侍郎的声音低沉而急切,“若不及时制止,科举改革的公信力将大打折扣。”

萧清凰的面容瞬间冷了下来。她深知,这场舞弊案若被曝光,必将引发朝野震动。而世家的抵制,也将因此达到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