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美女收集者 > 第320章 刘表资助孙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次日清晨,朱符醒来时头痛欲裂。侍女奉上醒酒汤,他勉强喝了几口,便推开汤碗。昨夜的消息仍萦绕心头,他难得地召来了几位幕僚商议对策。

“土人叛乱,无非是因为赋税过重。”一位白发老吏小心翼翼地建议,“大人,或许可稍减税负,以安民心。”

朱符冷笑一声:“减税?减了税,你们的俸禄从哪里出?府中的用度从哪里来?”他环视众人,“谁再言减税,以同谋论处!”

幕僚们噤若寒蝉,再无人敢发言。朱符满意地看着这场面,他喜欢这种绝对的控制感。在交州,他的话就是法律,他的意志就是准则。

议事完毕,朱符信步走入后花园。这里是他花费重金打造的乐园,从江南运来的奇花异草在岭南水土滋养下生长得格外茂盛。园中央甚至挖了一座小池塘,引入活水,养着数十尾锦鲤。

朱符站在池边,看着水中自己的倒影。肥胖的身躯,浮肿的面容,唯有那双眼睛依然锐利,闪烁着贪婪的光芒。他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空虚,但很快将这情绪挥去。他招手叫来管家:“听说日南郡有个富商收藏了一株三尺高的珊瑚树?”

管家连忙点头:“是的,大人。那商人多次拒绝出售,说是传家之宝。”

朱符的嘴角扬起一丝冷笑:“查查他的税账。在交州,没有人能欠税。”

三天后,那株红珊瑚树被送到了刺史府。与之同来的还有那个商人的儿子,跪在府门前哭诉求情,说父亲因莫须有的罪名被关入大牢。

朱符抚摸着珊瑚树细腻的枝杈,对门外的哭声充耳不闻。他吩咐将珊瑚树摆在宴厅最显眼的位置,当晚又召来宾客欣赏新得的宝物。

第二天,朱符揉了揉胀痛的太阳穴,唤来侍女为他更衣。今天他要去查看新到的一批珠宝,据说其中有一块和田美玉,雕成了蟠龙之形。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朱符的财富与日俱增,他的身体却日渐衰败。医师诊断他患有“消渴之症”,嘱咐戒酒戒色,清淡饮食。朱符听后大笑,当晚的宴席上更是变本加厉,痛饮醇酒,大快朵颐。

夏去秋来,交州的天气依然炎热。这天,朱符正在园中欣赏新到的几只孔雀,忽然收到急报:孙策带兵来打广信。

朱符嘴角微扬,露出一抹轻蔑的笑容,他悠然地问道:“哦?究竟有多少兵呢?”

站在一旁的家奴毕恭毕敬地回答道:“小人听朱重将军所言,此次前来攻打我交州的敌军,大约有一万余人。”

朱符闻言,不禁放声大笑起来,那笑声在空旷的大厅里回荡,仿佛在嘲笑敌人的不自量力。他嘲讽地说道:“哈哈哈哈,一万余人就妄图攻打我交州,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我交州地大物博,兵强马壮,岂是这区区一万余人能够轻易撼动的?你们无需担忧,且看我如何将这些不自量力的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言罢,朱符心情愉悦地转过头,对着身旁的美人微微一笑,然后轻轻地在她那如羊脂白玉般的脸颊上亲了一口,似乎完全没有将敌人放在眼里。

残阳如血,泼在蜿蜒南下的队伍铁甲上,折射出沉闷而焦渴的光。扬州的尘烟早已望不见,但那股被驱逐、被掠夺的灼烧感,却死死楔在每个江东子弟兵的肺叶里,每一次呼吸都带着锈和耻辱的腥气。中军那杆略显残破的“孙”字大旗下,年轻的将军勒马回望,来路空茫,只有淮南夏末滚烫的风扑打着他染尘的战袍。

“此处不留人,”他喉间滚出一声极低的笑,嘶哑,却淬着铁,“自有杀人处!”

声音被热风吹散,只身旁几个老近卫听见,俱是心头一凛,将那本就挺直的脊梁绷得更紧,手无声地按上了刀柄。

大军继续沉默南行,目的地是交州北境那座名为广信的城池——据探马来报,城高不过两丈,守军不足三千,更是远离交州腹地,刺史士燮的援军鞭长莫及。对于刚刚折戟沉沙、亟需一块立足之地舔伤喘息的孙策而言,没有比这更诱人的猎物了。

然而,一万精兵人吃马嚼,每日消耗的粮草都是一个骇人的数字。从扬州仓皇退出,所携给养本就不多,南国暑气蒸腾,伤病频发,军中药草亦开始见底。一股焦躁不安的情绪像藤蔓般在行伍间悄然滋生、蔓延。孙策面沉如水,眸中的火焰却烧得愈发炽烈凶戾。

就在这山穷水尽疑无路之际,一夜,后军辎重营所在地忽起一阵压抑的骚动。马蹄声碎,由远及近,直奔中军大帐。

“主公!主公!”巡营校尉韩当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急促,甚至忘了通传便掀帐闯入,气息粗重,“荆州……荆州来人了!”

孙策猛地从简陋的舆图前抬起头,眼中精光爆射,如一头被惊扰的猛虎:“刘表的人?”他与刘表,虽无直接刀兵相见,但其父孙坚死于刘表部将黄祖之手,此乃血仇。荆州此刻来人,是趁火打劫?还是……

“是密使!”韩当补充道,“押着……押着好长的车队!”

孙策大步出帐。月色下,只见数十辆大车静默地停驻营外,车辙深陷泥土,显是载重极沉。当先一人文士打扮,见到孙策,从容一礼,脸上是职业性的谦恭微笑:“荆州别驾门下从事,傅巽,奉我主刘景升将军之命,特来拜会讨逆将军。”

孙策目光如刀,刮过傅巽的脸,又扫向那些车辆:“景升公这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