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六十七章:发榜

贡院九日,耗神费力,如同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的鏖战。萧瑾瑜这一觉睡得极沉,几乎无知无觉,直至第二日临近午时,窗外和煦的春光透过纱幔,才将他从深沉的睡眠中自然唤醒。

他缓缓睁开眼,有一瞬间的恍惚,仿佛还置身于那狭窄逼仄、弥漫着墨臭与潮湿气味的号舍之中。然而,映入眼帘的是熟悉的承尘,鼻尖萦绕的是房中惯用的、清雅的安神香余韵,耳边是窗外枝头鸟雀清脆的鸣叫。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心与松弛感瞬间包裹了他全身。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家的温暖气息驱散了最后一丝残存的疲惫。

在外间候着的贴身小厮墨香听得内间响动,轻手轻脚地端了温水进来,脸上是掩不住的喜色:“少爷,您可算醒了!侯爷和老夫人那边都遣人来问过两三回了,又吩咐不许吵醒您。”

瑾瑜微微一笑,起身洗漱。温热的水流过面颊,带来真实的生机。他并未急着更衣正装,只随意用了些厨房一直温着的、极易克化的莲子羹和几块软糯的点心,感觉空乏了许久的肠胃被妥帖安抚,那股子由内而外的精气神才算是真正回来了。整理妥当,他便起身往主院去给祖父、祖母请安。

行至主院外,还未进门,便听得里面笑语晏晏,其乐融融。有霏霏清脆如银铃般的说笑声,间或夹杂着瑾言、瑾棠两个小子争抢着讲述什么趣事的吵嚷,以及祖父那中气十足、带着欣慰的朗笑,还有祖母和母亲温柔的附和。这般热闹而温馨的景象,让瑾瑜的脚步不由得放缓,唇角不自觉地上扬。生在公侯之家,见多了高门大院里的龃龉与算计,自家却能如此和睦融洽,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何尝不是人生至幸?

廊下伺候的丫鬟眼尖,远远瞧见他走来,立刻满脸喜色地朝内通传:“大少爷来请安了!”

屋内的笑声略略一滞,随即,便见三个身影如同离弦之箭般从厅内窜出。跑在最前头的是年纪最小的瑾棠,像只灵活的小豹子,紧接着是瑾言,最后才是提着裙角、又想保持姐姐风范又想快点看到哥哥的霏霏。

“哥哥!”

“大哥!”

瑾棠一把抱住瑾瑜的胳膊,仰着小脸,眼睛亮晶晶的。瑾言也凑到另一边,想拉哥哥的手又有些不好意思。霏霏好不容易挤过来,气鼓鼓地一手一个,“扒拉”开两个碍事的弟弟,嗔道:“你们两个皮猴子,能不能稳重点!没看见哥哥刚考完累着呢?” 说罢,自己却紧紧拉住瑾瑜的衣袖,一边往厅内引,一边小声嘟囔,“哥哥快进去,祖父祖母和爹娘都等着呢,别理他们。”

瑾言和瑾棠偷偷对姐姐做了个鬼脸,却也不敢再造次。他们深知,若是惹毛了姐姐,父亲定然会出面“主持公道”,而母亲多半还会在一旁“敲边鼓”,最后倒霉的还是他们俩。于是,两个小子只好偃旗息鼓,乖乖地跟在姐姐和哥哥身后,挪进了正厅。

厅内,侯爷端坐上位,看着这群活宝孙子孙女,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盛放的菊花。林母也是满眼慈爱,目光在长孙身上细细打量,见他面色虽还有些许苍白,但眼神清亮,精神头足,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瑾瑜来了,可休息好了?身上可还有哪里不适?” 侯爷声音洪亮,带着关切。

瑾瑜上前几步,规规矩矩地向着祖父、祖母行了礼,声音清越有力:“劳祖父、祖母挂心,孙儿已然安好,睡足了,身上也松快了。” 说罢,又转向坐在下首的父母,“父亲,母亲。”

萧凛点了点头,目光中带着赞许。罗晴则柔声道:“醒了就好,饿了吧?马上就传饭。”

令人感到温暖且默契的是,从侯爷到瑾棠,全家上下,无一人急切地问及他考得如何,文章做得怎样。仿佛那惊心动魄的九日,仅仅是一场需要好好睡一觉就能恢复的普通劳累。这份体贴入微的沉默,比任何追问都更让瑾瑜感到心安。他知道,这是家人对他无条件的支持与爱护,中与不中,他都是他们最珍视的儿孙。

“好!人都齐了,开饭!” 侯爷心情极佳,大手一挥,一声令下。

一家人这才笑语喧阗地携手向偏厅走去。席间,精致的菜肴流水般奉上,众人围桌而坐,话题依旧围绕着府中趣事、京中传闻,偶尔霏霏和两个弟弟还会为了某道菜“争抢”一番,气氛热烈而温馨。瑾瑜坐在其中,感受着这久违的、充满烟火气的团圆,连月来苦读和考场中积压的紧张焦虑,终于在这其乐融融的家宴中彻底消散。

时光如水,平静而暗藏焦灼地流淌着,终于到了发榜之日。

这一日,侯府的气氛与往常截然不同。表面看似平静,底下却涌动着难以言说的期待与紧张。天才蒙蒙亮,府中机灵的小厮顺子便被罗晴亲自吩咐,早早揣着干粮和水,挤到了贡院门外那早已是人山人海的放榜处。他使命在身,务必第一时间看到结果。

