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美女收集者 > 第447章 凯旋隐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是夜,新王宫中,余愚与庞统对饮。酒过三巡,余愚终于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庞先生神机妙算,一夜之间就助我扫清所有障碍。余愚举杯敬道,只是我始终不明白,先生是如何让大哥相信阿木尔已经叛变的?

庞统微笑:若非大王深藏不露,隐忍多年,统纵有千般计谋,也无用武之地。他避而不答,反而夸赞起余愚来。

余愚叹道:只是没想到,先生连大哥多疑的性格都算计在内,借他之手除掉了阿木尔,又借阿木尔之死引发兵变...

庞统正色道:大王既已登位,当以仁政治国,善待百姓。汉朝必为大王后盾。

余愚点头:先生放心。只是...我那些兄长...

庞统眼中闪过一丝冷光:二王子、三王子意图弑君篡位,罪证确凿,按律当斩。至于他们的家眷...大王仁德,可免死罪,流放即可。

余愚会意。三日后,二王子余奢、三王子余悍被以弑君篡位罪处死,其家眷流放北疆。大王子余雄的部下因拨乱反正有功,不予追究。这些处置看似宽厚,实则彻底铲除了三位王子的势力。

庞统仅用一个月时间,就以雷霆手段彻底改变了扶余国的政局。当他率领汉军押解着宇文部残兵南返时,扶余新王余愚亲率百官相送三十里。

先生大恩,没齿难忘。余愚诚恳地说,但在低头的瞬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庞统在马上拱手:大王留步。记住我们的约定,汉扶余永为兄弟之邦。他特意强调二字,暗示着扶余的从属地位。

南归途中,庞德忍不住问道:军师,余愚心机如此深沉,他日若羽翼丰满,会不会背叛汉朝?

庞统笑道:所以我才要处死他的兄长,却流放其家眷。那些侄子们长大后,必会觊觎王位。余愚要想坐稳王位,就必须依靠汉朝的支持。

耿武赞叹:军师深谋远虑,末将佩服!

庞统远眺南方,心中已有新的谋划。扶余已定,接下来就该解决三韩的公孙恭了。这场北疆棋局,才刚刚下到中盘。他轻摇羽扇,目光深邃,仿佛已经看到了千里之外三韩地区的山川形势。

建安七年的深秋,襄平城外的官道上,一支凯旋之师正缓缓行来。旌旗招展,甲胄鲜明,正是庞统率领的北征大军。然而与得胜之师应有的欢快气氛不同,整支军队都笼罩在一种奇特的沉寂中。

庞统骑在战马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把从不离身的羽扇。尽管取得了扶余之役的辉煌胜利,这位素来从容的军师眉宇间却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忧虑。秋风卷起枯黄的落叶,在军队的行进路线上打着旋儿,仿佛在诉说着某种不祥的预兆。

军师何故忧心?庞德策马靠近,这位身经百战的将领敏锐地察觉到了庞统的异常。

庞统轻摇羽扇,目光投向远方的天际:令明可记得,我们在扶余擒获宇文部时,可曾见过宇文逊昵延的妻儿?

庞德皱眉回想,手指在缰绳上轻轻敲击:确实...只擒获了宇文莫圭及其部众,宇文逊昵延的妻儿并未在其中。不过据降卒说,他们是在乱军中失散了。

失散...庞统喃喃重复着这个词,羽扇停顿在半空,你可记得,我们清点俘虏时,宇文莫圭是何反应?

庞德努力回忆着当时的情景:那老贼倒是镇定,甚至还冷笑着说宇文部不会绝后...

说到这里,庞德突然意识到什么,脸色微变:军师的意思是...

但愿是我想多了。庞统轻叹一声,羽扇重新摇动,但节奏明显乱了。

就在这时,前方探马来报:启禀军师,太师已率文武百官在城外十里亭相迎!

庞统收敛心神,沉声道:传令全军,整肃军容,准备入城。

襄平城外,旌旗招展,鼓乐齐鸣。太师张羽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出城相迎,场面极为隆重。

士元辛苦了!张羽大步上前,亲自为庞统扶鞍下马,扶余之役,兵不血刃而定一国,实乃奇功!

庞统躬身行礼:全赖太师威德,统不敢居功。

张羽朗声大笑,挽着庞统的手臂向城中走去。街道两旁挤满了欢迎的百姓,欢呼声此起彼伏。然而在这热烈的气氛中,谁也没有注意到俘虏队伍里正在发生的一幕。

几个乌桓降卒聚在一起,对着宇文部的俘虏指指点点。其中一位年长的乌桓武士眯着眼睛,仔细打量着囚车中的宇文逊昵延。这位老武士名叫兀赤,曾经是乌桓部族中有名的勇士,在与宇文部的多次交手中留下过不少伤疤。

不对...兀赤喃喃自语,粗糙的手指不自觉地抚过自己脸上的刀疤,此人不是宇文逊昵延。

身旁的年轻乌桓兵不解:长老何出此言?我看他与那宇文逊昵延长得一般模样。

兀赤冷笑一声,指着囚车中的人:宇文逊昵延左眉有一道刀疤,是五年前与我部交战时所留。那一战,我脸上的这道疤也是拜他所赐。而此人...老武士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眉间光滑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