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时光如水,静默流淌。距离“全球美食传承学院”成立,已悄然过去数年。学院已然步入正轨,成为了世界各地心怀热忱的求学者心中的圣地,而“美食文明传承网络”也如同无形的神经网络,愈发坚韧广阔,默默连接、滋养着无数散落的星火。

洛阳城郊,那座由红砖厂房改造的学院建筑群,在岁月沉淀下更添几分厚重与生机。而在学院深处,一栋专为“掌火人”及其家人预留的静谧小院里,此刻正洋溢着一种不同于学院严谨氛围的、温暖而喜庆的气息。

今天是陈念源的周岁生日。

小院被精心装点过,屋檐下挂着红色的灯笼,院子里摆放着几张长桌,上面铺着洁白的桌布,陈列着各式精巧的茶点,大多出自学院各位导师之手,既是贺礼,也暗含技艺的展示。王强的烤羊排小巧精致,白芷的桂花糕捏成了小动物的形状,金晓雅的融合点心色彩缤纷,巴特尔带来的奶制品被做成了可爱的糖果……空气中弥漫着食物温暖香甜的气息,混合着初秋清爽的草木香。

来宾不多,却皆是至亲与挚友。陈远舟和苏青竹早已将生活重心转移至洛阳,此刻正笑容满面地招待着客人。王强嗓门依旧洪亮,正拉着巴特尔比划着说什么,引得众人发笑;老金抱着自己的小孙女,与河图讨论着某种新发现的发酵菌种;白芷和林晓雨的母亲坐在一起,低声细语,看着忙碌的林晓雨,眼中满是慈爱;金晓雅则和几位学院出色的年轻学员一起,负责照应着茶点。

主角,自然是那个被林晓雨抱在怀里,穿着红色中式抓周服,虎头虎脑、眼睛如同黑葡萄般明亮清澈的小男孩——陈念源。

小家伙似乎知道今天是自己的大日子,一点也不怕生,在母亲怀里扭动着胖乎乎的身子,好奇地打量着满院的陌生人(对他而言)和琳琅满目的东西,嘴里咿咿呀呀地发出意义不明的声音,逗得众人心都要化了。

“吉时已到,准备抓周喽!”担任司仪的,是学院里一位研究民俗饮食文化的老教授,他笑容可掬地高声宣布。

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过来。林晓雨将陈念源小心翼翼地放在院子中央那块早已准备好的、铺着红色锦缎的大圆毯上。

圆毯的边缘,按照古礼和些许现代演绎,整齐地摆放着一圈象征着不同未来方向的物件:

代表着仕途经济的:一枚小小的玉质官印(仿古)、一个精致的紫檀木算盘。

代表着学识文化的:一卷古朴的竹简(复制品)、一套湖州产的狼毫笔与徽墨。

代表着艺术修养的:一管白玉箫、一盒品质上乘的颜料。

代表着科技未来的:一个最新型号的微型平板电脑(已锁屏)、一个结构精巧的机器人模型。

代表着武道体魄的:一柄未开刃的迷你龙泉宝剑。

而在这诸多物件之中,并不显眼地,放置着几件与“食”相关的物品:

一把小巧的、黑铁打造的厨刀(王强贡献),代表着厨艺的根基与力量。

一杆精致的、紫檀木杆的小秤(白芷贡献),象征着调和的精准与平衡。

一只釉色温润的青瓷小碗(来自江南分院),寓意着承载与包容。

以及,被陈洋特意放在稍远一些、几乎靠近毯子边缘位置的——那枚通体呈现暗哑金属光泽,造型古朴,甚至能看到些许使用痕迹,却被打理得干干净净、边缘闪烁着内敛锋芒的锅铲。

这并非普通的锅铲。正是那枚伴随陈洋觉醒,一路征战,从街头小摊直到文明长河,最初承载了【灵韵炒锅】之力的锅铲!它曾在对抗日复一日的“乏味”中受损,又被陈洋以融入“薪火”本源之力细心温养修复,虽不复最初作为圣器核心的耀眼灵光,却沉淀下了一种更为厚重、质朴、仿佛与陈洋自身经历融为一体的独特气韵。它代表的,不仅仅是厨艺,更是陈洋一路走来的整个历程,是守护、是传承、是“薪火”之路的起点与象征。

所有的物件都静静地躺在红毯上,等待着这个刚满周岁的孩子,做出他人生中第一次懵懂却充满象征意义的选择。

“源儿,去看看,喜欢哪个?”林晓雨蹲在毯子边缘,柔声引导着。

小念源坐在毯子中央,眨巴着大眼睛,好奇地环视着周围这些闪闪发光或形状奇特的东西。他似乎有些茫然,胖乎乎的小手无意识地拍打着柔软的锦缎。

满院的人都屏息凝神,带着善意的笑容和好奇,关注着这个小生命的第一次“抉择”。陈远舟和苏青竹相视一笑,眼中充满了对孙儿的慈爱与对未知的坦然。王强捏紧了拳头,似乎在心里默念“拿刀拿刀”,巴特尔则目光深邃,仿佛在观察着生命最初的选择本能。