卯时初,旭日东升,金辉洒落。贡院门前,三声清脆的锣响震彻云霄,压下了所有的喧嚣。人群瞬间骚动起来,如同潮水般向前涌去。几名身着官袍的礼部官员,神情肃穆,手持一张宽大、明黄色的皇榜,在兵丁的护卫下,稳稳地将它张贴在了指定的高墙之上。

那黄澄澄的榜单,在晨光下耀眼夺目,上面密密麻麻的墨字,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跳。

顺子年纪小,身子灵活,像一尾泥鳅,在人缝中拼命往前钻。他瞪大了眼睛,屏住呼吸,从那象征着最高荣誉的“第一榜”开始,一个名字一个名字地往下找。心脏在胸腔里“咚咚”直跳,几乎要蹦出来。

找到了!

他的目光猛地定住——就在那辉煌的第一榜之后,紧挨着的名列前茅之处,“萧瑾瑜”三个端正的楷字,清晰地映入眼帘!

第十二名!春闱会试第十二名!

巨大的狂喜瞬间冲昏了顺子的头脑,他猛地跳了起来,用尽全身力气,扯着嗓子发出一声变了调的呐喊:“中了!中了!我家少爷中了!第十二名!是第十二名啊!”

喊完,他也顾不上周围人或羡慕或嫉妒的目光,转身就用比来时更猛的力气向外挤去,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快!快回府报喜!

他一路狂奔,穿街过巷,恨不得肋生双翅。刚拐进侯府所在的巷子口,他便再也抑制不住,一边跑一边用尽肺活量高喊:“中了!中了!大少爷高中了!第十二名!春闱第十二名!”

这喜讯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瞬间激起了层层涟漪。

侯府门口值守的家丁最先听到,先是一愣,随即狂喜之色涌上脸庞,一人转身就往府内冲,一边跑一边接力般大喊:“喜报!喜报!大少爷高中了!第十二名!”

声音穿过前院,惊动了管事、仆役,人人面露喜色,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飞快地向内院传去。

“外院传话进来,大少爷中了!”

“前头报信,大少爷高中第十二名!”

“……”

主院正厅里,一家人看似在闲话,实则个个心不在焉,连最活泼的瑾棠都老实了许多,竖着耳朵听着外面的动静。

当那隐隐约约的“中了”二字第一次传入耳中时,瑾瑜几乎是下意识地第一个从椅子上弹了起来,一个箭步冲到厅门口,手不自觉地握成了拳,凝神细听。

紧接着,第二道、第三道报喜声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

“……大少爷高中!”

“……第十二名!”

直到最后,一个跑得气喘吁吁的小丫鬟冲到院中,清晰无比地喊道:“给侯爷、老夫人、世子爷、夫人道喜!大少爷春闱高中,名列第十二!”

“轰”的一声,仿佛有什么东西在脑海中炸开,紧接着是无边的喜悦与如释重负的轻松。瑾瑜脸上那刻意维持的平静终于破裂,一抹发自内心的、灿烂无比的笑容绽放开来,带着少年人得偿所愿的意气风发。

“好!好!好!” 侯爷猛地一拍大腿,连道了三声好,洪亮的笑声震得屋梁似乎都在作响,“祖宗保佑!天佑我萧家!我孙子中了!哈哈哈哈哈!第十六岁的贡士,看谁还敢说我萧家是只会舞刀弄棒的粗人!” 他激动得胡子都在颤抖,眼中竟隐隐有了泪光。

林母也是喜极而泣,连连用帕子拭泪,嘴里念着:“菩萨保佑,菩萨保佑……”

厅里的每个人都被这巨大的喜悦淹没,笑容抑制不住地爬上脸庞。霏霏、瑾言和瑾棠更是高兴得直接蹦了起来,围着瑾瑜又跳又叫:“哥哥中了!哥哥是贡士了!太好了!”

萧凛虽努力维持着一家之主的沉稳,但那咧开的嘴角和眼角的笑纹,却泄露了他内心的激动与自豪。他整理了一下身上因为坐立不安而有些许褶皱的朝服,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翻涌的心绪,对父母和妻子道:“父亲、母亲,晴儿,宫里快上朝了,我需得即刻动身。今日朝堂之上,想必……自有分晓。”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儿子一眼,那目光中充满了骄傲与期许,随即转身,迈着比往日更显轻快有力的步伐上朝去了。

罗晴已是泪光点点,但那是喜悦的泪水。她看着挺拔如玉、前程似锦的儿子,只觉得这些年所有的辛苦操劳都值得了。她强压下哽咽,扬声道:“传我的话,府中上下,所有人等,一律赏三个月月钱!共同庆贺大少爷金榜题名!”

“谢夫人赏!贺喜大少爷!” 下人们闻言,更是喜笑颜开,道贺之声此起彼伏。

整个定北侯府都沉浸在一片欢腾的海洋之中。春闱高中,名列前茅,这已是莫大的荣耀。至于接下来的殿试,只要正常发挥,便只是排定最终名次,最差也是个“同进士出身”。压在全家心头的大石已然落地,未来的道路,仿佛已在眼前铺就了一片锦绣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