小念源开始动了。他四肢并用,像一只笨拙又可爱的小熊,开始在毯子上爬行。

他先是爬到了那枚小巧的玉印前,伸出小手摸了摸,冰凉的触感让他缩回了手,似乎不感兴趣。

他又转向算盘,拨弄了一下珠子,发出清脆的声响,吸引了他片刻的注意力,但很快又被别的东西吸引。

他爬到竹简和笔墨前,抓起毛笔看了看,似乎想往嘴里塞,被林晓雨轻声制止了。

他对白玉箫和颜料盒只是瞥了一眼。

那台亮晶晶的平板电脑和机器人模型让他停留的时间稍长,用小手指戳了戳屏幕,但屏幕没有亮起(已锁屏),他也失去了兴趣。

迷你宝剑被他拿起来挥舞了两下,随即放下。

他就这样在毯子上爬来爬去,似乎对每样东西都有些好奇,却又没有对任何一样表现出特别的、非要不可的执着。时间一点点过去,众人脸上的笑容依旧,心中却不禁泛起一丝好奇:这个小家伙,到底会对什么情有独钟?

就在这时,小念源的动作停了下来。他爬行的方向,不知不觉地,偏离了那些集中摆放的、光鲜亮丽的物件,朝着毯子边缘,那几件与“食”相关的、显得格外朴素的物品而去。

他先是路过那小厨刀,看了一眼,没停。

又路过那小秤,摸了摸,继续往前。

然后,是那只青瓷小碗,他用手拍了拍,碗发出轻微的声音,他歪着头看了看,还是没有停留。

最后,他爬到了那枚孤零零放在边缘的、暗哑的锅铲前。

他停了下来。

那双清澈如同山泉的大眼睛,直直地盯住了这枚看起来最不起眼、甚至有些陈旧的锅铲。

院子里,仿佛连呼吸声都轻了许多。王强瞪大了眼睛,老金下意识地向前倾了倾身体,白芷掩住了嘴,陈远舟和苏青竹的目光也变得专注起来。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小念源伸出了他那肉乎乎、白嫩嫩的小手。

没有犹豫,没有试探。

他一把,牢牢地,抓住了那枚锅铲的木柄!

那动作,自然而坚定,仿佛那枚锅铲本就该属于他。

抓住锅铲后,他仿佛心满意足,竟然不再去看其他任何东西,只是用另一只小手也帮忙扶着,试图将这比他胳膊还长的锅铲抱在怀里,小脸上露出了一个无齿的、灿烂而满足的笑容,发出“咯咯”的欢快笑声。

这一刻,万籁俱寂,随即,院子里爆发出善意的、了然的欢笑声和掌声!

“好小子!有志气!”王强第一个吼了出来,用力拍着大腿,满脸的兴奋与得意,仿佛是他儿子抓到了绝世珍宝。

“哈哈,不愧是陈洋的儿子!”巴特尔也朗声大笑,眼中充满了欣慰。

老金不住地点头,眼眶甚至有些湿润,喃喃道:“好,好,根没断,没断……”

白芷温柔地笑着,看向陈洋和林晓雨。

陈远舟和苏青竹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比的欣慰、释然,还有一种奇妙的、关于轮回与传承的感动。陈远舟轻轻握住了苏青竹的手。

而站在毯子旁的陈洋和林晓雨,彼此对视。

没有惊讶,没有激动,甚至没有言语。

只是相视一笑。

那笑容里,包含了太多太多——有对儿子选择的坦然接受,有对彼此一路走来的回顾,有对这份奇妙缘分的感慨,更有一种无声的默契与对未来隐隐的期待。一切尽在不言中。

陈洋蹲下身,从儿子手中轻轻拿过那枚对他而言过于沉重的锅铲。小念源似乎有些不舍,咿呀了一声。陈洋用指尖,极其轻柔地拂过锅铲那暗哑的金属表面,仿佛在触摸一段凝固的时光,一段属于他自己的峥嵘岁月。

然后,他将锅铲轻轻放在了儿子的小枕头旁,如同放置一个时代的印信。

就在这时,阳光恰好穿过屋檐的缝隙,落在小念源那纯真无邪、洋溢着笑容的小脸上。在他那双清澈得能倒映出天空的眼眸深处,极其短暂地,仿佛幻觉般,闪过了一抹淡金色的、由无数细微光点构成的、类似古老符文的界面虚影——那是“美食文明传承网络”惊鸿一瞥的印记。

它一闪而逝,快得让人无法捕捉,仿佛只是阳光造成的错觉。

但陈洋和林晓雨,却仿佛都感应到了那微不可察的波动。

他们再次相视,眼中的笑意更深,更柔,也更悠远。

抓周礼成,欢声笑语继续充盈着小院。美味的食物,真挚的祝福,构成了一幅温馨圆满的画面。

陈洋看着在妻子怀中,依旧挥舞着小手,咿咿呀呀的儿子,又看了看身旁笑容温婉的林晓雨,目光扫过满院的至亲好友,最后望向学院那片承载着无数希望与梦想的红砖建筑。

他的答卷,早已写就在这一路的风景里,写就在这温暖的烟火气中,写就在这悄然开启的新篇章里。

而新的故事,已然在这平静而幸福的微笑中,悄然孕育。